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与“合伙人”的距离

2020-09-22 22:57胡玉兰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0年8期
关键词:群发消息作业

胡玉兰

【编者按】家庭与学校,从不同角度给予孩子爱的滋养和生长的力量,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两个场域,是引导孩子前进路上真正意义上的合伙人。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不仅需要专业性,更需要共情力,发自内心地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基于共同的目标真诚沟通,为家长提供必要的帮助,这样才能建立家校合作的美好局面。

“都上了几个月了,总是有人迟到,没有一点时间观念!”

“到现在还只有五个人改错。”

“你们几个在干什么?作业还不交!家长不管了吗?”

这是网课期间老师们经常发在家校群里的消息,无非是布置作业、催交作业、个别提醒等。从这些信息里当然可以看出老师们的敬业精神,但是,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家长,有何感受?

对于没有完成作业的孩子的家长来说,开始可能有点不好意思,时间长了,群发的消息除了让他觉得没有面子外,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因此,老师与家长“合作人”的沟通合作要注意方法,否则便会适得其反。

首先,采取“点对点”原则。反映问题一定要个别交流,家长是成年人,他们有自己的工作、生活,也有自己的面子、圈子,孩子有问题,家庭固然有责任,但老师的角色是引导,不是批评指正。群发消息是批评,不是提醒,这种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般的消息更不是将家长视同为“教育的合伙人”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尽职尽责的做法。

描述现象,少做评价。在私下沟通的基础上,告诉家长近期孩子的表现,比如这份作业的量是多少,他超过了多长时间没有提交,而不是“他肯定玩忘记了”或者“他懒”,“他肯定没听讲,所以做不到”等这样的判断语。再比如,“他今天上课睡觉了,我提醒了他几次”而不是“他肯定昨天晚上干什么了”或“他上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要描述现象,与家长一起共同寻找背后的原因,引导家长得出结论,家长自然会想方设法去观察、去教育。

第三,基于“孩子发展”而非表达“我的难处”。与家长沟通时,切莫表现出“你的孩子太让我伤神了”甚至“我再不会管你的孩子了”。你都不管我的孩子了,我还配合你什么?老师跟家长联系,就说明老师不想放弃这个孩子。

所以,老师可以先从自己对孩子的关注入手,告诉家长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喜欢他,愿意花时间帮助他;或者希望他将来有一个好成绩;期待他改掉这个缺点,将来的人生路会平顺些,等等。

最后,盡量避免给家长带来挫败感。跟家长沟通时,只表述孩子的缺点、问题,时间长了,家长也会心灰意冷:哎,我的孩子一无是处,我也没办法了!这时你能得到家长的呼应吗?更何况,每个孩子一定有他的优点,有的成绩优异,有的乐于奉献,有的运动能力突出,有的善于交往,有的诚实守信……老师不能一天到晚只盯着孩子的成绩不放,让孩子及家长产生挫败感。

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着我们是一群心里有爱的人,没有对孩子无私的爱,就不会经常跟家长联系。但是,我们对孩子一片赤诚的心,真诚的爱,要让家长看得见、听得见,所以,好好说话,拉近与“合伙人”的距离吧!

猜你喜欢
群发消息作业
借助微信自身功能实现消息群发
丁酉中秋登楼时家人远离 闻多地无月乃拍照群发(外三首)
一例群发性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消息
消息
消息
医护一体化在群发伤救治中的实践与体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