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系统的优化对某综合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的影响分析

2020-09-27 22:59钱亚利杜雨珂李冬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17期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传染病

钱亚利 杜雨珂 李冬

[摘要]  目的 查找传染病病历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对医院信息系统(HIS)进行优化,减少传染病不完整报告病历,错报病历等问题。方法 研究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期:(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利用医院计算机网络平台,系统收集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中的病例数据,将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分析总结,每月将分析结果反馈给临床,加强对首诊医生的培训考核;第二期(2017年7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与信息工程师沟通,删减信息系统病历报告流程中易出错环节、优化信息系统报告流程。统计比较信息系统优化前、后病历卡错报、漏报情况。结果 通过对HIS的优化,第二期病历卡不合格率从一期8.56%降至3.23%(χ2=61.41,P<0.05)。结论 HIS的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历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度,其对传染病的疫情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传染病;医院信息系统;错报;漏报;综合性医院

[中图分类号] R1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6(b)-017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problems in the infectious disease record card and optimize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to reduce incomplete and misreported cas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Methods The study was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Phase I (January 1, 2016 to June 30, 2017), using the hospital computer network platform, systematically collected the case data in the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ing management system,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common problems therein, and returned the analysis results to the clinic on a monthly basis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of first-call physicians; Phase II (July 1, 2017 to December 31, 2018):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formation engineer, deleted the error-prone links 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medical record reporting process, and optimized the information system reporting process. Misreporting and underreporting of case cards before and afte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tatistical comparative information system. Results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HIS, the failure rate of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patient record card decreased from 8.56% to 3.23%(χ2=61.41, P<0.05). Conclusion The optimization of HIS can improve the completeness and accuracy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patient record card to a certain extent,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pidemiological manage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Key words] Infectious disease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s; Misreporting; Underreporting; General hospitals

患者多、病种多、人员流动性大为综合性医院的一大特征,加上看诊医师主动报告意识薄弱、患者谎报误报等因素导致医院在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1]。从前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在各家医院处于不受重视、随意化状态,近年随着群体性传染病(SARS、出血热等)事件的发生,我国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愈发重视[1-2]。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传染病报告的管理规范化,医院信息系统(HIS)与电子病例系统逐渐被运用到医院信息管理中,HIS主要是通过利用计算机设备与互联网编程等现代化科技方式及时高效地录入、整理、加工、储存、交换管理信息,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但由于系统的机械化管理,难以避免信息录入不全面、不真实等情况,由此导致传染病疫情扩散而不能得到及时有效预防控制[3-4]。为不断完善传染病管理体系,该研究旨在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对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进而通过对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及诊治医师的培训和考核,以提高传染病病例卡的报告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该院传染病上传数据,统计漏报、错报、误报病例,所有上报的病例诊断标准均符合《传染病诊断标准及相关法规汇编》中的診断标准[5]。

1.2  干预方法

第一期: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每月收集传染病病历卡,对病历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制作成反馈表,将分析结果反馈给临床,加强对首诊医生的培训和考核。

第二期(2017年7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与信息工程师沟通,在第一期的基础上优化传染病信息报告流程,利用技术手段填堵易错、易漏部分。①设置屏蔽关键词,如工作单位信息填“无”或“不详”不能提交病历卡;②信息不完整(尤其是身份证件、联系电话等带“?”部分信息栏中不填)则不可提交病历卡;③地址关联:工作单位与工作地址相关联,家庭住址详细到单元楼层门牌号。

1.3  观察指标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5]53号)中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报告卡中带“?”部分填写不完整的视为不完整报告卡。

①漏报病例,包括患者姓名、有效证件、现住地址等尤其带“?”部分未填写报告。漏报率=漏报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②错报病例,不符合国家疫情上报标准的病例卡:如梅毒实验结果单阳上报为梅毒则为错报。错报率=错报病例数/总病例数×100.00%。

③不合格率=漏报率+错报率。

1.4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第一期总共收集病历卡2 523张,其中216张出现不合格现象,第二期共收集病历卡2 352张,76张不合格,与第一期相比,第二期不合格率从8.56%降至3.23%(χ2=61.410,P<0.05),见表1;两期中,以病例分类填错、户籍所在地填错、街办镇组未填居多,见表2。

3  讨论

近年,全世界约有一半人遭受传染病的威胁,传染病成为医学研究及社会常年关注的焦点[6-7]。作为传染病防治的主要场地,医院承担了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扩散的首要任务[8]。针对传染病传播扩散问题,除了做好传染病相关因素的常规监测、消毒与隔离措施外,完善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完整地录入患者信息也是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重要手段。

3.1  引入HIS,簡化工作流程

引入HIS,所有部门对信息的录入皆通过计算机开展工作,医生一旦将疾病确诊为传染病,信息系统自动弹出传染病病历卡,病历卡也变成电子化录入,需医生填写完毕上交后才可进行下一步,HIS的引入减少了人工送卡环节,实现快速、及时交换传递价值,由此避免了由人工填写病历再送往疾病预防控制科进行网络录入的延迟、漏报现象。

3.2  加强对首诊医生的培训及考核

在第一期的研究中,发现病历卡中存在漏报、误报现象,经调查得知,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文化程度限制:部分患者受文化程度限制,挂号时不能独立完成个人信息;②担心个人隐私泄露:部分传染病患者或(和)家属,因担心泄露个人隐私,有意隐瞒个人(或患者)信息;③医生过于繁忙:门诊高峰期,患者人多病杂,医生过于繁忙而不能保证患者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④医生对部分传染病的判断标准不一致,为避免漏报责任,将不确定病情(如病毒携带者)报为传染病患者,导致部分传染病报告出现虚高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第一期时,按月将病历卡中的常见问题整理反馈到临床,加强与首诊医生沟通,对其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此外,医院安排人员负责指导有需要的患者进行挂号信息填写,以提高报告卡准确性和完整性。

3.3  优化信息系统,填堵信息漏洞

第二期研究发现,第一期病历卡中仍遗留信息错误如地址信息填写省、市后,具体区、乡、镇填写不详,这给相关部门对传染病属地化管理带来不利影响,需电话询问,若联系电话有误,更是增加管理难度;此外,部分传染病病历错报现象,如将病源携带者诊断为患者,这会导致专家过高评估相关传染病发病率。

针对信息填写错误问题,信息中心工程师利用信息技术从系统端填堵易错、易漏部分。系统通过设置屏蔽“不详”“无”等关键词,降低了信息的不全面概率,当信息中“?”部分信息没有填写时,系统自动阻断病历卡的提交,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历卡的信息完整度;此外,通过地址关联(如地址信息填写时,选择省级名称后,下一级地址自动弹出,可选择市—区—县—镇(乡)或街道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生手动输入地址的时间和工作量;对传染病诊断不确定而导致错报、误报问题,信息中心针对此问题的常见疾病报告填写进行严格把关,如在梅毒病历卡中增加附卡,需填写实验结果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染病的诊断错误率。从研究结果可知,优化HIS后,不合格率从8.56%降至3.23%(χ2=61.41,P<0.05),可见其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HIS的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传染病报告流程,减少人力资源的占用,同时提高传染病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传染病疫情监督、管理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仍然无法完全避免错报、误报、虚报现象的出现,因此,还需不断完善、提高HIS功能,在充分发挥技术特长的同时,借助先进、有效的管理经验来改善管理方式,从多方面杜绝传染病的不合格报告。

[参考文献]

[1]  杨慧宁,冀超,孙小萌,等.综合性医院传染病管理体系与防控联动机制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8):1863-1866.

[2]  孙丽娟.医院信息系统在传染病疫情管理中的作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2):4-5.

[3]  郭芸.医院信息系统在传染病疫情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0):46-47.

[4]  汪鹏,彭颖,张靖.武汉市二级以上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情况调查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8,39(5):75-77.

[5]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卫生标准处.传染病诊断标准及相关法规汇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6]  焦志刚.传染病预防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9):87-88.

[7]  李海霞,翟立峰.分析基层医院传染病预防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5):183-184.

[8]  陈爱梅.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8):211-212.

(收稿日期:2020-03-17)

猜你喜欢
医院信息系统传染病
儿童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反统方技术浅谈
基于浙江省预约诊疗服务平台的接口设计与实现
医院信息系统硬件维修技术模式的探讨
混合模式下的医院银行卡退款新思路
传染病
宠物可能带来的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