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试题命制中浮体平衡的稳定性问题

2020-09-30 00:15唐建国
物理通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浮体命制木块

唐建国

(苏州市胥江实验中学校 江苏 苏州 215004)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一类关于物体漂浮的习题比较常见,如以下例题:

图1 例题题图

由于此类题目综合考察了二力平衡、阿基米德原理和密度的知识,因此广受试题命题者的青睐,甚至也常见于各地的中考试卷中.然而让命题者忽视的是,呈现给学生的示意图虽然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却没有考虑到漂浮的物体(以下称浮体)平衡时的稳定性[1].

考虑如图2(a)所示的一个对称浮体.在初始状态,浮体是平衡的,重心C在上,浮力F的作用点浮心D在下,通过CD的连线称为浮轴.当浮体受到微小的扰动,浮体发生等体积倾斜,即浮体排开液体体积不变,浮力的大小不变,但浮心移至D′点,如图2(b)所示.此时浮力作用线与浮轴的交点称为定倾中心,记作M点,当浮体偏转的角度θ较小时,可以认为定倾中心M点的位置不变.M点至D点的距离MD称为定倾半径,记作R.根据流体力学的知识,浮体的稳定性是由浮体的重心C和定倾中心M的相对位置决定的[2].

图2 对称浮体

(1)当重心C在定倾中心M之下时,浮力和重力组成一个扶正力矩,如图3(a)所示,使物体从偏斜位置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这种情况称为稳定平衡.

(2)当重心C和定倾中心M重合时,浮体在任何倾斜位置都能保持平衡,如图3(b)所示,这种情况称为随遇平衡.

(3)当重心C在定倾中心M之上时,浮力和重力组成一个倾覆力矩,如图3(c)所示,浮体无法从偏斜位置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这种情况称为不稳定平衡.

(a)

图4 长方体木块浮于水面

即为

又由于浮力和重力相等,所以

ρ木gBLH=ρ水gBLh

简化为

代入平衡稳定条件得

根据上式,教师在命制相关习题的时候,要考虑给出的已知物理量要符合浮体的平衡条件的约束.

(1)若木块是正方体(B=L=H)或者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L=H),上式变为

6n(1-n)<1

整理得到:6n2-6n+1>0 解不等式得到

只有当n,也就是木块密度和水的密度的比值满足上述条件,呈现给学生的木块的平衡状态才能稳定.所以,本文一开始给出的题目,木块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为0.6,其显示的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实际实验中这种平衡状态下的木块会很容易倾覆.

通过上述讨论,教师在命制此类题目时要考虑全面,浮体的平衡既要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也要符合平衡稳定性的约束,要让纸面上呈现给学生的条件、图能经得起实验的检验.

猜你喜欢
浮体命制木块
影响浮体使用效果及寿命的问题与合理化建议
超大型浮体结构碰撞损伤研究
例谈不等式题的命制方法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命制趋势探究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素养立意”的化学试题命制探索与实践——以高三质检有机化学选考试题的命制为例
系泊双浮体波能转换装置的水动力性能
LNG工作船组铰接状态下的运动分析
关注差异,提升试题命制质量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