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

2020-09-21 08:41金仁顺
西藏文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宝珠昌都藏区

金仁顺

昌都的美和好,不是一眼看上去的,而是日后,在回忆中,像碎片一样,像画片一样,慢慢浮现出来的。

去昌都的路很长。

从拉萨出发,走了七八天。西藏是让人惊叹之地。在进藏之前,我们早就从很多画片、影视、朋友圈晒的照片上,看过藏区的蓝天白云,雪山草坡,寺院和转经筒。西藏的色彩是梦幻之色,那种饱和度在现实世界中呈现出来时,看得人一愣一愣的。比如说布达拉宫的白玛草墙——白玛草墙是用藏区柽柳做的,先将柽柳去皮晒干,然后用湿牛皮绳捆绑成手臂粗细的小束,上下用木钉固定,再砌在墙外——上面的颜色,绛红?赤紫?西藏红?不只是涂在红宫的外墙上,还用来制作僧人的僧袍,这个颜色在内地或许可以调侃地说一句浓油赤酱,但在西藏说不出口,西藏的颜色有宗教感,有神圣感,超凡脱俗,不敢轻慢。白玛草墙涂上了这种颜色,看上去毛茸茸的,仿佛毡毯,仿佛羊毛外套,把宫城拥住。再比如说白色。白色随处可见,但在西藏,一百处白色有一百种白色,一千处白色有一千种白色:民居的外墙白里浸着日光,牛奶的白里透着浅黄,芒康古盐田的盐白出碱味,而雪山的白,山脚下是汉白玉的白,白出清冽之气,山顶上的白却掺杂了白银,亮白里面带着金属质地,白得贵重,也白得肃杀。还有蓝色。天空蓝得让人能一头扎进去,云朵像蓝色饮料里面浸泡着的、即将融化的冰块儿;雪山下面的山体远看是蓝色的,蓝得幽冥深邃,雪山的那抹银,给这抹蓝色镶了边;而然乌湖湖水的蓝色则透出碧绿的底色,又反射着雪白的倒影,蓝里面含着青,青又出于蓝。

我们在昌都周边地区转圈儿,察隅、洛隆、波密、察雅、芒康、八宿,几天的路程,每天的景物都不同。有时候是雪山,连绵不绝,我们的车奔驰在路上,好像夹杂在马群中间飞驰。经过米拉山口时我们停留了一下,海拔5000多米,差不多是此行最高处。站在界碑往四周看,雪野一望无际,那么空旷,为接着天上的云彩和星星而清场了似的。同团的萱歌说当年她第一次经过这个山口,正赶上六月飞雪,她瞬间被击中了,爱上西藏,先是从北京来援藏,后来索性把工作关系彻底调过来。

波密则完全是另外一副景象,绿树成荫,鲜花遍地。波密的春意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再出发时,绿植从郁郁葱葱的林地又变成了草场,一些牛羊散漫地在草场上吃着草,远看像一把珠子扔在草野里,近看,能看见厚密的牛毛羊毛,牛羊慢悠悠地晃荡着,一副思考的模样儿。再一天的车程,草坡消失了,牛羊没了影踪,沿途一片赭石色,山石散落,山体说不上有多么突峻奇崛,但线条清晰,一弯连着一弯,山的峪口处,总有雪山的影子,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俏生生地立着。

到达昌都城之前的几天,我们在车上,风景在外边,想起凯伊·莱恩的《尼亚加拉河》:

伴随河流流淌

我们——镇定地——

发觉

变幻的景色

遍布沿岸

仿佛

餐厅里的一幅幅油画

在翻新。我们

的确知道,我们的确

知道这是

尼亚加拉河,却

难以记起

那意味着什么

我们终于到达了昌都。群山把昌都环拱在中间,昌都在藏语里是“水汇合处”,扎曲和昂曲在昌都合而为一,变成澜沧江,昌都与四川、云南的毗邻,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当然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地理位置如此优越,昌都早在唐朝即有建制,年深日久,沉潜有余韵。

昌都藏文化元素丰富多姿。唐卡在整个藏区也是顶尖儿的,我们去了勉萨唐卡画院。小院对着街边,里面是二层小楼,还有很大的露台,二楼是画室和客厅。客厅也是展览厅,墙上挂着的唐卡作品一律非卖,这些作品一眼看过去,是“惊艳”,凑近了细究,“艳”里面学问大了,构图布局人物上色,每个细节都动人,都能再看出更多的艳。

画师平易又淡定,兄弟妻子儿女,上大学的只管上学,留在家里的,全都是画师。我们进客厅时,妻子和儿子帮忙送茶摆点心,待我们离开时,看见他们在画室里面画画,神情专注,不时地用唇舌濡湿沾了颜料的笔尖。他们眼神干净纯良,和牛羊的目光一样,让人心软。

吃完晚饭,在小城里散步,夜晚的昌都如一颗宝珠,光华内蕴,沉静多情。我们这一路走来,像买椟还珠的故事,但结局不同,我们买椟,最爱的仍旧是那颗珠。昌都是我们万水千山走來相见的宝珠,而宝珠的故事在中国历史、文化、文学里面,从来不缺少隐秘和传奇。西藏是想象之地,辽阔、高峻、变幻、神圣,藏区的东部镶嵌着昌都,在时光的流转和打磨中,昌都的美和好,多么意味深长,又多么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索朗卓嘎

猜你喜欢
宝珠昌都藏区
邱宝珠:机械行业“拼命三娘”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论昌都“卓舞”音乐特征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张宝珠:追逐“天人合一”的画心境界
曾宝珠歌仔戏个人专场上演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昌都市灌溉地麦类作物增产栽培技术
昌都最冷月和最热月气温变化特征
桥弯弯月弯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