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王阿嫂的死》的叙事时间解读

2020-09-26 09:12刘中慧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叙事时间萧红小说

刘中慧

内容摘要:萧红小说《王阿嫂的死》在叙事时间方面有独特之处。就时序来说,这篇小说的叙述时间不是按照常规意义的小说以故事时间的顺序排列,而是运用了错时叙述的技巧从时长来看,省略、概要、场景、停顿、延缓五种类型在文本中都有所体现;从频率的角度而言,单一叙述、概括叙述、多重叙述的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作品内涵。

关键词:萧红;小说;王阿嫂的死;叙事时间

《王阿嫂的死》出自于萧红的第一部文集《跋涉》,作品通过描写农民的不幸遭遇表现了农民和地主间的阶级对立。这部作品在叙事方面有着显著的特色。本文将利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从叙事时间角度对小说进行解读。海德格尔站在其“存在主义”的理论基点将时间分为了三种类型:“将来、曾在、当前”。有学者表示“在萧红较成熟的作品中,在时间的向度上,往往是指向曾在的”。[1]而罗利在《英国小说和三种时间》一文中,也将时间分为三种类型:一.宇宙时间(循环往复的)二.历史时间(直线性的);三.存在时间(垂直线性的)。就分析叙事作品而言,我们更多涉及的是线性时间,即历史时间。众所周知,现实中,同一时间可以发生很多件事,但在作品中无论把哪件事叙述出来,都需要有个先后顺序,用文字一个个、一句句、一行行的叙述,读者也只能按照这个顺序进行阅读,所以叙事作品的叙事时间都是单向的线性时间。

尽管叙事作品中呈现的叙事时间是线性时间,但分析起来也并不容易。谭君强在《叙事学导论》中说:“对于时间的种种区分离不开过去、现在、将来这三种最为基本的不同时态。[2]”并且他表示,对作品进行叙事分析时,一般都会涉及到三方面的时间问题,一.什么时候;二.多长时间;三.故事发生的频繁程度。而这些问题可归结为时序、时长和频率三个角度。

一.时序

就时序来说,小说《王阿嫂的死》的叙述时间并不是完全按照故事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的。“在时间分析中,通常将故事发生的先后时序与叙事文本时序之间出现的各种形式之间的不相吻合称为错时。[3]”《王阿嫂的死》中就有几处较为经典的错时现象。第一部分作者主要叙述了王阿嫂和小环每天的生活及王阿嫂不去做工的原因。然而在第二部分一開始,当王阿嫂、王妹子以及小环在炕上坐着的时候,作者并没有讲述她们三人的所作所为亦或是心中所想,而是将笔墨落在了小环身上,“小环虽是七岁,但是就和一个少女般的会忧愁,会思量……这个孩子也许因为母亲死得太早的缘故?[4]”一个问句,引出下文对小环身世的讲解。在这里,连贯的故事叙述被暂停,接着出现几个段落,叙述了小环在认王阿嫂做妈妈前发生的一些事。在这里,错时的跨度是七年的时间,就其广度而言,即当时围绕小环所发生的这些事情的故事时长也应该是七年。“在一定范围内,事故中的时间如果在向度上属于‘过去便常常会赋予文本一种感伤的色彩”[5]错时手法的运用,增添了文本的感伤色彩,也能无形中表现出作者对小环的同情。接着,作者又继续对王阿嫂和王妹子的言行进行了叙述,故事又得以连贯。然而在小说的第三部分,作者却又将王大哥(王阿嫂的丈夫)的死因娓娓道来,又将之前连贯的故事情节暂时中止,此处错时的跨度是三个月,而其广度,即围绕王大哥所发生的这件事可能只有短短几个月。谭君强认为错时在叙事文中,构成了第二叙述层,它从属于第一叙述层。而第一叙述层就是与错时相对的原来的叙述层,例如在小说《王阿嫂的死》中,第二部分的部分内容以及第三部分的内容是错时现象,是一种追述,因此第二、三部分构成第二叙述层,剩下的一、四、五、六几个部分构成了第一叙述层。

二.时长

在时长的研究中,有两种时间需要我们加以区别,一是话语时间,二是故事时间。何谓话语时间?话语时间就是指读者阅读部分段落或整部作品的所用时间,它可以用行、页等来计量。故事时间就是指作品中某个事件或行动所花费的时间,这种时间是虚构的,无法轻易确定的。谭君强认为:“在时长领域,参照点应是叙事文本与故事之间的严格等时性。[6]”而这个参考点却是正缺少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谭按照叙事文中不同的叙述运动形式将时长分为了五种类型:省略、概要、场景、停顿、延缓。如“现在春天过了,夏天过了……王阿嫂什么活计都做过,拔苗插秧。秋天一来到,王阿嫂和别的村妇们都坐在茅檐下用麻绳把茄子穿成长串长串的,一直穿着。[7]”,这里,很明显的,在王阿嫂干活的一段时间里,三个季节的时间被省略过去了,这其实也是一种概括现象,即“在叙事文本中把一段特定的故事时间压缩为表现其主要特征的较短的句子,以此来加快速度。[8]“春天过了、夏天过了、秋天来到了……”短短几句话,将王阿嫂每个季节所做的活都一一显示出来。同时这也是对前面“王阿嫂什么活计都做过”的一个概括。其实这种叙事手法称为反复叙事,反复叙事就是指叙述对象在不同时间虽承受过很多次相同或相类似的事件,但叙述者只进行一次叙述,叙述者在进行叙述时,抹去这些事件的不同点,而只保留了这些事件的相同点,这是一种较为抽象的叙事。反复叙事就是指“同一事件的复现”,指“一系列相似的仅考虑其相似点的事件”在叙述文本中的重复出现。[9]对话是最纯粹的场景形式,在场景中,故事时间的跨度和文本时间的跨度几乎是相等的,如第二部分中王阿嫂和王妹子的对话场景就是典型例子,场景能更清楚的反应人物的性格特点。停顿主要指文中的故事时间不移动,但是文中仍在叙述,小说中对于小环身世和王大哥死因的叙述就是典型的停顿现象。所谓延缓,是相对其发展速度而言的,在影视作品中,延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对象,效果约等同于“慢镜头”或者“慢放”的效果。例如文中的第五部分,当村妇挤进王阿嫂家里的时候,王阿嫂倒在血泊里的场景,只需几秒便能看清,而作者却用了三个段落来叙述,在此处,延缓有一种强调的目的。这五种叙述形式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很多时候,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变换。

三.频率

频率,相对于数量关系而言,指故事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次数与文本中被叙述的次数,且这种次数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针对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叙述形式。谭君强在《叙述学导论》中将这种叙述关系分为单一叙述、概括叙述和多重叙述三种形式。

猜你喜欢
叙事时间萧红小说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