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措施与成效

2020-09-27 23:06张立云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制度改革成效农村

摘要:近年来,由于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不明等原因,使农村无法有效利用集体资产开展集体经济活动。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该文首先分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具体措施与取得的成效,并针对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通过提高群众认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积极动员、加强培训提升业务、强化督导检查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改革工作成效,促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工作进一步深入,提升农村整体经济效益。

关键词:农村;集体产权;产权不明;制度改革;措施;成效

张立云. 山东平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措施与成效[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0):7-8.

农村集体资产是指村中全体成员在合作化初期的土地、草原、水等自然资源,以及后期积累的资源型资产和非资源资产的总和。近年来,农村的土地和山林大量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集体资产的总额。

由于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不明,且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导致农村集体资产利用率低下,甚至出现了流失和非法侵占等现象,严重危害农村经济发展。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平邑县2018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逐步完成,量化集体经营性资产3.2亿元,非经营性资产13.2亿元,其他资产1.5亿元,资源性资产22.92万亩,并全部输入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系统。本文以山东省平邑县为例,分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措施与成效。

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措施

1、清产核资

对村内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摸清集体家底,特别是集体组织经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清产核资的结果要告知全体村民。之后评估资产价值,评估之后对于不同集体经济资产进行归属关系确认[1]。对于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存在争议的,要统筹兼顾、坚持实事求是进行分配。在核实和明晰产权归属后,对集体所有资产依法进行所有权归属登记。

2、严格成员界定

通过确权、确员、确股,可以保障集体资产的完整性,确定村集体成员身份,量化集体资产股权。将分散资金变为股金,让农民成为股民,实施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为发展农民股份合作提供了保障,使农民享有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并统一发放股权证书。

3、将资源变为资产

在对当地农村资源进行核查、清理、确权登记、评估认定的基础上,将集体土地、林地、荒山、水域、闲置房屋和设备等资产的使用权投资入股企业、农民合作社,并取得股份权利。例如一些村镇将闲置的集体养殖办公用房出租,每年获得固定的租金收入。这样不仅能成功激活农村闲置资产,同时还能增加村集体的经济收入。

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显著成效

1、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方面防止集体资产被平调、侵占、私分,保障了集体资产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明显提高农村资产的利用率[2]。例如,村镇将大量闲置的田地集中起来,用企业管理的方式耕种,并且入股合作社,创建新型的集体农场,委托给农民管理。这不仅可以使闲置的土地得到利用,同时为农村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提高了土地收益。如果是近代遗址等地闲置,可以建立有主题特色的文化馆,吸引游客来旅游参观,这同样实现了集体资产的增值。

2、凝聚力量发展集体经济

严格进行成员界定工作,划清村集体成员界线,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凝聚了力量。同时协调管理村里的果蔬种植等多个专业合作社,并通过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种植时间、统一产品标准、统一收获上市的一体化生产模式,在全村范围内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效降低了生产交易成本,提升了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3、盘活资源促增收

农村集体资产利用率低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清产核资可以提高闲置资产或是闲置资源的利用率。平邑县地区曾将一片被河水冲刷而成的闲置平原用于种植大棚西瓜,而且为提高村民的积极性,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光是土地收租就可增收16万元。

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改革期间仍存在一些不足,部分镇街、村居在工作中对政策把握不准、程序把控不严,存在该丈量的不丈量、该核实的没核实、该确权的没确权、该分类的没分类、该公示的没公示等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中存在拖拉、落实不力问题。部分村镇缺少高素质、高水平的改革管理团队,导致工作效率不高,且部分村居工作行为缺乏规范性。档案管理不规范,改革成果巩固不及时,严重影响了改革成效。

四、解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的措施

1、提高群众认知

在落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各项工作中,除了帮助农民群众树立产权思想以外,还要通过定期举办动员大会和总结大会,切實提高业务人员的思想认知,尊重农民意愿,将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此外,为真正实现强村富民目标,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过程贯彻档案整理工作,以便为制度改革工作推进提供价值资料[3]。

2、加强组织领导

为保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稳步、有序推进,村镇应积极建设一支脚踏实地、高识远见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团队,提高村内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能指导村内管理人员工作,给出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此外,村镇领导和有关部门应制定有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的各项制度,明确目标要求,理清工作脉络,细化人员责任,保证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待改革阶段性任务结束后,不断探索改革后的新途径、新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及时对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交流探讨,研究解决方案,确保工作实效。针对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中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要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完善集体资产的经营方式,加强管理,防止流失,提高集体资产的运营效益。

3、加强宣传,积极动员

农民群众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主体,要想有效落实各项改革工作,地方政府需要提高农民群众对于改革的认知。可以通过各级会议、村广播、宣传栏、张贴横幅等方式帮助群众了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以此提高农民群众参与改革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加强培训,提升业务

为提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有效性,工作团队应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加快改革步伐。可以组织不同区域内的团队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交流学习,互相借鉴,促进共同进步的同时增加管理经验。还要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人员的培训,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可以派业务人员外出考察学习产权制度改革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提高村级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5、强化督导检查

在正确认识“四监管”制度的前提下,贯彻落实监管公章、监管合同、监管帐目、监管资金等内容。其中,账目监管阶段加强财务管理力度,参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成立财务管理机构,有序衔接改革前后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工作。为确保产权改革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村镇应成立监管小组,对工作开展情况每周进行调查,并由督查考核办按工作区进行通报。对工作开展成效明显、成绩突出的村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村给予追责问责处理。

五、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集体產权制度改革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因此,村镇人员应严格遵循改革制度和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并通过提高群众思想认知、加强组织领导、业务培训、宣传动员和督导检查等方式,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张晓菊. 陇西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与实践[J]. 南方农机,2019(15):91-92.

[2] 王丽萍. 探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效和改革措施[J]. 农家参谋,2020(15):29.

[3] 刘会玲.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3):20.

猜你喜欢
制度改革成效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浅议中国死刑制度改革
对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浅谈实验室管理与改革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