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化特色学校创建研究与实践分析

2020-09-14 00:33吴一飞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创建实践

吴一飞

摘要:所有学校的创新发展都离不开文化支柱,文化属于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综合,所说的长江文化就是基于长江流域不一样的自然资历与人文地理,基于生产力水平发展趋向性的文化体系,其属于长江流域文化的特性,同时也是文化集结的综合形式。作为一个农村小学,为了能够获得更为良好的发展,一定要在学校发展过程当中融入长江文化,对学校发展中涉及到的各个层面进行创新发展,希望能够为农村学校基于长江文化实现特色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长江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实践;发展;

作为长江流域的一所农村小学,学校的位置本身就比较偏远,教育基础也比较薄弱,可是学校坐落在长江流域之中,长江文化博大而精深,历经数年的传承,是极为辉煌而璀璨的文化。学校一定要基于此积极开展科学探究,让长江文化和学校文化进行有机融合,让学校文化具备更为优质的灵魂,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亲近长江并且对长江进行深入了解,学习长江文化并对长江精神进行弘扬,基于长江的胸襟与精神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影响与感染,让其具备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精神。

一、积极构建和谐而美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地理位置正好处在长江侧畔,构建和谐而美好的校园环境不但要对学校的硬件设施进行补充,同时要为固定的艺术中田间教育文化与长江文化。草木、池亭、砖石、器物等都一定要融入人的情致,产生生命之观想。基于借景方式将长江文化相关内容植入学校当中,将学校打造成为包含江风砂韵的文化馆。使学校当中的所有细节都能够彰显出生本相关理念。使所有学生在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悉心教育下获得健康成长。

相信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理念相关内容,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落实执行。把学校中轴线打造成为卷轴打开形式的理想之路,在道路两侧的绿化带中设置一些融入教育理想、行动相关的内容,路面上要铺设定制好的面砖,面砖文字包含理想、信念等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站在理想与信念之上的,能够看到卷轴尽头的影壁,明白相信相信的力量,对其有更为深入的解读[1]。

学校当中的亭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质比较浓厚的一种建筑物,在学校当中通常也是非常显著的特征,其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亭子也是学生们休憩、玩耍的场所。学校当中设置一些亭子,让学校变得更加园林化,让教师与学生都有良好的成长场所。

学校是知青曾经拼搏过的地方,泥土当中包含着知青的血汗。为了能够将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下去,要积极同相关部门进行合作,构建知青文化馆。同时学校所在地是一个稻米之乡,稻米文化也是一种品牌文化。学校基于这种乡土优势,在学校中设置一个稻米文化馆。可在文化观众用实物、图片、文字或者影响的方式对稻米前世今生进行阐释,使所有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起学习成长的希望。

二、构筑现代化的理想课堂

学校要将理想课堂当成是开展教研活动的主要阵地,同时基于此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强化提升。形成对应的导师团队,聘请专家学者充当团队领头人,每有一人过关就增加一人,让所有教师都变成导师团队中的医院,所有教师的日常教学逐渐变成其理想课堂,虽然说理想课程和真正形式的理想课堂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一定要让教师与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

在教师完全过关之后,一定要继续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不能对学校的生源情况进行改变,可是能够把教師的行走方式进行有效改变。学校将立足点放在教师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把生本教学理念植根在教师的内心当中,逐渐构建起饱含长江文化的课堂教学,对课堂实际教学中的唯美度、整合情况、延展落实、形成发展、自由发挥、参与程度等进行尽量争取。

(一)课堂框架

实际教学中一定要予以学生高度尊重,促建水润课堂的构想,形成水润课堂的框架。这个框架当中包含教学目标、个体学生的学习清单、教学板块以及预习学习作业。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对应的情境,让课堂具有理想的唯美度[2]。教师积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变革,着重于课堂框架中的润,明确润为方式相关理念,同学生进行换位思索,对学生们的诉求进行全面兼顾,明确学生们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让教师与学生能够处在和谐发展的状态。基于长江文化中水润万物的清欢,对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强化其参与学习的方式,培养并发展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专注力与恒久力。

(二)提升教职工作者的综合素养

水润课堂的构建中,一定要明确学的中心理念,基于润物细无声方式强化学生们的核心素养。预习学习是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学习的机会,不能只为实际教学提供准备工作,要尽量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在学生预习学习的基础之上,对学习活动进行充分设计,强化提升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强化课堂教学整合度。教师要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清单列出来,为了能够明确生本教学思想,要对学生的学习空间与时间进行拓展,强化提升课堂实际教学的延展度。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一定要对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基于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开展实际教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生基于长江文化实现发展的过程当中,引导教师与学生对长江精神进行体会与领悟,同时将长江文化精神提炼成为学校发展的理念,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将长江文化融合在学校特色构建当中,对国家、地方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对课程资源进行全面充实,对教师的学习途径进行有效拓展,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索、感悟与学习,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人格,让学生能够在学校中获得良好的发展,提升学生学习长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为长江文化特色学校的构建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林."从游大江"特色文化建设与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

[2]彭佩丹.有效利用长江文化践行课程游戏化理念[J].教师,2018,(3):90. DOI:10.3969/j.issn.1674-120X.2018.03.063.

(本文为南通市教育科学2016年度规划课题《“滨江”小学长江文化的校本化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创建实践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教育部启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