现代农业中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作用分析

2020-09-14 12:03张玉强
神州·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

张玉强

摘要: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属于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农业机械化极大降低人力资源的投入,减少农业体系运营成本的消耗,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文章对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论述,指出现代农业中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从政府政策、技术创新、农业运营拓展等方面,对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实效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作用

引言:

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类产业,出口、内销等运营模式中,极大提高资金流通效率,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承接农业经济发展的载体为生产力,只有在有限的空间资源下提高整体产量,才可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在科学技术的革新下,传统农业生产系正逐渐向智能化、现代化方向所发展,特别是在机械技术的深度融合下,令我国农业生产与运作模式发生质的改变,建立了新的产业化格局,由此可见,农业机械技术的在现代农业中所产生的价值。为此,要想令我国现代农业实现高产化发展,必须深度落实技术的推广工作,令技术在农业生产实现纵向延伸,为我国农业化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优势

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体系中的应用,可有效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降低整体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优势可分为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运维质量。农业耕作与收获季节一般呈现出季节性,在此期间,农业机械设备的将长期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设备内部构件的韧性值也将随之降低,导致设备本身故障出现的几率逐渐增大。机械技术的应用,可为工作人员与机械设备之间建立一个有效载体,在平台信息的应用下,令设备工作状态与检修体系实现同步,当设备本身出现故障时,依托于内部信息反馈系统可及时将数据信息反馈到系统交互界面中,令工作人员了解到当前设备故障的产生机理。然后工作人员依据故障信息制定出解决方案,提高设备的韵运维质量,降低不必要成本的损耗。

第二,提高生产效率。农业机械技术为农业生产提高的自动化功能,有效解决传统人工操作时效性、质量性的问题,例如自动化播种、一体化收割等,都极大降低人力的投入。农民只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操控,便可进行大面积的耕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第三,加速农业产业的发展。要想建立农业经济格局,必须以市场为核心导向,加大农副产品的营销,建立相应的品牌意识。农业机械技术的融入,将为农产品的加工提供一定的质量保证,在设备的精细化加工下,可有效减少产品粗加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现代农业中农业机械技术发展现状

(一)机械机构不规范

当前,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小型农机设备占据市场较大的份额,但小型设备的配套形式较低,导致农业产业工作面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无论是基础化生产,还是精细化加工等,都表现出一定的乏力现象,阻碍着农业增效化发展效率,令生产模式的转变止步于粗放型阶段,进而造成生产加工与集约化发展理念相悖。

(二)运作成本较高

农机设备在生命周期内具有高耗能、高损耗的现象,一般来讲,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可维持在8~10年,但在此过程中,技术与理念的不断更新,必然令现有的机械设备呈现出相对劣势的地位,如部分机械设备造价较高,部分农作体系主观上对设备更新的意愿不高,这也间接造成现有农业生产过程中呈现出是高耗能的现象。与此同时,农机作业中,燃油成本、故障维修成本的逐渐增加,当成本损耗超出农民固有的承受压力时,必然会降低农民对机械农业的认可度,阻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三)服务环节缺失

农业产业体系中,社会服务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生产环节与服务环节相脱轨,部分服务工作无法全面落实到农机生产中,令农业产业无法实现市场化发展。当然,此类运营环节的缺失与农民自身的思想意识也呈现出一定的关联性,在高新技术、高新理念的应用下,打开农机设备的市场化发展道路,部分农民存在较高的攀比心理,在引进高新技术体系时,并未考虑到自身的运营模式,间接扩大服务范畴,影响农机产业的发展。

三、现代农业中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实效研究

(一)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随着“三农”相关政策的落实,原有的农业运作机制也在逐步进行改变,“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的实施,令我国农村发展体系进入资源化反哺期。以此为背景,要想农业体系呈现出良态化的发展趋势,必须制定较为精准的补给制度,将中央财政部门在农村发展中的资金补贴建立正确的分配机制,尤其是对农业机械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可针对地区发展现状,制定出相对等的补贴机制,减少农村人民的采购压力,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此同时,政府还可建立相应的贷款机制,充分解决资金短时间紧缺的现象,并委派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思想层面的引导,以充分发挥出战略调控作用,进一步优化我国农业机械结构,满足当前农业市场化转变的发展需求。

(二)对部分农业生产环节施行免税政策

农业机械市场格局的建设,为国家创造一定的经济利润,标准化工程体系的设定,如单方面进行市场资金输入的话,必然加大农业市场的发展阻碍。为此,国家应针对部分专业化机械设备建立一定的免稅收政策,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效率。

(三)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驱力主要在于核心技术,只有真正实现技术的自主化创新,才可降低机械设备的生产成本,令整个农业体系更好的实现机械化发展。对于此,国家必须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充分调动起社会资源以及高校科研资源等,针对机械技术的研发设定基金,同时也应将对核心技术配备辅助设施,令高新的机械技术可更好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与此同时,政府应充分发挥先驱效用,针对市场格局的变化,来设定基于技术、设备发展的市场需求类型产品,并做出相应的推广,令农业领域的工作人员对此类技术进行认可,以此来实现机械技术的推广效用。

(四)建立示范推广体系

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中,技术工艺、设备质量等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为确保整体农业市场格局建设的完整性,地区政府可针对基层农业设定相应的示范机构,将地区内农业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与外界环境相对应的示范园区。在园区内进行农业化实验,对新技术、新工艺在农业体系中的应用进行同步实现,为保证技术示范的针对性,可依据地区经济发展态势,来建立相应的无偿化服务机制,通过公益性组织活动的建设,来提高实际技术的应用范畴,增强整体工作的实效价值,令农民对机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形成一种认同感,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五)加大对外合作力度

隨着粮食资源的紧缺,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走出去”理念的实现效率,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出相应的职能。第一,应设定农业标准化发展方案,对农业发展环节进行逐步审验,确保每一步操控工序符合基准指标的核定,并应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体系以及管理理念等,结合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来制定科学、有序的项目监管机制,对农业产业的发展路径起到相应约束作用。第二,可建立海外办厂模式。对于有条件的农业发展地区,可引入境外投资,在经济利益的均分下,依托于海外技术资源,提高地区农业体系的发展质量,为农业市场化发展提供有效的驱动力。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业体系的发展决定着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农业体系的深度改革,农业生产也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所转变,同时在生产模式的推陈出新下,固有的农业市场格局也将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从技术角度来看,农业机械化的更新形式,是新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三农”政策的落实下,将极大带动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缩短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以与我国宏观战略发展路径相贴合。

参考文献:

[1]郭旭辉.农业机械化技术在乡镇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及应用[J].山西农经,2020(05):82+84.

[2]焦玉香,申法民.农业机械深松整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J].南方农机,2019,50(20):25.

[3]吕冰.基于技术系统进化的主动优化结构原则在农业机械的应用研究[C].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2017机械设计国际会议暨第19届机械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机械设计》编辑部,2017:198-202.

[4]赵天成.先进农业技术在农业机械运作过程中的应用探讨[C].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铸锻分会、湖北知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西部发展论坛论文集.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铸锻分会、湖北知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铸锻分会,2016:71.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念好地里的“致富经”
深入考察调研 携手打造现代农业高地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现代农业》投稿简约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投稿简约
现代农业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现代农业,用上“智慧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