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彤华院士谈病理诊断

2020-09-16 06:29
百科知识 2020年17期
关键词:病理科病理学淋巴结

病理学科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经历了从开始的人体器官病理,到显微镜下的细胞病理,再到现在的分子病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病理学主要研究的就是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特别是它的形态改变,即在人体上发生的改变。比如说伤寒,伤寒杆菌怎么进入人体,进入以后怎样引起肠道的病变,这个过程叫发病机制。引发病变以后,我们就从大体形态改变(就是肉眼能看到的器官和组织的改变)到显微镜下细胞形态的改变来观察判断,最后联系到临床。

具体来说,病理学有两大部分工作。第一部分在医院病理科完成,是为医院临床服务的。简单地说,比如切下来一块胃,胃内有个溃疡,这时就需要病理科来判断这个溃疡到底是良性的还是癌,然后告诉临床医生。如果是癌,那么临床医生就要进一步治疗。现在,这项工作发展得很快,工作量也很大。因为现在不仅要检验手术标本,还开展了内窥镜活检等。比如说胃病,以前只能剖腹探查,取胃壁一块组织;现在可以用胃内窥镜取一小块组织,然后由病理科来判断有没有增生、病变或癌变。这就是我们日常的病理诊断工作,它还有个名字叫作诊断病理学。这部分工作在医院里很重要。

病理学除了诊断病理这部分工作以外,还有一部分是实验病理,就是以动物为模型研究人体疾病的一些改变。现在的研究发展得比较快,已达到分子水平,即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做一些科研。另外,因为大单位里都有医学生,因此病理科或病理系也承担教学工作。病理学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跟临床医学之间的很重要的学科。所以,病理学科以前就叫桥梁学科。

病理诊断被称为“金标准”。所谓“金标准”,就是说有些疾病只能靠病理诊断来下结论,临床治疗要与病理诊断相结合。有些疾病的诊断现在可以靠其他的技术方法,如B超、CT、MRI、PET等,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有些病还是需要靠病理诊断。比如说一个病人的淋巴结肿大,临床可以怀疑是一个炎症,或者是淋巴结本身的肿瘤,或者是一个转移来的肿瘤,最后还得靠病理诊断。

刘彤华(1929-2018年)

195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淋巴结病理、消化道疾病病理、内分泌病理等的诊断,对胰腺肿瘤特别是胰腺癌的实验性基因治疗方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相关研究曾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醫者仁心:中国医学界院士口述访谈》

访谈:周勍 张兴杰 舒阳 顾因明

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定价:68元

猜你喜欢
病理科病理学淋巴结
带你了解病理科
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QQ远程协助功能在医院病理科的应用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结缔组织痣1例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