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活感知的策略

2020-09-27 22:59徐婷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0年8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评价作文

徐婷

在小学低年级的作文教学和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存在许多类似问题。比如:素材资源匮乏;作文如同流水账,平淡无奇;不能把一件事情写得具体详实……虽然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但都和现在的作文教学与生活脱离密切相关。众所周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缺少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写作就如同无本之木。

一、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渗透生活感知的积极影响

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一方面,小学生对生活中的所见所感非常感兴趣,但是很难用笔记录下来。另一方面,教师在写作课堂上传授空洞的写作理论知识,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只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学生聚焦生活,尝试描摹生活现象,感悟生活哲理,把生活与写作教学融为一体,这样学生的写作热情就会大大提高。

其次,能够提高学生认知生活的能力。小学生认知生活的能力是随着年龄和阅历增加而不断提高的。例如,每年的农历二月三十,是官林镇赶集的日子,也是古时候的庙会,现在还有这个传统。每年的赶集日,学生都放假。从学生的作文看,低年级学生热衷于描写赶集的热闹场景,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思考赶集的由来、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前景。学生描写生活,也认知生活,最后把这种理解写成文字,就是好的习作。

最后,能够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道德素养。在写作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与认识生活也是关联的。低年级学段教师要教会学生写简单的段落,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描写生活,高年级学段教师要教会学生记录对生活的感悟。学生在写作事件时,会思考事件的内涵,多角度审视事件的来龙去脉,思维能力也会提高。学生叙写各种事情,能提高认识水平,还能在无形之中提高道德修养。

二、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活感知的对策

1.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说,关键是缺少写作素材。而写作素材又蕴含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容易对眼前的生活视而不见,所以导致写作时抓耳饶腮。低年级阶段开始,教师就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积累写作素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富有生命力,不是假大空的无病呻吟之作。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新的部编版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范文,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挖掘教材中的写作资源,让学生学习课文的描写技巧,并仿写,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捷径之一。例如,教学三年级的《秋天的雨》一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描写秋雨的技巧,包括作者的观察技巧、运用修辞的技巧等。学习完课文,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描写《家乡的雨》。由于学生的家乡有的在西北地区,有的在中部地区,有的在东部地区,把不同地区的雨加以比较,学生就会发现,描写雨需要观察,需要有一颗敏感的心,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观察宜兴地区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或者一天之中的景色有哪些不同之处。教师以一篇课文为例,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这样学生今后描写类似的景物时就能得心应手。

2.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记录生活的习惯

写命题作文往往让学生感到很为难,学生比较喜欢不限制写作范围,记录生活的酸甜苦辣的作文。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随时记录生活的习惯,让学生写日记,在记录生活的同时锻炼写作能力。学生利用日记记录生活,记录成长,同时还能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教师要引导学生记录生活中的亮点。生活中的亮点很多: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的习俗让平淡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学校的艺术节、体育节、文艺晚会丰富了枯燥的校园生活;还有很多让自己感动、震惊、温暖、幸福的瞬间,这些让生活五光十色,精彩纷呈……随时记录,随时写下感想,这样的习惯对于提高写作能力非常有帮助。某种程度上,写作能力的提高“功夫在诗外”,平时生活中的闪光点,就是作文中的亮点。例如,学生学习了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后,寻找故乡的特色事物,写出《我爱故乡的电缆》《我爱故乡的小桥》等作文。官林镇是国际电缆城,很多学生家长在电缆厂上班,学生对电缆行业比较熟悉,参观了电缆厂后,写出的电缆厂非常有特色。官林镇属于江南水乡,小桥密布,千姿百态,记录小桥的特征,就是表现江南的风韵。生活之中的闪光点稍纵即逝,只有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把闪光点记录下来,才能在写作时“左右逢源”。

3.在写作教学中创新对学生作文的评价

教师对小学生作文的评价形式往往很单一,通常是给出一个分数或者写个阅字,一篇作文的评阅就结束了,有的学生甚至都不知道评分标准是什么。作文评价要从生活出发,注重评价的过程,激励学生写出弘扬真善美的好文章,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果学生作文写的是虚假的生活,即使语言优美、结构紧凑,也不是好文章。

教师要创新作文评改标准。针对学生习作中的“假大空”现象,教师可以把选材真实性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指标,让学生明白,素材真实是衡量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从源头上杜绝“虚假”作文的出现。但是,教师也要允许“艺术加工”,允许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的习作。教师可以丰富作文评价形式,如让学生互评作文、学生与教师换位评价作文、家长评价作文等。“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不同的评价,转变视角,多角度评价学生的作文,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有新的认识,激励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生活意识,让作文有“根”可寻。让学生观察社会的万千气象,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作文教学根植于生活的沃土,讓作文评价接近生活,这样充满生活味和语文味的作文教学才是高效的。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评价作文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