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的微作文教学实践

2020-09-27 22:59王渠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0年8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小学生作文

王渠成

小学是教育启蒙阶段,肩负着引导学生思维的重任。作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写作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对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微作文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旨在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国现行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写作教学应当贴近生活,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设置教学环节,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采用微作文等新型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微作文包含几个方面:微型素材积累,丰富小学生作文储备;微型作文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微型作文讲评,培养小学生的作文思维。微作文教学模式符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语文教学内容,不断探索高效的微作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1.挖掘文本内容,设计微作文教学计划

文本是教学的载体,挖掘文本内容有利于扩展微作文深度,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精细的准备工作是微作文课堂高效的保证,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小学生积累写作经验,学习写作技巧。因此,教师要不断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联系小学生感兴趣的文本进行扩展,以丰富写作内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例如,指导以情感为主题的微作文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教学,再引入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进行教学。如写“亲情二三事”微作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中有关亲情的文章,学习其写作手法,让学生仿写,但必须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把日常生活中的感人故事写出来。小学生经过这样的写作实践,写作思维能得到拓展,表达技巧会有所提升,这展现了微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2.丰富学生作文素材,优化微作文表达能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是文章的血肉,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表达能力。积累是写出佳作的前提,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语言材料的积累,学生写作时才能有话可说,文思泉涌,告别生搬硬凑,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素材积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平时用功,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要有积累素材的意识。课上,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比如,积累词汇、优美语段等,以提高小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作文语言生动形象。课下,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富有趣味或者印象深刻的事件,还要监督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拓展知识面。

例如,写“动作描写”的微作文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其表达更精确、到位。比如,描写打羽毛球,应当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打羽毛球的场景,回想打球时的动作,细腻地描摹出来,给读者以临场感,让描写更真实。学生写出了如下片段:“比赛开始了,双方全神贯注,一方迅速来了一个高远球,另一方连退两步,纵身一跃,轻而易举把羽毛球打了回去,接着又是一个低吊球……”详细的动作描写给人如临其境之感,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描写可圈可点。

3.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微作文训练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引导者,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掌舵人。教师只有不断创新微作文教学方式,才能增强作文训练的实效性。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本着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原则,设计作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摆正心态,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微作文训练的内容必须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符,教师要把握好训练内容的难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作文表达能力。微作文教学还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拓展学生的眼界,培養学生的自主阅读和独立表达能力。

微作文训练一般包括几个方面内容,重视各方面内容的训练,便能提高小学生的表达能力。第一,培养审题能力。利用给定的作文素材进行审题训练,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其多角度考虑问题,选择新颖的角度写作;第二,口头作文,理清写作思路。写作是一个逐步优化的过程,首先要做的就是理清写作思路。面对一个文题,学生可以先口头作文,捋顺写作思路,然后再写作。这样,不但能锻炼表达能力,还能锻炼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微作文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写微作文,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生活体验,提高表达能力。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对其进行引导,以提高其作文水平。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小学生作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