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黑龙江省肉牛生产情况的影响

2020-09-17 09:41孙芳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养殖工艺与自动化系统岗位科学家
中国畜牧业 2020年14期
关键词:牛场粗饲料母牛

文│孙芳(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养殖工艺与自动化系统岗位科学家)

孙晓玉(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农垦综合试验站)

韩永胜(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

2月7~12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养殖工艺与自动化系统岗位团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农垦综合试验站和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的配合下,通过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处、黑龙江省肉牛科技创新联盟微信群、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肉牛分会微信群以及各地肉牛养殖协会等渠道,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和电话方式,针对肉牛养殖场存栏规模、饲养方式、用工、母牛繁殖配种、饲料供应、活牛销售等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范围涉及黑龙江省25个县市33家肉牛养殖场,包括存栏规模3000~5000头的规模化繁育场、存栏规模万头的育肥场以及存栏50~1000头的肉牛养殖合作社和养殖户。

调研发现,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母牛配种问题,其次是育肥牛和其他牛只的销售问题,再次是液氮问题和饲料问题(见图1)。

◎图1 养殖场受疫情影响情况(%)

一、主要原因分析

1.牛场用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33个牛场中仅有6家牛场员工复工受阻,占调查总数的18.2%,以饲养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复工受阻最为突出。这是因为饲养规模较大的养殖场用工数量较大,部分员工家在外地,春节期间回家探亲,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返回,导致牛场人员紧张。也有一些规模化养殖场员工春节不放假,加上疫情期间禁止人员流动,牛场用工未受到疫情影响。以合作社和农户为主体的饲养规模较小的牛场,外雇人员较少,即使雇佣也是本地人员,因此也未受到影响。

2.母牛繁殖配种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14家养殖场母牛配种存在问题,占调查的23家繁育场的60.9%,且以小规模母牛繁育场为主。主要原因是小规模场母牛配种工作主要依赖外来配种员完成,由于人员流动受到限制,造成母牛发情不能及时配种,预估至少耽搁1~2个情期。规模较大的肉牛繁育场,牛场基本配备繁育员,配种未受到影响。

在黑龙江省,母牛的养殖主体是农户。通过数据分析,2020年黑龙江省母牛的产犊间隔较往年将有所延长,因此也将导致母牛养殖成本加大。调查结果显示,受疫情影响,有50%的企业储存冻精的液氮不足,一般液氮充氮周期是30~45天,因液氮的补充时间尚未确定,即使暂时还未受到影响,也开始令养殖场户管理人员担忧。

3.饲料供应。调研的33家牛场中,存在粗饲料供应问题的有9家,占调查总数的27.3%,主要是繁育场户,冬季粗饲料以秸秆和放牧为主。为了消防安全,秸秆存放地与牛场有一定距离,疫情期间,村屯严格禁止人员和车辆流动,导致粗饲料供应紧张。

精饲料供应不足的牛场有13家,占调查总数的39.4%,存在问题的牛场主要是育肥牛场,由于育肥牛精饲料使用量比较大,牛场的精饲料一般储存一个月的量。疫情期间,饲料厂有存货,但是无车运输。尽管黑龙江省公安厅2月5号发布了《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应急运输车辆优先通行保障服务的公告》,规定重点生活生产物资等疫情防控应急运输车辆的优先通行,但是各县各村屯设卡,运输公司顾虑到需要多次反复沟通,而拒绝运输。据最新了解的情况,运输公司2月17号开始营运,饲料短缺问题有所缓解。

4.活牛销售、牛肉消费。调查结果显示,15家养殖企业的活牛销售受到疫情影响,占45.5%。餐饮店和部分超市的停业,加上人们减少外出和禁止家庭聚集,也导致牛肉消费量的减少。同时,疫情管控初期,限制车辆和人员通行,致使原本计划春节期间出栏的育肥牛一直滞留在圈舍内。这对于饲料储备充足的养殖场来说问题不大,育肥牛可以保持持续育肥;但是对于饲料储备不足的牛场,给牛场生产带来很多后续的麻烦。

调研的黑龙江省某大型肉牛屠宰企业,春节后采用了电商平台销售,牛肉销售受疫情影响不大。但是屠宰用活牛运输却受到影响,屠宰企业碍于沟通协调比较麻烦,不得不减少屠宰量,仅用屠宰场牛场自有的育肥牛限量供应市场。

二、疫情带来的警示

1.人员危机降低牛场饲养管理水平。牛场饲养管理人员是保证牛场正常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一旦人员不足,将导致牛场饲养管理水平下降,人员严重不足会导致养殖场陷入生产危机甚至瘫痪。

调研某大型肉牛繁育场发现,后勤人员全部都进入牛舍从事饲养管理工作,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给养殖场带来一连串的繁殖、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影响经济效益的隐患。

2.饲料供应不足导致生产水平下降,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饲料是保证牛场生产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饲料的短缺导致母牛膘情下降,降低母牛发情率、受胎率,从而降低母牛繁殖率;还可能影响犊牛、育成牛的生长发育,严重可以形成僵牛。对育肥场的影响主要是降低日增重。不论是母牛场还是育肥场都会出现短期经济效益的下滑,如果饲草料供应不足持续时间较长,会造成牛场的持续亏损。

3.育肥牛不能正常出栏,饲养成本增加,增加经营风险。育肥牛不能正常出栏,将导致增重速度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增加,养殖利润下降。特别是没有按照计划出栏,会影响牛场资金周转,增加企业生产负担和资金负担。

三、建议及措施

1.建议。

(1)以政府为主导,开通绿色通道。在不影响疫病防控和黑龙江省政府统一部署的原则下,为活畜禽销售、饲草料运输以及生产资料运输提供方便。保证养殖场正常饲养生产、活牛正常销售和屠宰厂牛源供应。

(2)优化牛场养殖工艺,提高牛场机械化水平。从饲养工艺入手,通过完善牛场设施和配套机械设备,提高牛场饲料加工、饲喂和饮水、清粪和粪便处理等生产管理的机械化水平和劳动效率,减少劳动力的使用,避免人员危机,降低饲养成本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牛场粗饲料种植和收贮能力。粗饲料生产是肉牛养殖企业的重要工作,是影响牛场盈利与否的关键因素,也决定着牛场饲养生产的稳定性。青(黄)贮饲料是肉牛场主要常规粗饲料,因此,鼓励牛场自己种植青贮和青绿饲料,做好青(黄)贮的收贮工作。

2.近期和长期具体措施。

(1)科学改、扩建牛场。鼓励牛场按照现代科学的饲养工艺,对牛场进行改、扩建。推广简易散栏牛舍和散栏饲养方式,让牛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自由活动,提高牛只福利。

(2)科学配置牛场机械设备。推广机械化饲料加工、机械投料和机械清粪,根据饲养量配套TMR搅拌车和撒料车;饮水设施为自动供水方式,冬季可加温,保证冬季给牛只提供温水,提高冬季肉牛采食量和饲养效果;采用机械清粪。通过这三种工作方式的改变,减少牛场用工人数,提高牛场饲养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效降低饲养成本。

(3)完善牛场辅助设施。鼓励牛场配备牛只处理系统,提高牛只处理的工作效率,如保定之后满足牛只个体和群体检查(妊娠、疾病、防疫等)需要的输精、采血和注射等操作需要,通过个体称重便于牧场主了解牛只增重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配方,以及便于牛场分群的生产管理需要。

鼓励存栏规模500头的繁育牛场购买牛只处理系统,包括保定、称重和分群装置。鼓励存栏规模100头以上的育肥场购买自动称重设备,满足牛场对牛只增重的监测和及时调整饲料配方的需要。

(4)制定科学的粗饲料供应计划,提倡种养结合生产模式,降低饲料成本,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鼓励牛场加大粗饲料种植面积,提倡夏秋季节饲喂青绿饲料;春季、深秋季节饲喂青黄贮;冬季采用秸秆为主,青黄贮为辅的饲料供应模式。夏季饲喂青绿饲料,提高泌乳母牛泌乳能力、犊牛生长发育能力以及育肥牛增重潜力。通过这种粗饲料供应模式,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

(5)采用线上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利用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平台以及黑龙江省的专业学会、协会、创新联盟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开展线上针对养殖场户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解决生产一线面临的多种管理和技术问题。

猜你喜欢
牛场粗饲料母牛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如何降低乌骨羊养殖成本?
在亚丁(二首)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