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美丽江苏的水韵文章

2020-09-21 08:41张劲松
群众 2020年14期
关键词:河湖河长江苏

张劲松

水是江苏人的天然福利,也是江苏文化的本底。水环境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与水环境也密切相关。省委书记娄勤俭近期在省水利厅调研时指出,“要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着力写好美丽江苏的水韵文章,让江苏大地全面展现‘水碧于天、河湖绕城、清波映村的美丽景象”。近年来,江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从“高强度”向“高质量”迈进,努力向全省人民交出美丽江苏的水韵答卷。

精准发力,系统推进生态河湖建设

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江苏聚焦河湖突出问题,坚持靶向施策,推进标本兼治,努力护好“盆”里的水,管好盛水的“盆”。

全面压实管护责任。全面建立河长体系,省级实行双总河长,省委书记、省长担任省级总河长;15位省委、省政府领导分别担任20条流域性重要河道、14个重点湖泊的河长湖长;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6.3万余人,实现全覆盖。近3年,省级河长湖长巡河70人次,市县级河长湖长巡河3.9万余人次,推动解决了一批河湖管护重点难点问题,形成了省级河长作示范、市县河长抓治理、镇村河长抓管护,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在全省范围内开通江苏河长制热线96082,开展“保护母亲河、争当河小青”“寻找身边的河湖卫士”“最美民间河长”等活动,更好地激发全社会参与河湖治理的热情。

全速推进整治整改。2019年5月,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签发第1号总河长令,组织开展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并对河湖违法围圩和违法建设问题专项整治进行全面动员部署。我省还将水利部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与“两违三乱”专项整治相结合,对全省河湖水库的违法违规占用情况进行全方位调查摸底,形成各区域重点河湖主要违法行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查找河湖“病因”。全省“两违”项目15830个,整改完成95.2%,基本实现“两年任务一年完成”;省级下达的1250个重点“三乱”整治项目,整改完成94%,各地自行排查的“三乱”问题21404个,整改完成99.4%。纳入水利部“清四乱”清单的2050个项目基本完成整改。国家交办的长江干流岸线清理任务中,68个拆除取缔项目全部完成、整改规范项目完成477个,退出岸线44.5千米,复绿583万平方米。推进黑臭水体治理,连续3年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纳入省政府十项民生实事。

全力推进系统治理。坚持生态理念,有序推进退圩(渔)还湖、清淤疏浚、水系连通等工程,修复河湖生态。省级开展生态河湖建设中期评估,发布《生态河湖状况评价规范》地方标准,评选出10个生态样板河湖。在全国率先完成河湖管理范围的划定,并将划定成果纳入自然资源部门“一张图”系统,长达6.1万千米的管理范围线,成为了守护727条骨干河道、137个重要湖泊、685座国管水库的“高压线”。建立河湖多层次、常态化、长系列的监测体系,努力构建河湖管控“一张图”“一张网”。实施“一河一策”、分类施策,全面推进河湖系统治理。

标本兼治,河湖保护战取得明显成效

经过系统治理,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初战告捷,河湖健康恶化状况得到全面遏制,人民群众对美丽河湖满意度越来越高。

水污染有效防治。截至2019年底,全省104个国考断面优Ⅲ比例达到77.9%,国省考断面、主要入江支流已全部消除劣V类。太湖湖体平均水质由Ⅴ类改善为Ⅳ类,连续12年实现“两个确保”目标。

水生态逐渐康复。全省近70%的主要河流、近60%的省管湖泊生态状况评估达到优良水平。全省9个设区市建成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61个、省级水利风景区96个、水美乡镇212个、水美村庄1608个、生态清洁小流域96个。

水环境日益好转。设区市和太湖流域县级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消除黑臭水体目标。2015年以来,全省农村河道疏浚工程完成投资115亿元,疏浚土方12.15亿立方米,建成农村生态河道339条,农村河道面貌持续改善。

水空间持续改观。省政府批复15个湖泊(湖区)的退圩还湖规划,规划新增湖泊自由水面500平方千米。东太湖、滆湖和白马湖等退圩还湖工程已实施,恢复水域面积100平方千米。太湖、滆湖网围养殖已全部退出,全省重点湖泊网围养殖面积实现负增长。

水资源不断优化。国务院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6次考核全部优秀、连续3次全国第一。全省97个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完成达标建设,80%的市县实现“多源”供水或建成应急备用水源。2019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52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23%,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国家任务。

驰而不息,打造美丽河湖江苏样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发出了建设幸福河湖的伟大号召。《全省河湖长制工作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的印发,开启了高质量建设生态美丽幸福河湖的新征程。下一步,江苏要全力推进各项措施落实见效,努力打造美丽河湖江苏样板。

以河湖安澜为目标,提升水安全保障。完善流域防洪体系,突出长江、淮河、大运河、太湖、洪泽湖等骨干河道和重要湖泊,推动实施一批重大水利工程,提升流域防洪、区域供水等安全保障能力。补齐区域治理短板,推进区域骨干水系综合整治,完成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中型泵站改造等工程,构建标准较高、功能完备、协调配套的区域骨干河网。着力提高洪水监测预报预警和工程优化调度水平,全面提升水旱灾害综合防治能力。

以节水减排为重点,加强水资源保护。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江苏省国家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严控区域用水超载、河湖水资源开发超限、地下水超采、行业用水超定额,有效控制用水总量,切实提升用水效率,大力减少废污水排放。以排放总量控制和安全环保高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长江、太湖、洪泽湖等重要河湖流域重点行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大力推进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开展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家庭创建活动。

以系统治理为指引,强化水生态修复。顺应自然,加强河湖生态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科学有序、依法依规推进河湖生态清淤、聚泥成岛试点。狠抓“两违三乱”专项整治,集中攻坚长江干流岸线清理整治项目,全面遏制违法侵害河湖行为。统筹推进工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船舶港口等水污染治理。系统实施退圩退渔退田还湖工程,有效压减湖泊内养殖面积。统筹实施水土流失防治、水源涵养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措施,加快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多管齐下整治农村水环境,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生态河湖样板。

以景美文昌为愿景,推进水文化涵养。源远流长的水文化,酝酿出江苏大气而温润、柔和而充满张力的精神品格。建设美丽江苏,建设幸福河湖,需要将文化与环境深度融合,将水脉与文脉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河湖文化内涵,将水文化载体建设与河湖系统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水文化景观和水文化载体,建设高颜值、高品位、高效益河湖文化带,创建和提升一批彰显地域特色的水利风景区。开展最美水地标、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最美家乡河流等评选和宣传活动,唱响江苏美丽河湖最强音。

(作者系江苏省河长办常务副主任、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

责任编辑:孙秋香

猜你喜欢
河湖河长江苏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数读江苏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数独江苏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数读江苏
江苏
河长制推行中法律问题探讨
山西省省内主要河流河长调整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