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理教学中一些逻辑谬误的辨析

2020-09-26 06:19尚红军
新校园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语词谬误山脊

尚红军

摘要:逻辑思维决定性地影响着人的分辨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发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试题命制中和学生思维等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逻辑谬误。我们若要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思维,保证思维结果的正确性,就必须防止和排除这些谬误。本文重点针对地理教学中常见的思维逻辑谬误进行辨析并阐明避免逻辑谬误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逻辑谬误;逻辑形式;地理教学

所谓逻辑谬误,主要指不符合逻辑的推理。依据推理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把逻辑谬误分为非形式逻辑谬误和形式逻辑谬误。所谓非形式逻辑谬误指并非逻辑形式上的不正确,而是因为语言、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导致的各种谬误;形式逻辑谬误指违反推理形式的有效性标准而导致的各种谬误。

一、常见逻辑谬误与分析

1. 一些非形式逻辑谬误

非形式逻辑谬误,是指各种前提错误谬误。

1.1 案例一:误用概念。两个相似或者相关概念的混淆使用。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只有形成概念才能开展正确的逻辑思维活动。在试题编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区分相似的概念,以引导学生展示思维和做出判断。

例题:根据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分析人口增长的速度。

(1)世界人口从10亿到5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变化特点?

(答案:所经历的时间越来越短。)

(2)世界人口从50亿到7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变化特点?

(答案:所经历的时间是相同的,都是12年。)

(3)利用这些数据,说说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答案:說明从1830年(10亿)到1930年(20)这100年间,人口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从1930年(20亿)到1987年(50亿),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从1987年(50亿)到2011年(70亿),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此题的逻辑是:增加相同人口所用时间越短,或者相同时间人口增加越多,人口增长速度越快,反之亦反。然而,我在此处提出质疑: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标准是什么呢?这个标准不是增加相同人口所用时间或者单位时间的增加人口数量,而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表达式:单位时间内增加人口数/世界总人口数)。显然本题目只考虑了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表达式中的分子,即单位时间内增加人口数,而忽略了分母,即世界总人口数。因为单位时间内增加人口数不能代替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所以也不能表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本题目将单位之间内新增人口数作为人口增长快慢的标准,出现了误用概念的谬误。

1.2 案例二:语境谬误。同一语词,在不同语境下可能存在不同含义。

例题:某位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方法,自编了区分山脊和山谷的顺口溜:“凸低脊,凸高谷”。

对于这个顺口溜,学生必须要明确其中语词的含义。如果教师对语词的语义解释不到位,那么就很可能导致学生出现混乱的概念。如下表是对“山脊”这个地形部位的定义和判读“山脊”的方法:

从上面对“山脊”这个地形部位的定义和判读“山脊”的方法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语境下,“凸”字的含义是不同的。首先,两个“凸”字所指空间方向不同,在定义中,“凸”字指竖直方向的海拔高处,描述的对象是山脊的景观图;而在判读方法中,“凸”字指水平方向的海拔低处,描述的对象是山脊等高线地形图。其次,两个“凸”字所指对象不同。定义中的“凸”字是对山脊这个地形部位的海拔特征描述,而判读方法中的“凸”字是对等高线弯曲特征的描述。如果教师没有引导学生理解同一语词在不同语境下的语义不同,学生就难以正确理解地形部位的基本概念和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

1.3 案例三:论据不足。论据不支持或者不完全支持结论。

例题:“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该句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征。与我国地势特征最接近的示意图是:

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上面例题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可以反映出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而不能反映“呈阶梯状”这个特征。

因此,此案例犯了论据不足的谬误。

2. 一些形式逻辑谬误

形式逻辑谬误是指不依据形式逻辑推理规则进行推理而导致的逻辑谬误。

2.1 否定前件谬误。基本形式是:若P,则Q;非P,则非Q。

曾经有一位学生与笔者探讨下面一道习题。

例题:下列关于保护南极环境的做法,合理的是( )。

A. 停止一切科考活动,保护南极地区脆弱的

环境

B. 有条件的科考站安装污水与垃圾处理系统

C. 禁止捕杀极地动物,禁止发展观光旅游业

D. 只在夏季进行科考活动,冬季暂停,休养生息

正确选项为B。这位同学说B不正确,分析理由如下:

显然,这位同学犯了否定前件谬误,即若P,则Q;非P,则非Q。

2.2 肯定后件谬误。基本形式是:若P,则Q;Q,则P。

有一位学生与笔者探讨全球降水分布规律,他分析说教材中有一条总结写道:“中纬度内陆降水少,但是我发现降水少的地区也不都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啊,所以教材的表达有漏洞。”

这位同学的思路是:

显然,这位同学犯了肯定后件谬误,即若P,则Q;Q,则P。

无效的逻辑形式,必然不能根据正确的前提推出正确的结论来。

由以上种种案例可以看出,逻辑谬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十分常见,这些逻辑谬误一般分为形式逻辑谬误和非形式逻辑谬误,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教学行为中加以注意和避免。

二、避免逻辑谬误的途径

1. 避免概念模糊

在认识过程中,人类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抽出本质属性而成。概念都有内含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而语词是表达概念的最小语言单位,也是表达概念是否明确的根本保证。有时一个概念可以有多个语词来表达,有时一个语词又可以表达多个概念,因此,必须避免语词在表达概念时出现的歧义,必须保证一个语词在表达一个概念的时候是明确而稳定的。如前文所述的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标准是什么,描述山脊所用的“凸”字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含义是什么,等等,都需要教师明确概念。

在日常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值得我们重视的概念,要细心加以区分,部分易混淆概念如下表:

除此以外,就概念外延之間的关系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反对关系、矛盾关系等。我们需要厘清不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做出有效的推理。例如,山区与山地这两个概念就属于包含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做出推理:如果某地形属于山地,那么此地形一定属于山区,但是某地形属于山区,那么此地形却不一定属于山地。由此可见,厘清地理学科概念,是进行地理判断和推理的前提条件。

2. 当论据不充分时,推出结论要谨慎

从推理形式而言,这种推理形式属于归纳推理,是从特殊的、个别的、有限的事例推理出一般

的、普遍的规律,使用这种推理形式得出的结论,具有或然性、可能性、不必然性。一般而言,当论据不充分时,推出结论要使用模态词“可能”加以限定。这样可以增加推出的结论的可接受性。如前文所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能推出怎样的结论呢?必然推出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可能“呈阶梯状分布”,加上“可能”二字,这个推理就更可被接受。

3. 使用有效的形式进行推理

所谓有效的逻辑形式是指如果前提是真的,那么通过有效的逻辑形式推理出的结论也必然是真的。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清楚有效的逻辑形式。当然,有效推理形式类型很多,这也要求教师学习一些有效推理逻辑学常识,并将其运用到地理学科教学之中。

综上所述,逻辑谬误普遍存在于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之中,逻辑谬误是地理教学中的大忌,它会造成学生概念模糊、分析混乱甚至结论错误。因此教师必须要将逻辑学基本知识和地理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尽量避免逻辑谬误,在概念、判断、推理的关系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自身的逻辑能力,又要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逻辑谬误和提高逻辑推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黄治清,唐海燕. 逻辑学常识[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猜你喜欢
语词谬误山脊
发光的语词(三则)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黄昏
山脊新能源
对于经济的谬误,“空头”便是一种正义
一首诗开始的时候
最干、最冷、最平静的地方
语词的有效教学
谬误与真理之门
谬误与真理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