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让幼儿学习与发展看得见

2020-09-22 09:55应晓双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0年8期
关键词:动态信息技术情境

应晓双

全球信息化、网络化进程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具有使静止的图文视听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抽象的思维过程可视化、 知识的发生过程动态化等优势,并且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化抽象为具体,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幼儿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面对幼儿的疑惑,有时候会出现教师千言万语道不明,幼儿思前想后理不清的情况,如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采用声画并茂的直观教学手段,让幼兒身临其境,并能在多媒体技术营造的音、色、光的情境中去主动发现、质疑和探索,就能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例如在开展科学领域《有趣的磁铁》活动中,正负极的概念对于幼儿来说是抽象的,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逼真的模拟,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幼儿就能获得直观形象的知识经验,从而提高活动效果。

化被动为主动,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幼儿园孩子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鲜明、新颖、具体形象的刺激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多媒体以其鲜艳的色彩、多变的动态画面、声音的配合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例如,在进行区域活动“娃娃家”角色扮演中,可以利用PPT课件营造游戏的场景,用FLASH动画重现游戏中的情节,这种动态图文与声音相结合的情境,能够有效增强游戏的情境性和趣味性;在灯光音响和立体投影所形成的情境和氛围里,幼儿能体会到游戏特有的魅力。在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中,如果将教师活动中的语言录入到小胖机器人中,由小胖机器人全程与幼儿互动,并将音乐《狮王进行曲》制作成一段FLASH视频,让幼儿在视觉的刺激下再来感受音乐的变化,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这种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虚为实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再如,幼儿熟悉的绘本故事《是谁嗯嗯在我头上》,可以将视频动画调为无声,让幼儿来配音,结合画面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孩子们在游戏的同时,也可以初步了解动物的食物、消化与排泄的关系,更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化单一为多元,展示思维的创造性。学龄前儿童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遇到问题总爱问个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如果加以正确地引导,就会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手工教学活动中,将教师的操作步骤拍成视频,利用电子白板供孩子学习,自主操作,等到作品完成,将他们制作的手工作品变成动态图案,让纸飞机飞到空中,让千纸鹤落在教室的天花板上等,这样新型的作品展示方式会让幼儿充满成就感。在开展数学活动《给小猪佩奇一个家》时,幼儿通过自主点击形状图片,将各不相同的形状自由组合,给小猪佩奇建造各式各样的家园,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时呈现幼儿创造成果,也更能让幼儿获得成就感。

幼儿园要不断掌握新技术,更新观念,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将新技术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幼儿发展,借助信息技术将儿童游戏与学习行为数据化,让孩子们的学习与发展看得见!

责任编辑/王娜娜

猜你喜欢
动态信息技术情境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