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制造业上市公司人工成本控制研究

2020-09-26 09:30史玉凤宋瑞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吉林省上市公司制造业

史玉凤 宋瑞

摘 要:在我国深化供给侧改革,践行“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振兴东北”的国家战略显得尤为紧迫。吉林省制造业面临着产品结构和体制改革方面的困境。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低成本”战略取得很大进展。吉林省制造业上市公司人工成本的研究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选取一部分上市公司的人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论述吉林省制造业的人工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吉林省经济发展提供驱动力。

关键词:吉林省;制造业;上市公司;人工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2-0071-03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期间指出,提高竞争力要靠实体经济,制造业要强起来,发挥自身看家本领的优势。在吉林省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下,2018年工业产值占吉林省GDP比重的52.5%。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对于吉林省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人工成本的研究可以提升企业管理科学化,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以点带面,利用制造业助力全省的经济发展,结合改革为吉林省制造业培育新动能,提供新契机,解决目前发展过程中的不当之处。

一、人工成本的概念及其构成

所谓人工成本,就是指劳动力成本。指一个生产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生产活动中因劳动力成本产生的各种费用支出。人工成本的控制对企业的利润有着直接的影响。按照我国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构成本部分。

二、吉林省制造业上市公司人工成本控制现状

在“振兴东北”的战略下,吉林省制造业的发展对东北经济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本文选取了大量与制造业及人工成本有关系数据,试图为人工成本额的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根据表1可以看出,2013—2016年吉林省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逐年上升,在全社会固定资产中也占有较大比重,与吉林省制造业对GDP的贡献对应。由此可以看出,吉林省制造业对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人工智能化的发展,使制造业不得不提升人工成本的重视程度。首先,人工成本得到合理科学的控制,可以直接增加制造业的利润。其次,人工成本是制造业的各项成本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与其他几项成本相关性最强的一项,得到合理控制可以间接地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从而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积极的影响。最后,高效的人工成本控制可以给制造业创造人力资本,对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保证。

本文运用Extel对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披露年报进行整理分析,2018年12月吉林省上市公司基本信息表显示吉林省上市公司共41家,其中制造业24家,在收集样本时,剔除观察期内出现过被ST和ST*的公司和数据披露不全的公司,经过筛选,最终得到样本公司共16家。

在整理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时得知,企业的营业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制造费用、人工成本和加工费。其中,员工工资是构成人工成本的主要部分。从1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所披露的数据发现,2017年人工成本平均占比为8.39%,2018年人工成本平均占比值为9.28%,表明吉林省制造业人工成本有一定提升。除了紫鑫药业、一汽富维、一汽轿车和通葡股份有較大的人工成本减少,华微电子有小幅度减少外,其他1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18年人工成本相对于2017年人工成本投入有所增加,并且融钰集团、长春高新、金冠股份增幅较大。

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发现,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与人工成本并不是呈一致正向相关关系,例如金浦泰业、吉林敖东、吉药控股、融钰集团、金冠股份、金圆股份等人工成本在不断上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却是呈下降趋势;一汽富维、华微电子却呈现相反的变动情况,人工成本投入下降,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却呈上升趋势;而剩下的8家上市公司呈正相关关系,其中长春高新、益盛药业、长春一东、奥普光电、吉林化纤等人工成本增加,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上升,如长春高新人工成本同比增加46.13%,净资产收益率增加4.86%,其中紫鑫药业、一汽轿车、通葡股份人工成本降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

同时,对人工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重分析发现,没有明显变化,11家的变化控制在1%以内。对16家吉林省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行业性质进行分析,也没有发现明显的规律。

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人工成本对企业的效益没有直接的影响,不能由人工成本直接确定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线性关系。实际上,受制于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变化,不同发展阶段的经营战略,决策者的管理方式等因素,企业的核算体系与利润就会发生变动,这种变动不具有一致性。建立吉林省制造业上市公司人工成本预警控制线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预警控制线内人工成本同比增减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减应呈线性关系。

三、吉林省制造业上市公司人工成本控制问题及原因

1.人工成本控制意识淡薄。吉林省的制造业主要是分为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三类,其中制造业上市公司主要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相比,对人工成本的控制意识比较淡薄,体现在对投入产出的关注点主要是在物质投入层面。多认为人工成本和上市公司的关联性不大,人工成本的投入与企业的利润呈相对孤立的关系,较少地考虑人工成本能否与企业现阶段的实际发展状况相适应,最终导致对人工成本决策上的疏忽,对资源的调配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2.人工成本预算体系不合理。上市公司在进行下一年度的预算时,往往仅根据上一年度的实际发生额进行预算,这对于制造业的人工成本控制产生了不利影响,人工成本的流动性强,在月度、季度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企业进行预算时,不会对人工成本有着及时的把握,导致人工成本的预算失去效用。同时,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了,市场透明化使竞争越来越激烈,人工成本缺乏定量分析,预算管理不科学,导致人工成本预算体系不能适应变动的市场环境。

3.人工成本监管体系不健全。在完善人工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健全的监管体系可以加大人工成本控制的力度。但目前部分吉林省制造业的上市公司没有完善的人工成本监管体系,没有设立人工成本预警线和相应指标,这就导致了人工成本控制缺乏全面性,失去了控制的长期优势。

4.人工成本评价不完善。对比人工成本控制的评价,企业及员工更注重人工成本的核算,这就导致企业在历年的人工成本控制过程中,缺乏比较和评价依据,对未来的人工成本投入较为盲目,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吉林省制造业上市公司人工成本控制对策

1.强化人工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吉林省应该正确认识到,人工成本对吉林省制造业的推动作用,在意识上树立成本效益观不仅可以调节企业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还能够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创造新的绩效。参考国际上制造业大公司,如美国通用、英国的罗斯罗尔、法国的阿尔斯通公司,其在人工成本的支出方面不仅有着逐年增强的趋势,在人工成本的控制方面也有着较强的认识,利用对人工成本的合理控制,促进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应注重对外部价值流人工成本的控制,包括销售人员和行政人员,使制造业的人工成本得到全面的控制。

2.调整人工成本预算体系。在对人工成本的预算编制过程中,增加其他的参考指标对薪酬的分配制度进行调整,以职工在岗的工龄、学历以及绩效等进行适当的补贴。同时,可以采用弹性预算和零基预算的方式,做到全阶段的预算控制,包括预算前、预算中和预算后的调整,做到能够积极应对。针对控制体系进行系统全面的搜集反馈意见,必要时可以在季度或者半年度进行人员工资的检查和重要调整,也可以在各部门设置人工成本的管理人员,能够结合各部门的生产和工作特点进行调整,从而合理确定企业人工成本总量及结构,合理确定并审慎调整企业人工成本预算。

3.优化人工成本监管体系。在吉林省制造业的成本控制中,可以发现缺少人工成本分析和同行业对比,应选用人工成本从总量型、结构型、效益型三种指标,建立人工成本数据库。同时,可以选用定额法和盈亏临界点法对人工成本预警线进行分析,从而为人工成本的监管提供一定的标准和依据,优化监管体系,促进人工成本的控制走向科学化。

4.完善人工成本评价体系。通过意识、预算、核算以及监管的人工成本控制,已经使企业的成本核算发生了变化,应针对发展阶段搜集数据,为评价体系建立指标。丰富的人工成本控制效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析人工成本与其他数据的线性变化,对下一年度的人工成本控制提供參考依据。

5.运用创新思想控制人工成本。现阶段,创新对于优化企业结构和产业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人工智能的发展,结合创新思想能对人工成本的控制产生积极的影响。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工人在岗位上成长。对智能化的生产流程工艺加大资金投入,长期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人工成本。运用创新理念的同时也符合国家的创新战略,对人工成本的控制流程可以产生深远影响。

近年来,吉林省制造业发展减缓,产能下降,有待进行结构升级。建立人工成本分析和控制体系,可以有效提高人工成本效益,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从根本上改善企业人工成本状况,从而真正实现有效的人工成本控制,促进经济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晓洁.装备制造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研究[D].沈阳:沈阳大学,2017.

[2]  林春雨.吉林省制造业发展改革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9.

[3]  展鹏飞.基于财务管理角度下黑龙江省制造业人工成本控制研究[J].财税研究,2017,(7).

[4]  吴珊珊.关于财务管理角度的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研究[J].知识经济,2014,(21).

[5]  赵奚.吉林省制造业竞争力研究[J].现代交际,2018,(4).

[6]  王瑞.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人工成本粘性的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5.

[7]  李明伟.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浙江上市公司为例[J].现代物业,2010,(9).

[8]  乔龙飞.人工成本、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系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0,(9).

猜你喜欢
吉林省上市公司制造业
奔跑的小浪花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反腐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