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新规如何引导行业成长?

2020-09-21 03:08费晓蕾
华东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区块规则评估

文 费晓蕾

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当前金融创新的引擎,一个统一的指标和门槛,对于区块链金融类应用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经历了多年技术革新与应用尝试,区块链应用逐渐步入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快车道。近日,央行向各金融机构下发了金融行业标准《推动区块链技术规范应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及《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评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

据了解,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是国内甚至国际金融业的第一个区块链规范,而此次央行发布的《规则》则是首个由权威机构颁发、较为完整的对区块链体系和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评估办法,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给出一整套的评估规范。

近年来,凭借独有的信任建立机制,区块链技术在贸易金融、公共服务、农产品溯源等领域显示出巨大应用价值。伴随这轮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评估规则与服务的接续出台,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健康安全有序发展有了推进器和安全符。

区块链定义未提及“去中心化”“通证”

当下,我国区块链的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智能制造、互联网、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泉州市政协副主席、泉州市科协主席骆沙鸣此前提出,我国应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尽快将区块链产业纳入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而此次央行下发的两份文件,也为区块链行业发展指明了相关路径。

其中,央行要求行业协会根据工作需要按照《规则》加强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行业自律管理,建立健全自律检查、信息共享等机制。

“从 2019 年起,所有区块链系统均需在国家网信办备案。”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夏平解读指出,从宏观上看,《通知》及《规则》将使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发展走上高标准、严规范、高规格的健康发展之道;从微观角度来说,从产品设计到技术规划到技术实施,有了一个能够对标、按图索骥的指标体系。央行此次发布的两个文件虽然是着眼于金融业,但实际上将影响到整个区块链未来的发展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规则》中央行给出了区块链的定义,即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性、防篡改、防抵赖的技术。

“这是央行第一次在公开场合阐述什么是区块链的问题。”夏平表示,这里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关键词汇:区块链是需要“多方共同维护”,换句话说,由多个独立主体共同维护的体系,才是区块链。其次,密码学是区块链技术的基石。再次,防篡改和防抵赖,这是区块链立身的根本。最后,数据一致性,即通过共识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保存与传输,则是区块链的核心功能。

可见,一些在区块链讨论中常常出现的概念并没有在这里出现,比如“去中心化”“通证”。夏平认为,“正本清源,这为区块链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南作用。”

三大维度评估金融体系区块链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一直是行业关注的重点,不但有金融机构的推进,更有大量科技企业和创业团队的参与。但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科技含量不足,含金量不高;从科技企业的角度看,往往缺乏对金融的尊重。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银行等金融体系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区块链行业由于尚未形成一套标准规范体系、技术存在局限性以及运行机制缺乏中心机构监督等因素,也给金融机构和消费者带来一定风险,限制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和发展。

“央行这次下发的文件,意义非常重大。”相关专家认为,对于科技企业而言,这些领域和方向是值得去挖掘和创新的;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也明确了那些需要补齐的短板。如果能因此而促进银企合作,则必然对金融科技的发展是一项重大利好。

目前从金融板块来看,多家银行和科技公司已在北京、上海两地金融科技监管沙盒中入围了相关区块链的项目。

以上海为例,在首批8 个项目中,有一半与区块链有关,例如兴业银行、兴业数金发起的“融通保中小微企业票据流转支持产品”中用到了分布式记账;建设银行、建信金科发起了“信盟链风险信息协同共享产品”;银联、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共同发起“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与政务数据融合产品”。

此外,央行还将从技术要素评估、性能评估、安全性评估等三大维度对金融体系的区块链系统、应用进行规范,规范内容十分详尽。

在技术要素评估上,分为账本技术、共识协议、智能合约、节点通信等十个方面,深入到项目实施的方方面面,既考虑了所选择技术手段的先进性和功能性,也兼顾了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性能方面单独列出,在吞吐率、同步性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安全更是考虑的重点。《规则》中既涵盖了信息系统中的固有问题,如基础软硬件,隐私保护、运维等,也针对区块链的特点,在共识协议、智能合约、账本数据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规则》还将每项评估结果分为“符合”“不符合”“不适用”三个等级,其中,对客户利益造成直接或潜在损害、不利于管理部门合法监管工作的开展等问题将被判定为“不符合”。

夏平表示,一直以来,央行坚持金融创新的两个底线,一是要满足现有的法律法规,这包含无法进行有效监管的情况;二是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一切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均为“零容忍”。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和其他金融科技创新一样,也必须遵守这两条底线。

猜你喜欢
区块规则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