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历史也可以这么精彩

2020-09-22 17:58
新传奇 2020年35期
关键词:成功者朱元璋孙子

对于历史书籍,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晦涩难懂,但读《明朝那些事儿》,很多人发现,原来历史可以写得这么好玩。全册7本,一口气读下来,无数次令人唏嘘感叹、激情澎湃、痛心疾首的场景,如电影般一幕幕从眼前经过……

比如有人怪朱元璋兔死狗烹,可真正读到明朝开国后的历史,你会发现,一切所谓的极端举措都事出有因,有的是咎由自取,有的是形势所迫,用作者的话说:“真是没白给的。”

难怪总有人爱说“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过去的事情,哪有什么绝对的公断,只有立场和意志的区别。比如朱棣到底是逆子还是明君?这种非黑即白的逻辑思维在历史事实面前互相矛盾,苍白无力。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是非功过都由成功者书写,而成功者很重要的特点:一是活到了最后;二是实现了理想;三是获得了认同。所以成功既是自己的,也是别人的。

能成功的人,除了有优秀的才能外,还要有最实用的方法:坚持原则,不忘初心,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做到“知行合一”,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才是真正的能人。

徐阶在官场20余年忍辱负重,当上了首辅之后,励精图治,整治边情民政,给过去含冤的大臣平反,抗击蒙古并取得胜利,把很多地方藩王的土地退还给百姓,被世人称为“名相”。而魏忠贤之流,得势之时势力遮天蔽日,但最终还是难逃被清算的下场,这是就触犯了“道义”的下场,为人所不容。

在《明朝那些事儿》中,为人要低调,也是反复验证的处事原则。急于称王是历代农民起义军领袖的通病,只有少数人头脑冷静。如陈友谅等人过早称王,导致内部分裂,将领不服从命令,被秦军各个击破。

但朱元璋在真正掌握局面前,他从来没有急于称王的意愿,而是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思想,使得他能够韬光养晦,避免树大招风,四面受敌。由于有北方的红巾军对元军进行阻挡,朱元璋才有时间和力量对付东、西两面的张士诚和陈友谅。

做人要厚道,虽然在任何时代都是吃亏的代名词,但它有出人意料的效果。朱元璋的岳父郭子兴是一个卑鄙小人,他因猜忌妒忌,数次想置朱元璋于死地。朱元璋看清形势后及早脱身。因能力出众,朱元璋越来越强,而郭子兴越来越弱。终于有一天,当郭子兴再度投奔朱元璋时,朱元璋不仅不念旧恶,还把统帅的位子拱手相让。更让人惊讶的是,他还把兵权给了郭子兴,甘愿当一个光杆司令。

看到这一段时,有人会觉得朱元璋是不是有点儿愚忠,可到后来才发现,即便朱元璋已经尽量保持低调,但当时还是有人准备刺杀他。然而在得知朱元璋如此宽厚、知恩图报后,那些企图杀害他的人开始对他敬佩万分。以朱元璋的判断力,断然是能够察觉到环境的变化,但面对潜在的风险,“守中持正”竟成了躲避风险的最佳办法。所以说,做人做事,厚道在当时看起来吃亏,但长远看来并非如此。

除了叙事角度,作者还擅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在不歪曲史实的情况下,把明代的王侯将相史描绘得很详尽:

当唐伯虎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宁王朱宸濠来到他身边,把他推向了更低谷。

所谓以天下为己任,通俗解释就是天下都是老子的,天下事就是本人的私事。

王安石改革失败在于他自以为是,张居正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自以为不是。

任何人都是可以出卖的,只不过朋友的价格要高一些。

很明显,他(明朝首辅夏言)在掐架方面是很有点儿天赋的。对手只要找上门来,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文辞锋锐无比,且反应极快,今天的敌人今天骂,从不过夜,效率极高。

朱棣不是那种口口声声说让你看不到明天的太阳的人,但是,他肯定可以保证明天的太阳一定会照在你的坟头上。

根据明代规定,只要家里不死绝,王位就一直有。于是爷爷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铁打的爵位,流水的孙子。200年后,这个孙子的名字叫朱宪火节(朱宪    )。这里顺便说一句,有明一代,出现过许多怪字奇字,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要说新华字典、康熙字典,火星字典里都找不到,原因很简单,这些字压根就不存在。

這世界上能够药到病除的药只有一种药——毒药。

跟皇太极玩太极。

……

总的来说,这是一套值得反复阅读的作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下手了。

猜你喜欢
成功者朱元璋孙子
最含蓄的画谏
画谏
朱元璋为何放过了汤和
辛苦
孙子壵
孙子列传
孙子垚
孙子垚
草莽皇帝朱元璋
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