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红楼那一笑,亦庄亦谐多少事

2020-09-22 10:20郑丹
快乐作文(7.8年级) 2020年4期
关键词:湘云王夫人刘姥姥

郑丹

品魅力:在名著老梗里念金句

一部经典永流传的《红楼梦》,无论是书籍、绘本,还是电视剧、电影,都让人过目难忘,常念常新。

其中,“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一句,为刘姥姥之金句,读来有趣,思之有味。

醉书香:在欢乐笑声中懂人情

回顾刘姥姥说的话,依然忍俊不禁:“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掀还沉,哪里拿的动它?”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如此雅致贵重,却被说成“叉巴子”“铁掀”如此粗俗普通,雅俗错位,在贾府等人眼里具有陌生化效果。“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谐音、比喻、夸张,不惜用农村的牛丑化自己,加上说前站起来说后一声不语的郑重,寓谐于庄。“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不识鸽子蛋竟把它说成俊鸡下的俊蛋,把众人熟悉的事物新奇化。“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接着刘姥姥的话不说鸡蛋说一两银子,也具有陌生化的效果。这四句话刘姥姥或以自己的乡下经验来解读贾府里见到的新鲜事物,或配合凤姐故意贬低自己,造成强烈的喜剧效果。

果然,这四句话带来了预期的效果:第一次说得众人都笑起来。第二次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第三次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第四次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她取笑。四次笑,第一次是预热,第二次是高潮,第三次是余波,第四次是结束。小说重点写高潮部分。请看笑的情态:

湘云掌不住喷茶,先还是有所顾忌实在忍不住加上平日又是大大咧咧,所以快乐喷薄而出;黛玉笑岔气,扶着桌子,即使身体不好也难以控制;宝玉最得贾母宠爱无所顾忌,滚到贾母怀里;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可以想象她动作的幅度之大;惜春最小,又是庶出,自然不能和王夫人亲近,当然让奶母揉肠子。

这些少男少女们笑得忘情笑得放肆,笑得无拘无束,无所顾忌,酣畅淋漓。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笑落了大家长的威严只留祖母的慈爱;王夫人、薛姨妈卸下了贵妇人的端庄露出女性的本真。地下的、躲出去的、换衣裳的丫鬟们全都不可抑制,放下了戒备和紧张只有放松和自然。

这一刻,人与人之间没有了高低贵贱,没有了控制防御,只有平等、松弛、舒展,每一个生命都回归了本真状态,纵情享受了发自内心的欢喜。那么,贾府这样的时刻是否经常出现呢?

在第三回中,写黛玉第一次和贾母迎春姊妹吃饭,“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贾府规矩森严,贾母是大家族的权威,王夫人唯她马首是瞻。晚辈们也是恪尽礼节,小心拘谨。其他仆妇更是毕恭毕敬,整个场景寂静肃穆令人压抑,这才是贾家吃饭的常态。而这样不拘礼节忘怀尊卑实在是例外。再看笑的顺序里也暗藏玄机:先是湘云、黛玉、宝玉,接着是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再是探春、迎春、惜春,最后是下人们。这个顺序基本与前面座席是一致的。“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姐妹三人一桌”“刘姥姥挨着贾母一桌”“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了,只坐在一边吃茶”。中国的座席最讲究长幼贵贱亲疏。贾母一桌离刘姥姥最近,湘云是贾母娘家人,黛玉是唯一的外孙女,宝玉是贾母最爱的孙子,其中湘云性格豪爽大度不拘小节,所以先“掌不住”。贾母是老祖宗,在长辈里先写她,又正好承接宝玉。探春在这里的三姐妹中是老大,承接薛姨妈。亲疏有别,长幼有序。可这样的诗礼之家,上上下下全都一齐笑起来,刘姥姥一张口就使众人活起来,忘记了尊卑贵贱,脱去了桎梏枷锁,忘形大笑。是刘姥姥将他们从规矩中解放出来,做一回自己。

刘姥姥使人发笑,使人放松,可她自己说的时候却没笑,众人笑过后她也没笑。这是为什么呢?

假如加上刘姥姥“笑道”,既消解了笑的效果,又显不出刘姥姥的用心,她说的话都是深思熟虑的故意使人发笑的。假如众人笑了,刘姥姥也笑了,这笑可能是难为情掩饰尴尬,可能是得意扬扬。但她没笑,因为她有着健朗的心灵。贾家是京城的贵族之家,“白玉为堂金作马”,皇亲国戚豪门望族。刘姥姥是靠着贾家接济才得以温饱的乡下八竿子才打着的穷亲戚,贫富悬殊地位天壤。她第一次进荣国府打秋风,显得紧张难为情,但也表现出有见识的一面。此次,她二进荣国府一是对贾家救济表示感恩,二是希望进一步拉近关系。这样的差距,如何面对。可能是花言巧语极尽谄媚,也可能是心慌气短不敢说话。可刘姥姥都没选,她选择了第三条路。在人之下,视己为人。不仰视,不仇视,坦然地正视。她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贾家而不是敬畏,“这里的鸡儿真俊”。她以坦然的眼光面对自己而不是自卑,“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有了”,毫不掩饰对鸽子蛋的惋惜。她坦诚自然,“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掀还沉”,再贵重的象牙筷子本质上不都是餐具。她通达世情,配合鸳鸯凤姐故意逗乐大家,“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以七十五岁的高龄在一群十几岁的孩子面前贬低自己,非通透的内心不能。美学家蒋勋说过,美是回来做自己。在富贵逼人的大观园,刘姥姥并没有迷失自己,也没有扭曲自己。她不笑,是坦荡不失衡,是坦诚不谄媚,是坦然不尴尬,是坦率不做作,像她带进来的新鲜蔬菜瓜果一样,给大观园带来了生机活力。看起来是刘姥姥进贾府报恩,其实贾府上下应该感谢她,看似粗俗实则通达的乡下老太太给他们带来了乡野的生命之风。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刘姥姥是大家高手却率真自然。

作为底层小人物,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别人的富贵,即使想寻求周济也是以体面的方式,使人舒坦使己坦然。所以,刘姥姥使人发笑,是她的智慧;刘姥姥自己不笑,是她的通达。

正是这种健康的心态,在贾府被抄之后巧姐面临被卖的危急时刻,她进来“忽然笑道”,出了一个逃走乡下的主意,这一笑可真是解千愁,此前平儿一干人等只知相对哭泣。这笑,是不忘舊恩的淳朴,是不怕牵连的义气,是不拘常理的机智。世态炎凉,以怨报德,贾府被抄,昔日许多受荫蔽的不是落井下石就是袖手旁观,就连巧姐的舅舅凤姐的哥哥王仁都乘人之危要卖她。只有刘姥姥,常怀感恩之心,常揣过人之智,常露质朴之笑,在贾母凤姐相继死去、贾府衰败之际,两次主动探视,遇见巧姐危难出手相救,在风霜刀剑里给人以温暖。

刘姥姥,实乃高人也。

悟妙境:在点滴膏泽处品荟萃

本书作者曹雪芹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确实,十年辛苦不寻常,五次增删费心量。作为通俗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字字珠玑,随手捡拾,无不耐人寻味。只将点滴膏泽细品,且等下期共赏。

猜你喜欢
湘云王夫人刘姥姥
王夫人对贾宝玉婚姻方面的拒绝言语行为与她的心思
开养老院夫妻免费收留12名孤寡病残者
刘姥姥
夫妻开养老院,免费收留孤寡病残者
一切容忍都是为了和谐
试论薛宝钗、薛蟠、王夫人、王熙凤对薛姨妈形象的补充
竹两枝
试析《红楼梦》中王夫人的善与贤
纤手自拈来
刘姥姥的公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