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拜年文化习俗的变迁

2020-09-26 10:29姜嘉韡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变迁传统文化

姜嘉韡

摘 要:年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一,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和意蕴。而拜年作为传统年节文化中的一种,作为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告别过去、相互祝福的一种方式。通过对江西南昌拜年文化习俗的时代背景、变迁原因、变化内容、变迁方式等多个方面来从中观察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演变历程,从传统拜年的民风民俗中挖掘有利于现代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重新引起社会对濒临消亡的民俗文化的关注与重视,有利于南昌文化习俗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拜年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5-0021-02

拜年是人们挥手过去,迎接美好未来,互相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有关拜年的记载和研究古已有之,东汉崔定在《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谓正旦,躬率妻孥,絜祀祖禰……称觞举寿,欣欣如也。”[1]近代,薛冰在《春节》一书中也曾说到:“岁首朝贺,古已有之;秦汉以来,遂成盛事。”[2]由此可见,在古代,拜年的习俗便已兴起,一直延续至今。今天,笔者就从南昌拜年文化风俗的变迁展开研究,通过对南昌拜年贺语、方式、礼金的变化发展等问题的讨论,来引起人们对拜年文化风俗的重视。这不仅有利于南昌文化习俗的继承与发展,使人们感受到南昌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还能够让各地的人们更好地重视和保护当地的传统习俗和民俗文化,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能自觉传承发展优秀的民俗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习俗重新绽放生机与光彩。

一、千里不同俗——以南昌为例

(一)南北拜年文化的差异

《晏子春秋·问上》有言:“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3]过百里则习惯不同,过千里自然风俗文化也会大不相同。北方拜年的风俗人们都有所了解——磕头拜年,各地又略有差异。以东北地区为代表,大年初一人们便穿好新衣走街串巷上门拜年,首先向长辈磕头拜年,因此各家一般由长辈在家坐镇,让晚辈结伴出去拜年,按血缘亲疏由近及远依次拜访,且男女拜年会分开。独特一些的地方例如西北地区习惯“拜年五磕头”,祖先、父母、乡亲、祠堂,最后是亲友。南方则更加变化多端,浙江一带有拜坟的拜年习俗,广东人拜年则必定会带上一带橘子,作为美好祝福的代表,上海人在接待来客时则会送上两个鸡蛋……

(二)南昌的拜年文化

南昌话说:过了二十四,天天都是年。是因为当年秦皇招人修筑长城,其中南昌的百姓在腊月二十四日后才陆续回家,人们均以亲人到家团聚的日子作为“过年”的时间。因此,南昌人过年的日子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二十四到二十七都是过年的,早上、中午甚至晚上都可以过年。但无论如何,从除夕夜里开始,拜年其实就已经开始了。除夕晚上吃年夜饭,有人便会在年夜饭后乘机上门拜访,叫拜早年,也说提前拜年。除夕至大年初一这一天也不允许杀生,鸡鸭之类都必须在之前处理好。

1.正月初一的讲究

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守岁到初一的零点开门,叫“开财门”。那时家家户户都非常重视这个,初一的凌晨一家之主首先要洗干净脸,穿戴整齐,向祖宗的排位摆放供品,点好香烛,烧完纸钱,再一边放鞭炮一边敞开门庭。据老一辈人的叙述,以前在“开财门”时还有个讲究,听开门的第一声动物叫,一般是指十二生肖中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叫声有着不同的寓意,如果第一声是狗叫,那就寓意来年会红红火火,旺旺旺(同狗叫声:汪汪汪);如果是牛叫,就寓意接下来的一年里洪运亨通,财源广进,因为牛是金钱的象征;但是如果最先听到鸡叫就会视为不吉利的象征,毕竟凌晨的鸡叫声一般不符常理,如此还有种种……初一的早餐也是非常讲究的。这顿早餐一般吃的是“素餐”,荤菜是非常忌讳的,食物以青菜豆腐为主,以示新的一年清清白白,富贵有余。

在这一天,晚辈要依次向长辈拜年,长辈们又带着晚辈向左右邻居贺年。在这一天,一般是已成家在外的儿子带着家人给自己的父母拜年。这一天讲究的是大家都必须说吉利话,像“死”这类不吉利的字眼是绝对不能出现在南昌人的话语中的,这是非常忌讳的。大家互相拜年,亲戚朋友,屋里家人,左邻右舍,大家抱拳拜个年,新年好!祝你今年发大财,所以初一一定要说吉利话。

2.初二拜年——迎婿日

大年初二回娘家,“伴手”礼一定要双数。“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头红。”大年初一一过,就不再需要那么早起床拜年了。这天,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而且不能空手,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紅包,名为“带手”或“伴手”,所以叫做“迎婿日”。孩子们也都会穿上新衣随着父母去鞠躬作揖,讨得外公外婆的欢心,他们还能得到外公外婆的“压胜钱”。

3.初三初四——做新

初三初四这两天南昌人一般是不出门拜年的,因为在以往传统中,这两天是给去世满一年的人拜年祭奠的日子。当然,根据家家户户传统不一致,外出祭拜的时间也不一样,有的人家选择初三这一日,有的人家选择初四这一天,因此,为了避免出现客人上门拜访而主人不在家的情况,初三初四便默认成为南昌人不外出拜年的日子。祭拜去世的人,要带上酒食、鞭炮,甚至“做酒”(南昌话:摆宴席的意思)。这两日在南昌部分地方,也叫做新。做新就是说这家人上一年有老人家过世了,那么初三或初四这家人所有的亲戚有关系的人都必须到场,是亲戚就会送新,送新主要是纸蜡烛,送一点钱或者送一点其他的东西,而在老一辈人的叙述中,在以前经济条件没有现在发达时,根据各家的经济条件,必定会送上一匹布或毛皮,上面写作:“祝某某人千古,某某某吊唁。”而如今大部分是用红包来代替。

拜年一般持续半个月,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南昌安义县有一句话叫做:“做客做到月半后,面脸皮八尺厚。”到了元宵节这个时间再拜年的话就只能算是“拜晚年”了。元宵节过完,也就意味着年要过去了,人们该开始正式工作了。

二、南昌拜年文化习俗变迁的表现

(一)贺卡拜年的起落

1.贺卡的由来

拜年时家家户户都会上门相互拜贺,但是古代的交通与现代无法比拟,来来往往十分不方便,时间也不够,往往把子孙儿女都派出拜贺依然是忙到苦不堪言。于是自宋代起,人们便用“名刺”相互拜贺,尤其是对于一些相距较远的亲友,或是不太熟悉的朋友,主人分身乏力,无法亲身拜访便以此代替,减轻了人们在拜年时的重担。“名刺”是一种裁成合适大小,上面写有被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可以寄去代为拜年。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間,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4]这里的“名刺”就是如今贺卡的前身。

当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名刺”。最开始的“名刺”并没有作为新年贺卡,而是简单的拜帖而已,《与陈员外书》中记载:“古之书具,惟有铅刀竹木,而削札为刺,止于达名姓。”[5]简单来说就像现在的名片,简要地介绍自己以便交际而已。真正起到贺卡的作用还是从宋代开始的。在当时,有些名人雅士的拜帖甚至是人们争相追捧炫耀的,普通人多以能收到一份名人的“名刺”为荣,因而又极具收藏价值。根据南宋的张世南《游宦纪闻》中记载,他就曾收藏了北宋著名文人秦观的一份拜帖,上款为“观敬贺子允学士尊兄正旦”,下款是:“高邮秦观手状”。“敬贺正旦”的意思,便是今天人们常说的“新年快乐”。

2.贺卡的没落

作为江西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南昌许多拜年方式也是在不断随时代发展更迭的,传统的拜年方式已经逐渐消失,“贺卡拜年”在父母辈还有,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只有小时候还出现过,如今可以说已经几乎消失了。“贺卡拜年”兴起时,花样比起古时的“名刺”“拜谒”,可以说是令人眼花缭乱,音乐贺卡,立体式贺卡,甚至于小朋友们互相交换的卡通式贺卡也有。但是随着手机的普及,兴起的是“短信拜年”和“电话拜年”,“小灵通”式和“翻盖”式手机一出现,很快拜年贺卡就被取代了,伴随着烟花爆竹声的是不停响起的短信提示声和电话铃声。当然,这几项拜年方式很快也随着触屏手机的诞生和普及被逐渐取代,微信、QQ等社交软件的出现和火爆,比短信更加方便的拜年方式又诞生了——微信红包拜年。

(二)拜年礼品和红包金额的变化

南昌有句俗语称:“大人望官饷,细伢子(南昌话:指小孩子)望过年。”小孩子盼望过年的一大原因就是“压岁钱”。压岁钱据说是为了压住“邪祟”而得名。顾名思义,“压岁”即“压祟”。压岁钱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燕京岁时记》中的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6];另一种就是常见的,即由长辈们用红色的纸包住钱币,分发给小孩子们。红包一裹,便是小孩子们最想要得到的新年礼物。

但即使如此,南昌人给红包的数额也是颇为讲究的,有着南昌的特色。压岁钱一般要是双数,如二为“好事成双”,四为“四季发财”,六为“六六大顺”,十为“十全十美”等,饱含了人们的美好祝福和庆贺好运。不仅仅是压岁钱,送礼也是如此,给长辈红包里包着也要是双数,从六块钱到六十块,直至今天的六百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实力都在上升。

三、结语

总的来看,南昌的拜年文化和风俗变迁是在逐渐走向没落和消失的,虽然有一些如拜年用语和拜年红包这类的风俗习惯在不断丰富创新,但是随着拜年方式如贺卡、压胜钱的不断简化,其中的许多文化内涵都在慢慢淡化消失,拜年间的礼节讲究如“开财门”的时间和“送新”的礼品内容等也在渐渐被人忽略,从最初的兴盛到如今的鲜为人知,现在的人们只能从一些长辈的描述和古老的书籍中了解当时的风俗习惯及其寓意。尽管层出不穷的拜年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别样的快乐,但原来的年味与年蕴也在逐渐消失,简化的礼节也没有让人们获得从曾经觉得繁琐的事情解放出来的喜悦。人们都能感到“年”味变淡了,却又不知道到底失去了什么,如何恢复从前。但是无论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哪个各具特色地方的节日习俗,人们都应该好好珍惜,用心呵护与保留。这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习俗,它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更值得我们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崔定,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5(3):1.

[2]薛冰.春节[M].北京:中华书局,1965(3):1.

[3]陈涛.晏子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2007:156.

[4]周辉.清波杂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欧阳修,陈新,杜维沫.欧阳修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65.

[6]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M].北京:北京出版社,1961.

猜你喜欢
变迁传统文化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变迁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Destination China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