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式好医生,精勤不倦只为患者

2020-09-27 23:12于花
爱你·健康读本 2020年9期
关键词:湘雅湘雅医院皮瓣

于花

金柳叶刀奖、中国白求恩式好医生、湘雅名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特别贡献奖……唐举玉身上有着无数褒奖,这些荣誉凝结了他对显微外科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患者的关爱与责任。

技术创新,只为患者康复

“6月24日你是第一台手术。”查房时,唐举玉告诉14床的患者刘生(化名)。听到这个消息,刘生很激动。

六年前,刘生患上了银屑病,由于治疗该病时吃的药物含有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几经辗转,他找到唐举玉,成为他的第100位保髋手术患者。唐举玉团队在原有游离腓骨瓣和带蒂髂骨瓣移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基础上,创新性地采用“吻合血管的髂骨瓣移植”。

自2016年5月至今,唐举玉团队保髋治疗原创核心技术临床成功开展了100例。术后患者经过半年左右的康复锻炼后,可以正常参加工作和劳动。

“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好处留给患者”是唐举玉的座右铭。他总是设身处地从病人角度出发,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把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放在首位,将救治康复方案设计到最佳。

精益求精,引领学科发展

“手显微外科在我眼里魅力十足,很多手术没有固定的术式,极具挑战性。显微外科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很多疑难杂症,包括过去常规治疗技术不能解决或者治疗效果不好的许多临床难题。手术的成败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与命运走向,甚至改变一个家庭的结局。”

唐举玉自1996年起就扎根手显微外科,1997年创建了湖南省内第一个手显微外科专科。在他的带领下,它发展成当时省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手显微外科中心。2007年,唐举玉作为湖南省手显微外科学术带头人调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面拓展手显微外科。2012年,唐举玉成立手显微外科专科,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国际知名的显微重建外科中心。

2008年,汶川大地震废墟掩埋72小时后被救出的伤员刘辉,全身多发严重创伤,伤后发生中毒性休克,生命垂危。唐举玉为其制定周密的抢救、治疗与康复计划,采用负压创面治疗和穿支皮瓣移植技术,先后5次主刀实施手术,成功挽救了刘辉的生命。

2013年,23岁的谢飞(化名)在务工时操作失误,整个右手被机器完全离断。面对同行右手不保的判断,唐举玉大胆创新,经过反复论证,成功实施断肢寄养小腿再植手术,挽救了谢飞的一生。

2016年,舞蹈专业少女张盈(化名)突遇交通事故,导致右腿粉碎性骨折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按照常规治疗需要进行截肢。唐举玉带领团队运用国际前沿的穿支皮瓣移植技术,给了她重返舞台的希望。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显微外科作为全省水平最高的救治地,集中了各種疑难重症的创伤患者。唐举玉对待患者认真负责,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精心计划,带领团队协同作战,确保打赢每一场战役。他经常告诫科室同仁,作为一名显微外科医生,不但要为病人保命保肢,还要尽可能恢复其功能,做到外形美观、供区微创。

潜心教学,点亮中国显微外科

“我有一个梦想,希望通过未来5至10年的努力,让我们的技术不但覆盖全中国,还能覆盖全世界,最终实现我们湘雅穿支皮瓣技术造福全世界老百姓的梦想。”唐举玉的办公室里有一张中国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图钉做了标记,这是他培养的医生所在的城市。目前,唐举玉为国家培养皮瓣外科人才300余名,覆盖除西藏、甘肃、黑龙江和台湾之外的省市自治区。

历经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创新,唐举玉在显微外科领域取得系列技术创新与理论创新,率先提出皮瓣外科“微创与美学”新理念、“特殊形式穿支皮瓣”新概念及理论体系和“一级源动脉+穿支皮瓣”的穿支皮瓣命名法。他牵头组织全国皮瓣外科专家制订和撰写《中国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的定义与名词术语专家共识》《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教程》《穿支皮瓣临床应用原则专家共识》《关注皮瓣供区问题减少皮瓣供区损害专家共识》等,形成一套极具有湘雅特色的穿支皮瓣理论体系。

为了让更多的显微外科医生掌握新技术,造福更多的患者,唐举玉从2014年开始大力推广穿支皮瓣技术。他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通过穿支皮瓣大师班、高级培训班、专科进修班等模式,手把手悉心教导,将自己多年总结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医生。

为了确保学员回到当地也能顺利开展工作,唐举玉经常鼓励他们,不仅将他们“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多年来,他奔赴全国各地演示穿支皮瓣手术,帮助学员分析疑难病例,在鼓励学员尽快掌握和开展穿支皮瓣技术的同时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猜你喜欢
湘雅湘雅医院皮瓣
局部皮瓣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分析
“湘雅轩辕”张孝骞
“战”疫”一线:“协和”里的“湘雅”
书法:人是铁饭是钢
湖南湘雅建立移动医疗平台
地质学家丁文江逝世
民国时期张孝骞的大学教育思想及其治校实践探析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病因及预防
超薄前臂皮瓣在鼻颌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高压氧对超长随意皮瓣手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