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制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学生创新工作

2020-10-09 11:05姜琪谢芳琳苏乃乾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书院制未来展望

姜琪 谢芳琳 苏乃乾

摘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一环,在国家大的双创背景下,结合各高校具体情况和特色制度如何去更好的推动大学生创新工作是所有高校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以下简称哈工大威海)的书院制为背景,探讨如何在中国特色的书院制下更好的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愿,并对未来的发展状况做了展望。

关键词:书院制;学生创新工作;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1)国家大背景。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

(2)哈工大威海书院制介绍。哈工大威海自2015年開始,以泛在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书院-学院协同育人为特色,以八融合为模式建设具有哈工大特色的学生书院,目前已经拥有丁香、雅荷、梧桐、劲松、竹贤、海棠六大书院,覆盖全部本硕博学生公寓。书院整合、挖掘各类通识教育资源,聘请了140余位校内外书院导师,拥有近百个书院学生小微社团,打造了一批深受学生欢迎的书院通识培训课程和讲座,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书院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打造泛在通识教育平台。书院以学生为本,以书院为载体,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以社团为主线,以师生、生生互动为方式,以书院设施环境为条件,从而营造一个学生学习、发展、生活于一体的个性化、共享式学习和自由选择与自由发挥的空间,探索“书院+学院”协同育人的泛在通识教育体系。

1校区学生科技创新现状

1.1创新人数基数少

哈工大威海作为985高校的校区,生源质量连年攀升,但是学生创新人数上升势头仍旧赶不上校区整体水平的上升。校区每年参与率较高的学生科创品牌有: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emaster、HRT车队、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结构设计大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挑战杯、创青春等,科创项目覆盖面较广,但是学生参与基数较少,选拔度不高,远达不到优中选优的目的。根据往年参赛数据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数据来看,平均每五个人大概有一个人会参与其中并能够坚持一年以上,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率、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仍需要我们去思考。

1.2创新能力参差不齐

目前普遍情况是,相对高年级学生,大一新生加入创新组织和实验室的积极性更高,但参与一段时间后,很多人会因为努力程度、投入程度或者混履历的私心被筛掉。这些人被筛掉后基本上就不会再度参与进来,也就与一同加入实验室但是继续坚持下来的同学拉开了很大的差距,造成了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的参差不齐。

1.3信息不对等,学生缺少信息

除去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创新组织,学校还有很多专业老师的课题组和教研组,这些实验室在招人的时候往往不公开招聘,基本都是内推,招聘信息相对不透明。而这些实验室往往会涉及到老师们自己的科研项目和课题,学生在这些实验室相对会学到更多东西,也更有组织感和动力,毕竟有未来深造意向的同学还是很需要这类的科研经历。

1.4内生动力不足

前文提到的参与率较高的学生科创品牌,类似结构设计大赛这种基本都是学校的保研加分项目,除去这些功利性的项目,其余的便鲜有人问津,纯粹为了提高创新能力去参加组织和项目的极少数。在需要学生付出极大精力和时间的项目上,如果他们缺乏内生动力,外界很难去更好的督促。究其原因:(1)创新成本大于创新收益,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往往收获不能成正比;(2)学生缺少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当然这与学校所处地的儒家思想和大的教育环境有关;(3)创新激励制度不健全,获得成功的名利双收,未获得成功的只能空余恨,我们仍需要从获取知识的角度出发去教育大学生们,多一些耐得住寂寞,少一些功利心。

2书院制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1相关知识的积累

广泛的基础知识是所有创新的源动力,有了基础知识的大量积累,才能量变到质变,具备把知识转化成应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能力。因此创新培训的前提就是,要广泛而全面的涉猎相关学科,互相启发,消除知识盲区,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哈工大(威海)书院制则很好的弥补了哈工大工科强校背景但缺乏人文素养的缺陷,利用书院丰富的书籍资源和广泛的通识课平台,学生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以及结识到很多接触不到的老师、人脉资源等。

2.2创新兴趣的培养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缺少功利性的内动力的时候,兴趣就成了最好的助推剂。而学生聚集的寝室、书院则是培养兴趣最好的温床。君不见寝室中扎堆打游戏的五黑人群和聚集玩益智类棋牌的群体,同学间的口耳相传和寝室氛围环境的熏陶往往会形成潜移默化的跟随和从众选择。

在书院制下,架构大的学生科创体系,辅以众多学生科创小微兴趣社团,成员三人以上,即可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兴趣培养,假以时日,众多小微科创类社团中定会有部分能够继续坚持下去的成员,也一定会开花结果。形成学生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大好局面。

2.3创新导师的培养

学工队伍与专任教师紧密联系,利用好学校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强劲的工科背景,利用好哈工大校本部的积淀资源和深圳校区的区域资源,为学生争取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打造更高的眼界和平台。明确创新导师的责任,要求导师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结合国家学术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带领广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

2.4创新环境的营造

任何事情想要获得好的结果,都离不开周密详实的准备过程。学校如果想在学生创新领域收获丰富,必须要在学校层面构建完备的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

制度建设: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完善的书院科技创新课程体系和学生培养方案等;奖励政策:鼓励师生焕发内动力积极参加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要有学生层面的完善的过程和结果奖励政策、教师层面的奖励政策、学院层面的奖励政策;创建开放式的创新场所,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构建健康的校企关系,以企业带动人才培养;改善实践和实验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乐学、善学。打好学生科创环境的根基,剩余的则需要扩大对学生科技创新的宣传、课程和政策双向引领、树立榜样典型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型赛事,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形成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3书院制下学生创新能力未来展望

哈工大(威海)书院制度能很好地弥补学生通识课程以及思维定势方面的缺漏,做好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在学校整体良好的创新创业布局下,在书院整体向上向好的积极氛围中,在健全制度的积极助推下,一定会涌现出百花齐放的创新局面,一定会有优秀的创新创业榜样勇立潮头,也一定会有优秀的创新创业团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基于书院制度进行的高校学生工作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根据当下的社会形势和经济发展趋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新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思政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不是每一个地区都适合同一套教学模式,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在学生创新工作改革和课程设计上,必定存在着差异,不同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发展特征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还要根据自身所在的区域位置设计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课程和教学方式。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还要及时针对教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并积累经验,以此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建立起适合本学校或本地区的有效教学模式。

将学生创新工作融合创新教育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今后走入社会时拥有较强的职业竞争力,也能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所需要的心理品质,这要求教师在针对学生创新工作进行改革时,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导向,消除学生对学生创新工作的厌倦心理,在课堂上,用轻松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创新工作改革的有效性。

就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来看,高校学生创新工作的教学有效性和高校学生创新工作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高校阶段的学生创新工作是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学科之一,高校作为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在进行教改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应当认真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提升学生创新工作融入创新教育的影响力,在实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清楚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通过学生创新工作的教育之后,通过创新教育融入學生创新工作的方式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在今后的择业和创新中,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可。

4结语

紧紧围绕国家发展要求、学校核心使命和发展目标,找到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和深层次矛盾,结合具体高校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和制度,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学生树立科学的理念。本文以哈工大(威海)书院制为例,分析了学校学生创新创业情况现状,对如何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看法。

参考文献

[1]郭聪.关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36-37.

[2]覃东欢,许伟,王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9(25):25-27.

[3]张莉,曲振涛,鲁啸军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思维模式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2(19):62-63.

[4]陈晓斌.现代大学书院制“双院协同育人”困境及对策探讨[J].教育观察,2020,9(01):3-6+31.

[5]郭姣姣.书院制:高校第二课堂教育实践的新思路——基于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理论视角[J].高教学刊,2019(24):8-10.

[6]赵天骄,陈怡帆,胡双雪,段利君,牛立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统一性实证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02):71-76.

[7]宋领赟,周丽华.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风,2019(36):35.

[8]刘宇,王倩颖.新时代下“双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的机遇与思考[J].产业创新研究,2019(12):242-243.

[9]陈剑.基于导师制的“三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6-8.

[10]  陈娟.导师团队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116-117.

[11]]  汤卫东,刘美玲,葛丽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与项目驱动协同的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5):133-134+160.

[12]  刘凯,汪喆钰,贾豪燚,彭根弦.“双一流”背景下创新人才科研环境评价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评论,2018,6(02):77-89.

猜你喜欢
书院制未来展望
关于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我国电动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论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