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经典成为生活常态

2020-10-09 10:09王华
甘肃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 阅读经典;读原典;读精神;读时代;生活常态

【中图分类号】 G623.2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20)16—0152—02

文化如一条河,流淌在用各种文字记载的经典诗文里。中华经典古诗文就是中华文化的源头,通过有形的文字,记载、表达和接续了慢慢历史长河所形成、积淀的民族精神与价值观,并以其绵绵之力、浩浩之气、煌煌精神,滋养了中华民族,哺育了华夏儿女。

特别是那些经过时间冲刷留存下来的经典读物,无一不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伦理准则、气质品性、价值取向,能够让他们在阅读、记诵、函咏过程中去体会、感悟、唤醒、践行,对青少年儿童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说到这儿,笔者不由想起法国作家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在这篇小说中,法语不仅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更是代表了法语文化和作者坚守本民族传统的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小学教育是打底色的教育,更是确保文化一脉相传的基础工程。到底教学生如何阅读经典,以什么样的方式阅读经典,才能让经典阅读成为生活常态,本人不揣浅陋,提出以下三方面:

一、入乎其内,读原典

要吸收或批判某一个东西,首先必须对其有足够多的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糟在什么地方,做到吸收有方向,批判有依据。经典诗文作为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和生命系统,如果不深入其中,不读原典,就会陷入断章取义、盲人摸象,不但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经典,还有可能造成对经典的曲解,甚至是误解、误读。如对“学而优则仕”,被人历来当作学习优秀就能做官,就是典型的择其一句,而不通读原文道听途说的例子。同时,阅读经典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语言、学习思维,进而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了解文化演变发展的轨迹。学习经典不能因噎废食,世界也不是只有一种颜色。抑或精糟,无论黑白,只有完完整整的读了才能知道。

陶渊明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1]。”因此,对如《论语》《道德经》《唐诗三百首》《弟子规》等这些经典,首先应该强调记忆、通篇阅读,最好背诵或熟读成诵,让学生进入其中、整体感知、窥其全貌、沉淀记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老师的引导,读得明明白白,读得其中真味,读得兴趣盎然。

熟读唐诗三百篇,不能吟诗也会吟。具体教学中,每当上到经典古诗文内容,笔者都在备课过程中翻阅大量的资料,特别是一些节选的文字必须查找它的原文、原著,吃透文本,了解全貌。课堂上再教学生联系上下文,比如庄子的“吾生也有涯,其知也无涯”,如果只读这一句,而不读“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学生一定会光顾拼命学习,却不知道世界上的知识是学不完的,还要学会选择阅读,学会专注,不是什么都拿来“咀嚼”,应该注意“营养搭配”,懂得学习那些终生受用的知识。

这样,学生才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了解出处,追本溯源,不至于陷入一知半解、人云亦云,甚至产生误读或者错读。也才可以静下心来、深入其中,学以致用、学以养性,使经典诵读走进正道、发挥作用。

二、出于其外,读精神

什么是精神,就是蕴含在经典中的血脉气韵、文化基因;文字可以变化,但精神永垂不朽,生生不息,滋润心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2]。”

老舍先生说过:“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与感情,不是字典词源里找来的字汇词汇。我们的思想好,感情厚,我们就一定能教普通的话变成很有力量的话。”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作品,不仅包含着其所反映的思想、情感,还蕴蓄着民族的独特价值体系和共同理想信念。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人类最美好的创造和文明的成果,往往都是通过各类学科的经典名作来保存,它的精神的精华也正是通过阅读这些经典名作被代代相传的[3]。读《论语》我们领悟到的是对仁爱的通透、学习的愉悦、人际关系的正确对待,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学会学习、与人为善、要讲诚信。读《弟子规》也一样,就是明白“百善孝为先”的道理,从孝敬父母、和睦兄弟、关心邻里开始,尊重每一个生命,善待每一个生命,热爱每一个生命。不是像孔子那般恢复周礼,与古人似的行走、说话,甚至如王祥卧冰去伺奉亲人,这只是邯郸学步,是对经典很肤浅、很表象的理解和认识。况且古人的话语体系、遣词造句,与现世孩子们的用语习惯、生活环境相差很大,只有通过老师抽取精化、知人论世,方能理解经典所蕴含的精神体系,看到文字里流淌的民族血脉。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经典尤其是古代经典的学习,不应生搬硬套,更不能复制复古,而是要透过经典学习做人、做事,读经典中的思想和精神,陶冶性情,涵养人格,开拓胸襟,提升品位,培育一种跨越时空的人文关怀和普世情操,用中华民族美美与共、慎独慎思、坚守本心、自强不息、包容化育、天人合一、科学发展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淬炼青少年的身心,使中华优秀经典渗透进血液、转化为记忆、外显做行为。

一个人有自己的基因,一个家族有自己家族的基因,一个民族有本民族的基因。经典中闪耀的精神光芒,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精神基因,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应有之义。

三、站在当下,读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務。”[4]任何文化包括经典作品,都有其时代局限性。正如我们不可能、也不必回到孔子、老子的时代一样,阅读经典应该站在当下、读出时代,“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是很重要的。

现在,一些学校教孩子们读《论语》,就穿上大衫、扎上头巾;学习《弟子规》,就简单地布置给父母洗脚、端茶。作为文艺节目可以这样,但如果生活中也让孩子们摹古、泥古,我觉得大可不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也说过:“经典常常不是读懂的,而是在和现实的共鸣中感悟的;经典不能赐予你直接需要的东西,而是指引你行走的方向。”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

站在当下阅读经典,就是要通过经典吸取养分、接续文化,融入新理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时代,结合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对青少年成人成才的新要求,去粗取精、守正创新,如协和万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航天精神与嫦娥飞天、孔子周游列国与研学旅行、君子品格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會主义建设和接班人等,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构建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命价值观,从而培植当代社会影响和引导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前进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力量。

法国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这有样论述:“经典作品是一些能够产生特殊影响的书籍,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思想打下印记,要么以无意识的方式隐藏在我们的深层记忆中;经典作品有一种特殊的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的心里”。

总之,经典必须读,不读不知其所以然,不读就不可能有文化的相承相续。也只有读原典、读精神、读时代,才有思悟、有体会、有碰撞,让阅读经典成为生活常态,转化为时代正能量。惟其如此,我们的文化才能免遭断层,才能继承创新,既为当下的文化找到家,又为文化的创新觅得生长源[5]。

参考文献

[1] 薛庆超.《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行政管理改革,2017(12).

[2]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4(05).

[3] 钱理群.《用文学经典滋养下一代》[J].作文新天地:高中版,2007(04).

[4]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4(09).

[5] 王华.《让阅读经典成为生活常态》[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

编辑:魏麟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