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剩宴”一起“光盘”

2020-09-16 11:58蒋筱青杨文娟舒小铃
四川党的建设 2020年17期
关键词:厉行节约危机意识宣传教育

蒋筱青?杨文娟?舒小铃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发人深省,浪费之风必须狠刹!我们应当如何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如何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建立长效机制,共掀节约“新食尚”?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 关键词:危机意识

“小米粒”关乎“大民生”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我十分关心粮食生产和安全。”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今年夏粮丰收大局已定,秋粮要争取有好的收成。

粮食安全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时刻关心的问题。他强调要对粮食安全抱有危机意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

“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栓久表示,“虽然我国粮食连年丰收,能够自给自足,但我国粮食消费量的增长仍快于产量的提高,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我们对粮食安全时刻不能放松。在抓好粮食生产,确保主粮增产增收的同时,也必须狠抓节约,反对浪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廖小明认为,餐饮浪费不是一个小问题。他说:“我国是有14亿人口的大国,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对于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任何微小的浪费加起来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另一方面,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考虑到耕地面积、自然灾害等因素,粮食稳产增收并不是一个无限的空间。因此,我们在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保持信心的同时,也要有危机意识。”

尤其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虽然国内已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但国际上疫情还在蔓延,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程度影响,这对确保粮食安全再次敲响了警钟。

对此,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伯海告诉记者:“世界上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人面临饥饿,相当于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饿。今年在干旱、水灾、蝗灾等自然灾害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多重冲击下,粮食安全问题更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能出现半点懈怠。”

居安思危,每位公民都应怀有危机意识。李栓久认为:“历史上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经历过很多忍饥挨饿的痛苦。如今,生活好了,吃的花样多了,更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在吃饭问题上得‘健忘症。抛一粒米、弃一颗粮,貌似不起眼,但折射出來的是一种不好的社会风气。”

? 关键词:长效机制

狠刹“舌尖上的浪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问题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风尚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尤其是从2013年至今的7年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批评“餐饮浪费”现象。可以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尤其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

那么,下一步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实施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整治‘舌尖上的浪费指明了方向。我认为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立法是基础,监管是保障,宣传教育是根本,只有这样才能建立长效机制。”李栓久告诉记者,“强调立法,是对人们的思想形成震慑和冲击。强化监管,是用反面案例教育大家。要真正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还得靠宣传教育,使每一个社会成员积极行动,将节约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立法是基础,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进行立法,以国家法律形式对餐饮浪费说‘不,不仅能让重视粮食安全的观念深植大家心中,也能助推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气。”李栓久说。

“其实我国的宪法、法律法规中,有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厉行节约方面的内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郑泰安表示,我国宪法在总纲中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相关法律也对珍惜节约粮食作了原则性规定。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正在积极开展专项立法研究,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

郑泰安补充,狠刹“舌尖上的浪费”之风,建立长效机制,应当着重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他律和自律的关系。宣传、立法、监督检查等都属于他律范畴,要有强大的、长期的他律做支撑,然后再逐步转变为自律,使他律和自律形成良性互动。二是立法时应处理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对浪费行为既要有倡导性的立法内容,也要有禁止性的立法内容,相应行为要有相应处罚。三是处理好倡导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的关系。比如要明确倡导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如何划分、谁来实施等问题。四是立法时处理好定量和定性的关系。

? 关键词:宣传教育

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对社会大众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引导,要丰富宣传教育引导的形式。”林伯海认为,“在宣传中可以将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有机结合,除文件规定、社会公约、横幅标语等宣传引导形式外,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平台,制作发布群众喜闻乐见的微视频、微话剧、微电影。同时,统计部门要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公布,让浪费现象得以曝光。此外,各类新闻媒体要‘主动出击,让宣传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城市、农村都要加强宣传教育,转变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思想观念,让‘光盘成为一种‘光荣,这也是一个合格公民应具备的素质。”李栓久认为,“全社会必须积极推行垃圾分类,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提醒大家注意环保和节约,推动形成‘大节约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学生也是重点教育引导的对象。”廖小明认为,针对学生群体,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内容写进教材、带入课堂、融入学生实践活动。学校食堂要通过张贴标语、放置餐桌提示牌等措施,提醒学生爱惜粮食。同时,要注重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引领“新食尚”,不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一阵风行动”,党员干部更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

“党员干部特定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中的特定影响和作用。”廖小明认为,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厉行节约,要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宣传教育内容融入党员干部自我学习修养之中;要身体力行,带头在生活和工作中厉行节约;要在公务接待中严格执行接待规定和标准。此外,党员干部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要提醒他人爱惜粮食。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李栓久说,“进入新时代,每一位党员都应该充分认识实现‘两个一百年任务的艰巨性,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身作则,从日常珍惜一米一粟做起,做勤俭节约的模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勤俭节约,永不过时!(责编/刘艳梅)

猜你喜欢
厉行节约危机意识宣传教育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厉行节约 浪费可耻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测测你的危机意识
陕西榆林:树立水危机意识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宣传教育 先行先导
你的危机意识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