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八仙宫总体布局探讨

2020-09-17 13:37袁静李姣
建筑与装饰 2020年25期
关键词:总体布局轴线庭院

袁静 李姣

摘 要 文章结合八仙宮功能构成及影响因素,对其轴线及空间组织进行分析,与北京白云观比较,认为八仙宫总体布局应是在满足功能要求下的轴线延续、传承与更新。

关键词 总体布局;庭院;轴线

1八仙宫概况

八仙宫,又名八仙庵,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北火巷12号。据载,宋时有郑生于长乐坊遇八仙显化遂建庵。元至清、民国皆有增修,1952年进行了维修,后又遭受严重破坏。1985年开始全面整修,诸殿宇按原址原貌恢复。八仙宫坐北朝南,存有八仙殿、斗姆殿、吕祖殿等明清时期殿宇,是道教四大都市十方丛林之一,是我国现存唯一以八仙命名的道观,是陕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重点宫观[1]。

2八仙宫的功能构成

(1)影响因素。道教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提倡隐居修炼,故道观大都选址于秀丽的山林,以体现道教自然崇拜和神仙信仰的思想。另还有一类建在城市的道观,因地势平坦开阔,大都坐北朝南,严格按中轴线对称布置,为体现道法自然的思想,也会建造园林、挖池叠山。

八仙宫是典型的城市型道观。宗教属性令其在选址、布局、殿宇修建及室内外装饰等方面体现出道教义理与思想。如:自然崇拜、阴阳五行、八卦方位、等级有序的多神崇拜等。八仙宫主要殿宇按等级自南向北依次布置在中轴线,体现“尊者居中”、等级有别的多神崇拜思想,东西跨院对称布置在中轴两侧表现了道教追求平稳、持重的审美情趣。

(2)功能构成。道观是道士修炼、传道、举行宗教仪式及生活的场所。八仙宫在布局上首先体现道观的功能要求,在营建中运用传统院落组合的手法来达到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其功能构成大体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等组成。供奉道教尊神的殿堂作为主体设在中轴上,是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余功能分布在两侧,如执事房、客堂等。建筑单体依实际情况及风水等布局在相应位置,如膳堂及宿舍位于东南,园林位于北端[2]。

3八仙宫的轴线和空间组织分析

(1)轴线的处理。道教宫观一般按八卦方位,乾南坤北,以子午线为中轴,坐北朝南来布局,八仙宫亦如此。沿中轴依次排列影壁、山门、牌坊、灵官殿、八仙殿、斗姥殿、聚仙阁,形式不同,功能不同,以南边影壁为起点到北端收尾,中轴上的建筑不仅构造精美,在整体轮廓、空间变化上也表现出强烈的旋律和节奏。

(2)建筑组群的时空构成分析。建筑是时空的艺术,古建筑群更是如此。八仙宫为满足宗教信仰需要,创造了变化有度的空间序列。沿中轴线自南而北分布三进院落,南端为影壁,过五道什字东街为山门,面阔五间,高约8米,坐落在五级踏步上,庄重威严。踏遇仙桥,距山门约38米为灵官殿,高约7.5米,内奉道教护法镇山神王灵官,东为钟楼,西为鼓楼。两侧碑廊相距约28.5米,围合成第一进院落,形成开敞纵向空间。

过灵官殿两侧小门楼,面八仙殿,供奉的是家喻户晓的汉钟离、吕洞宾等,八仙由凡人成仙,是道教重要神仙代表。距灵官殿约30米,两侧为带廊的厢房,为第二进院落,院中立两座精美轻巧的碑楼,增加趣味性。殿高约8米,山墙与两侧厢房外廊柱各约1.5米,空间略显压抑。

绕八仙殿向北24米,斗姆殿坐落在台基之上,高约10米,内奉道教女神仙斗姥,还奉有道教三清,其与东、西配房形成第三进院落。八仙殿与斗姆殿间距约是斗姆殿高度的2.4倍,理论上应能看到斗姆殿整体,但院内古柏参天,只能看到局部,恰好表达了威仪感,距离感与神秘感,这是营造宗教气氛所需要的,整个建筑群空间至此达到高潮。

由西配房入西跨院,约100平方米的小庭院绿荫萌动,方寸之间,壶天仙境。正中坐北朝南为邱祖殿,奉祀全真龙门派始祖邱处机。两侧曾为监院房,西侧云隐堂为接待。由东配房入东跨院,约225平方米,正中坐北向南为吕祖殿,据传吕祖在此遇仙成道,药王殿、太白殿坐东向西位于东侧。

绕斗姆殿西侧窄道,空间骤然狭促。聚仙阁坐南向北,重檐歇山顶,近代修建。北侧为现代园林绿化,最北为停车场。

4与北京白云观的比较分析

北京白云观是道教高等级宫观布局中较为标准的规制,坐北朝南,中轴线对称,疏密得体,环境清幽。中轴上有影壁、牌楼、山门、灵宫殿、玉皇殿、老君堂、丘祖殿、三清四御殿等,东侧有云水堂、养真堂、斋堂等;西侧有十方堂、吕祖殿等。后院有花园“小蓬莱”。

通过比较,八仙宫与白云观中轴对称、三路殿堂的总体布局模式基本相同,但布局不完整。一是八仙宫中轴上引导建筑空间秩序的影壁被长乐坊路隔离,与主体失去联系;二是伍道什字东街将山门与影壁割裂;三是现有东、西跨院不完整,尤其西跨院相较白云观缺乏纵深感;四是北端聚仙阁距文物建筑斗姆殿过近,坐南朝北无法承担中轴核心建筑的重任;五是缺乏体现道教思想的传统园林。

5八仙宫总体布局探讨

(1)轴线的延续。采取“大隐隐于市”的理念,在现状基础上完善南北轴线。保留影壁,向北依次设石牌坊、大宫门,保留山门、灵官殿、八仙殿、斗姥殿,向北设道教文化展示区,南北轴延续达500余米。自南端影壁至北端道教文化展示建筑形成景观主轴,这不仅是八仙宫空间结构特征和艺术魅力的表现,也是八仙宫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载体。通过对轴线南北两端的延续和两侧东、西院的保留,保护并完善八仙宫空间格局与景观特色。

(2)传承与更新。首先,在影壁与山门间设生态园林区,以景观绿化、文化展示为主要功能。影壁以北设牌坊、大宫门,将入口掩映在林荫道路之中,营造“大隐隐于市”的氛围。一是以纵向林荫路串联影壁与山门,作为进入道观的引导空间,二是借此作八仙宫“西花园”。

其次,完善功能及传统轴线。八仙宫作为十方丛林,从道教丛林制度及空间布局重要性来说,北端宜作为展示三清等道教文化的区域。东、西跨院格局不变,增建功能性建筑。如:道教养生院,监院房、素斋院、方丈院等。

最后,八仙宫总体布局应是在满足文物保护的前提下,遵循和谐、自然和养生的思想下灵活变化,保持中轴及东、西跨院不变,织补空间,完善格局,打造道教文化展示综合区。总体布局上形成以影壁、生态园林、山门为主的前导空间,第一进、第二进、第三进院落组成的主体空间以及道教文化展示的后续空间三部分,提高品质,传承与更新,适应宗教、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亮,逸山.西安市八仙宫[J].中国道教,1987(2):13-14.

[2] 叶建华.山西武乡会仙观建筑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总体布局轴线庭院
论人民至上历史经验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过年
庭院中的童年
唐艺萍作品——别墅庭院设计
对区县图书馆总体布局的思考
机械加工的误差分析
疏松载流螺线管轴线上磁场的分布研究
Yard Work庭院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