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羊肚菌温室人工栽培技术要点

2020-09-21 02:47付秉廉姜华李红州朱延博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温室

付秉廉 姜华 李红州 朱延博

摘要:从种前准备、菌种播种、出菇前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及烘干、分级及保存等方面总结了羊肚菌温室人工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羊肚菌;温室;人工栽培技;宁县

中图分类号:S625;S64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0)05-0077-04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0.05.020

Prospect of Gob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Reform in Gansu Province

MA Lirong, LIANG Wei, ZHAO Youbiao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and Information,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Abstract: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s aimed at activating the internal power of the rural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is more focused on quality, benefi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Gobi agricultural in Gansu province, which are demanding for services to develop modern agriculture, solving the need of grain and vegetables to compete for land and exp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pace, solving the recycling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aste and improving the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as followers aiming at existing problems in Gob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truding the planning lead and optimizing the spatial layout;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of Gobi agriculture based on volume of water;strengthening support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foster new energy for Gob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location and brand, and promot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lt and Road;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obi Agriculture.

Key words:Gobi Agricultural;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The Belt and Road;Gansu province;Status Quo;Prospect

羊肚菌[Morehella esculenta(L.) Pers]俗稱羊肚菜、羊蘑等,属子囊菌门、子囊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真菌,因其菇盖表面凹凸不平,形态酷似羊肚(胃)而得名[1 - 5 ]。羊肚菌是世界著名的野生珍稀食药兼用菌类,分布在我国吉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江苏、四川、云南等地,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糖、甲壳质、脂、硒、磷酸盐及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及至少8种维生素,是国际上认可的“健康食品”之一,同时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据《新华本草纲要》、 《中华本草》记载,羊肚菌味甘、性平,有和胃消食、化痰理气的功能,用于消化不良、痰多气短,还可以防癌抗癌、预防感冒、增加人体免疫力,具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的功效。因野生资源日趋匮乏,羊肚菌的人工驯化、栽培与规模栽培的前景十分广阔。我们根据宁县盘克、焦村等示范点人工栽植的经验,归纳总结出了适用于宁县地区的羊肚菌温室人工栽培技术。

羊肚菌的人工栽培一般分为种前准备、菌种播种、出菌前管理、出菌后管理、采收烘干、分级贮存6个阶段。

1   种前准备

1.1   地块选择

羊肚菌是一类喜湿低温的菌类,喜生长于pH为6.5~7.5的微碱土壤中。整个生长期湿度主要靠浇水解决,因此,选择种植地块必须首先考虑靠近水源,且水质无污染,能充足供应。同时,羊肚菌对农药残留非常敏感,适生地块应为无农药残留、有机质含量较高,当年使用过灭草剂或杀菌农药的地块不宜种植。

1.2   温棚建设

温棚建设应具备稳固、遮阳、防寒、通风、喷灌四方面要素。

温棚采用双拱双膜单体钢架拱棚,南北方向,长×宽为50 m×8 m。钢架选材要适当,并采取加固措施,以免大风、降雪因素导致的破损、坍塌。采用透光率为80%以上的三防长寿无滴塑料棚膜(外膜厚0.12 mm、内膜厚0.06 mm)覆盖以利保温防寒,温棚两侧离地面高50 cm处各留宽1.5 m通风口以利通风。在宁县地区选用12针密度大、遮阳效果好(遮阳效果80%以上)的遮阳网,内外双层,营造遮阴环境。棚与棚之间的距离应根据地形和棚的大小高低尽量留足走道,一般以2 m为宜。

1.3   灌溉设施配置

双拱双膜单体拱棚人工栽培羊肚菌以垄间沟灌为主,辅以微型喷灌,采用倒挂式防滴旋转雾化喷头,安装手动阀分区控制,首部配置加压水泵、压力表、过滤器等设备。每个点都要建蓄水池,保证水质净化,水温适宜,蓄水池大小按每棚10 m3的容量建设,蓄水池要保证冬季不结冰以保证正常蓄水。

1.4   深松土壤

播种前 7 d清除棚内杂草,用小型微耕机深松土壤,深度为40 cm。深松后的土地要尽量保证土壤疏松无坷垃、平整。

1.5   起垄

起垄应充分利用温棚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先划线规划,每棚6垄,垄宽95 cm,垄高20 cm,垄沟宽30 cm,均匀分布。要求垄沟和垄面平整,特别是垄沟必须保证灌溉水通过流畅、均匀。

1.6   浇水

起垄结束随即采用微喷灌溉,使垄面湿透,土壤渗透至垄面下30 cm,土壤保持足够水分(一般在60%左右),达到手抓捏成团、扔下松散的标准。

1.7   菌种及营养袋选购

菌种和营养袋的采购运输必须选择专业性强、有保证的供应机构,一般在种植前60 d(即9月初)订购。

2   菌种播种

一般在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室外温度为10~20 ℃时播种。菌种购回后,应保证阴凉低温的贮存条件,码放不易紧靠,应留出空间以防发热。尽量做到菌种购回后立即播种。播种一般分为拌种、撒种和覆土3个环节。拌种时按一定的菌种用量,将菌种从专用的培养基器皿(一般为密封玻璃瓶或密封塑料袋)中取出,用手(戴乳胶手套)揉搓使菌种培养基全部散开,加水拌湿后按照质量比为1∶1的配比混合腐殖土或营养土并拌和均匀。然后将拌好的菌种均匀撒在垄面,撒种务必细致,必须保证垄面无遗漏,避免在垄沟内撒种造成菌种浪费。撒种完成后,经过检查无遗漏,在垄面上均匀覆盖细土2~3 cm,至完全覆盖菌种为准,避免菌种外露而致感染。

3   出菇前管理

播种到出菇一般需要100 d左右,期间的管理以摆放营养袋、覆膜、澆水、通风为主,保持大棚内温湿度非常关键。

3.1   营养袋排放

营养袋购回后应存放在避光、低温的地方。播种后10~20 d,将营养袋摆放在垄面,密度22 500~24 000个/hm2。如果播种较晚,可在播种后立即摆放营养袋。摆放时将营养袋一面用小刀顺长割开一道长口,用手捏另一面使开口微张,将开口的一面朝下紧贴垄面放置,并轻压使营养袋的营养基与垄面充分接触。放置时应采用梅花形或品字形摆放,以达到全覆盖的目的。

3.2   覆膜

营养袋摆放结束后进行沟灌浇水,使土壤湿度达到60%以上,然后用幅宽1.2 m的黑色地膜覆盖垄面,以保温、保湿、遮阴,为菌丝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3.3   温度

羊肚菌属中低温高湿型真菌,生长期除需较低气温外,还需较大温差,可刺激菌丝体分化。羊肚菌孢子萌发和菌丝体生长适宜温度为15~22 ℃,子实体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19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羊肚菌生长,特别是原基形成期抗病性差,对高温敏感。在播种后至出菇阶段,只需保证温室内地面不结冰即可。为防止温度过低,可以关闭通风口保温,同时可采用卷帘或棉毡覆盖等保温措施。

3.4   湿度

大棚内土壤湿度的控制主要采取浇水的方式。播种后10 d内保证垄面湿度60%左右。7~10 d左右菌丝开始形成,羊肚菌菌丝生长适宜空气湿度为70%~90%,土壤湿度保持在60%左右,湿度不够或过湿都影响菌丝发育及生长,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沟灌补水。

4   出菇期管理

早春大棚内保持一定温度及适宜的湿度是羊肚菌丰产的关键。3月上旬,室外气温回升至8~10 ℃时需喷洒浇水1次,使菌丝消失,促进羊肚菌原基形成,同时去掉营养袋,此时控制温室内温度4~16 ℃、空气湿度80%~90%,并保持垄面湿润。温室内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羊肚菌原基形成后随即子实体出现,进入出菇期。出菇期要严格控制棚内温度、湿度。大棚内温度应控制在4~25 ℃,空气湿度继续保持在80%~90%,期间不能喷灌,只能以沟灌方式补充水分,并且要注意通风供氧,但要掌握好时机,避免在室外温度过低或过高时打开通风口,以防羊肚菌出现畸形或死亡。出菇期要随时关注天气情况,如遇极寒天气,温室外温度降至零下时,要立即采取保暖防寒措施,可采用棚外释放烟雾及棚内挂置碘钨灯等防寒措施。

羊肚菌出菇期,工作人员进出温室的通道要采用生石灰消毒,尽量避免闲杂人员进入温室。杜绝用手触摸羊肚菌,触摸后的羊肚菌应及时采收以防感染。如发现羊肚菌感染,应及时联系专业人员采取措施。

5   采收及烘干

5.1   采收

羊肚菌子实体生长7~10 d即成熟。一般颜色由深灰色变成浅灰色或褐黄色、菌盖表面蜂窝状凹陷充分伸展时即可用小刀采收。采收时从菌柄底部地面上1 cm处割下,不要带土。用篮子盛装,不要使用塑料袋盛装,以避免羊肚菌受挤压变形或受损。采收后可出售鲜菇或采取自然晒干、设备烘烤的方式加工干货。

5.2   自然晒干

种植面积小的农户可以用晒干的方法加工干货。条件是要有好的天气及足够大的场地。半干货不可装箱装袋,否则会严重影响品相和质量。

5.3   设备烘干

将羊肚菌按大小进行分类和按不同要求剪柄后排放于烘筛上,将烘筛推入烘干机烘箱内,紧闭箱门开始点火起烘。脱水初期温度35 ℃,1 h后调至40~50 ℃直至烘干。烘制时不宜升温太快,每小时升温不能超过3~5 ℃。骤然升温50 ℃以上会严重影响羊肚菌干品质量。由于菌肉厚薄不一,其含水量差别很大,对烤制时间要求自然不一,在烘干过程中必须逐筛检查,发现未干的推入箱内继续烘烤,这样可防部分羊肚菌因烤制过度而变焦,影响干制品品质。

6   分级及保存

羊肚菌烘干后,如果不妥善贮藏很容易返潮,特别是在雨季气温高、湿度大时更易引起霉变及虫蛀。因此羊肚菌烤干后要立即分级装入塑料袋中。分级标准为:一级品,足干,无杂质,无损伤,无破烂,无虫蛀,无霉变,无异味,无畸形,香气浓,朵形整完,肉厚,无柄(剪脚),菌帽长4~6 cm。二级品,足干,无杂质,无损伤,无破烂、无虫蛀,无霉变,无异味,香味浓,朵行完整,肉厚,柄長2 cm以内(剪脚),菌帽长3~6 cm。三级品,全干,无杂质,有损伤,无破烂,无虫蛀,无霉变。无异味,朵形基本完整,肉稍薄,自然柄长,无泥脚;级外品:全干,无杂质,朵形破烂不完整,有虫蛀,有霉变,有泥脚,肉薄[6 ]。

参考文献:

[1] 邹   军.  城固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J].  陕西林业科技,2019(6):111-113.

[2] 高新楼,李   宾,田   芳,等.  郑州地区羊肚菌林下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9(12):307-308.

[3] 李   萍,于晋泽,张   娜,等.  不同包装材料对羊肚菌保鲜效果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3):163-169.

[4] 王永斌,宋福英.  陇南地区羊肚菌大棚高产栽培技术[J].  北方园艺,2019(22):169-172.

[5] 杨廷贤.  甘肃陇南羊肚菌资源调查[J].  甘肃农业科技,1992(10):40.

[6]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省食用菌菌种场.  羊肚菌等级规格: DB51/T 2464-2018[S].  成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8.

(本文责编:陈    伟)

猜你喜欢
温室
藏起来的书
“温室”餐厅
谁困住了热先生?(一)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2009年花卉新品种(五)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