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2020-10-09 10:09安云燕
甘肃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微视频教学效率核心素养

安云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效率;微视频;思辨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20)16—0130—02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基于核心素养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应主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健全学生人格。因此,教师应基于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要求,合理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者在教学环节较为关注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基于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学生必备的品格,在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这类品格,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核心素养通常指的是家国情怀、个人修养,在小学阶段,语文的核心素养具体是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也是当下语文教学环节必须要创新和优化的部分[1]。

二、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

1. 传统教学方式单一,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太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仍以教师的“讲”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主动发表自身意见,只有在教师许可的情况下,才能有序地去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通常这种回答都是被动的,课堂学习的气氛也较差。

2. 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下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过于注重字词及段落的讲解,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这也使得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却难以真正提升,同时也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3. 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

从小学生的年龄分析,他们更喜欢一些具有画面感、游戏性的教学方式,而个别教师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时间达到教学目标,通常都是一连贯地讲述内容和知识,过度地“给”,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地“取”,学习效果不佳。如,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学习生字词,然后阅读课文,讲解,课后巩固,这种一成不变、程式化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

三、核心素养下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的优势

核心素养下,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具有三大优势。其不仅可以为课堂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也可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1.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走神、打瞌睡的现象不在少数。课堂之所以死气沉沉,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并未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这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语文教学则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学或者小组讨论,这就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2. 有利于创新教学的方式

如果一味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必然会降低教学的效率。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要求语文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在提高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使得当下教师不得不研究信息技术、深入挖掘课本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丰富语文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 有利于促進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际上充分利用小学语文课本知识,创新教学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有利于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为未来的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1. 微视频预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任务较重,学生有效学习的时间较少,在课堂上想要充分地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提前预习一些基础知识,这样教师才能够在课堂上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继而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微视频成为了一种较为简便的预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预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达到预习的效果。如,在学习《海的女儿》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不超过五分钟的短片,短片中包括王子和别的女子成婚、小美人鱼失落,最后化为泡沫的画面。这个故事,学生可能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听过,所以在看这个短片的时候会有一种熟悉感,趣味性也会大大提升。学生在观看完短片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三个要求。第一个要求:请阅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大声朗读。第二个要求: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文章所写的内容。第三个要求:如果让你给课文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样的题目。在要求的设置上,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身心特点,循序渐进,逐步过渡,保证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提前学习到一定的知识,进而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2]。

2. 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应试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中虽然融入了多媒体,但是并未发挥出多媒体的真正优势。很多教师只是将传统的在黑板上书写文字的方式转移到了多媒体。事实上,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课件的内容,优点极多,同时也能提高多媒体在课堂上应用的效率。多媒体包含图片、视频、flash动画等,将这些内容充分地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上,既能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在学习《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时,首先,教师要明确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如果单纯地给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描写方式,学生可能会失去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相反,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来创设一个海上日出的情景,如天空中出现了一片浅蓝,继而出现了红霞,太阳逐步升起来,将这个画面用多媒体真实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对海上日出这个景观深入了解,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3. 开展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少说话,多引导,将课堂归还于学生。对于小学生而言,面对枯燥的文字往往难以提起兴趣,而更热爱一些实践类的活动。因此,教师就可以从课本的内容出发,合理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如,在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有一个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爱护眼睛、保护视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讨论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是如何爱护眼睛的呢?并在讲台上边讲边表演。同时还要让学生讨论并总结出日常生活中不爱护眼睛的行为及日后的改正方法。通过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为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4. 合理地导入问题,建构思辨课堂

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小学语文课堂面临着挑战,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根据课堂内容合理地创设问题情景,确立学生学习的主动地位,鼓励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在提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保证问题的趣味性、灵活性,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研究能力,进而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如,在学习《猫》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设置导入问题,如:“同学们日常生活中一定见过猫,那么请你们用简短的几句话表达一下自己对猫的了解。”随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继续提出问题:“老舍笔下的猫和你们所认为的猫有什么不同呢?并用几个词语概括老舍笔下猫的特点。”有的学生答:“古怪、可爱……”通过合理的问题导入方式,能够积极地推动学生进行思考,营造一个思辨的课堂[3]。

5. 引入合作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语文课堂中合作教学类模式使用较多,主要是希望通过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学习质量。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监督好合作学习的质量,避免利用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开小差,讨论与课堂无关事情现象的发生,确立好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内部的作用,发挥出小组合作的真正效用。如,在學习《我们家的男子汉》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一个片段进行表演,比如男子汉对食物的态度。男子汉本不吃青菜,但是“我”对他说不吃青菜会死的,他便吃了。用表演的方式将男子汉对食物的态度表达出来,同时每个学生都需要在小组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通过这种合作扮演,不仅可以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小学语文的学习效率,学生要在课前利用微视频进行预习,提高其自学能力;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再次,教师也可以合理地导入问题,建构一个思辨性的课堂;最后,通过合作教学模式的引入,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应基于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地创新教学方式,在传递给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为未来的社会培养更多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巧洁.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J].名师在线,2020(05):45.

[2] 杨富财.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208.

[3] 常爱元.浅析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04):68.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微视频教学效率核心素养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