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培训 精准提能

2020-09-16 11:58付冬梅
四川党的建设 2020年17期
关键词:定制龙城泸县

付冬梅

“上午6点装箱的生姜,中午就能端上重庆人的餐桌。自从村上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后,全村生姜都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不仅价格高,而且不愁销路……”泸县牛滩镇新林村党总支书记、金山寺生姜专合社理事长周兴海难掩喜悦。

泸县坚持问题导向、实效导向,根据党员类型、需求不同,分层分类精准对接党员需求、不断调整培训供给、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探索“定制餐”式一体化党员教育管理,为党员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带动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量。

变“散打式”为“专业化”

“泸州龙城乡村振兴党员学院成立于2019年4月,经过一年多时间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教学网络全部搭建完成,主要用于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泸县县委党校副校长、泸州龙城乡村振兴党员学院副校长张菊边走边介绍道。

2019年,泸县依托县委党校建立龙城乡村振兴党员学院,20个乡镇(街道)建立龙城乡村振兴党员教育分校,多个村(社区)建立龙城乡村振兴党员教育教学点,构成了龙城乡村振兴党员学院“1+20+N”体系。学院整合资源,集中打造了农村三项制度改革教育基地——泸县喻寺镇谭坝村田园综合体,产业振兴培训基地——泸县兆雅镇水稻制种基地等五大教育实践基地,丰富完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体系。

为充实办学师资队伍,泸县通过组织选定、地方聘请、部门联动等方式,组建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和理论宣讲团。

“县级层面成立一支由专业特长明显、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组成的宣讲团,主要负责对中央、省、市、县重大方针政策进行宣讲。乡镇(街道)、村(社区)分级建立共享师资库,选聘退休教师或干部、乡土人才、创业带头人等纳入师资库。”张菊介绍,通过强化培训、实践锻炼、层层督促等办法,快速培养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截至8月底,泸州龙城乡村振兴党员学院已举办17期县级示范培训班,培训对象包括农村党员、返乡流动党员、村(社区)后备干部等,共计2700余人次。举办镇村级培训约440期,基本覆盖全县党员。

变“一锅煮”为“分灶吃”

“今天我们主要培训电子商务,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电子商务……”前段时间,太伏镇王湾村党群服务中心电商培训室坐满了学员,党员彭霞一边听一边谋划着把自己家刚成熟的桂圆通过电商卖出去。

为扭转传统党员教育学用脱节、学过就忘的局面,泸县摒弃“一刀切”“一锅煮”培训模式,根据党员文化层次、工作属性、培训需求等,将农村党员细分为“在家从业党员、外出务工党员、村干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四类人员,实行党员“点餐”+按需“配餐”相结合的“定制餐”模式,推出政治理论“必修课”和业务技能“选修课”菜单,分类分层开展党员教育培训。

“必修课主要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等,重在引导基层党员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等;选修课主要针对不同党员群体,设置党员教育培训学习内容,不断提高基层党员综合素质、引领发展能力。”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党建办主任魏文兰介绍,“党员喜欢听什么,就培训什么,参学率不仅上去了,‘学而无用也变成了‘学以致用。”

在培训形式上,泸县创新打造“龙城红色直播间”与广大外出党员交流互动,实现在线教育;开设“七点半课堂”“晚间课堂”实行错峰学习,有效破解部分党员工学矛盾;赠送“红色录音机”,解决年老体弱党员学习不方便等问题。

变“软要求”为“硬任务”

“以前党员学习学多学少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有了考核,党员们学习就有了‘硬任务……”泸县嘉明镇组织宣传统战委员陈娅云介绍。

党员教育积分管理是泸县建立党員教育机制中最务实管用的一个。根据四类党员特质,按照“1+X”的模式(“1”即基础积分、“X”即加分和扣分),实行积分制考核管理。村级党组织建立管理台账和积分手册,实施“一学一登记、一月一审核、一季一核算、一年一奖惩”全程管控。

积分奖励形式分为兑换服务、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和享受扶持政策四个方面,直接与村干部竞选、年度表彰、星级评定等挂钩,年度积分实行累计使用,奖励之后清零。

“党员积分管理主要还是坚持大评小奖,每次学习培训能积2-5个积分,在积分超市1个积分兑换1元,一个村一年预计支出5000-10000元。从效果来看,党员们通过教育培训一方面提升素质、增强致富本领;另一方面也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奔小康,助推了乡村振兴。”牛滩镇党委书记施小莉说。(作者单位/中共泸县县委组织部) (责编/余娜)

猜你喜欢
定制龙城泸县
广东省龙门县龙城第三小学
江苏龙城精锻有限公司
热舞龙城适力啦啦操
龙城常州:美景让幸福指数飞升
汽车“定制”卷土重来
泸县农村信用联社:“互联网+”助力转型升级
泸县宋墓石刻中的多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