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博学的故事

2020-10-09 11:16李山
小读者之友 2020年9期
关键词:挖井博学越国

李山

孔子是一个善于学习并且博学的人。他出身并不高贵,却获得那么高的声望,博学便是他获得这一切的基础。在《左传》《国语》等文献之中,都有关于孔子博学的记载,其中有三则故事非常重要。

第一则故事发生在鲁国。孔子五十岁的时候,鲁国的执政者是季桓子,他在挖井时挖出了一个类似瓦罐的东西。《国语·鲁语》记载:“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这个像瓦罐的东西中,装着一个像羊又像狗的东西,季桓子觉得很奇怪就向孔子请教。孔子说这是羊。这个故事讲述的或许是一次无意识的“考古发掘”(挖井),得到了一件地下的文物。因为山东一带自远古以来就有很多历史积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都发源于此,地下埋藏着很多文物。孔子见到这件意外发现的文物,就可以说出道道来,可见他确实博古通今。

第二则故事发生在吴国。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到了末期,中原的霸主都已经精疲力竭了,而吴国、越国还在争斗不休。吴越争霸,吴国逐渐占据上风,侵吞了越国的都城。吴国在那里挖出了很多巨大的人骨,一辆车才能放一节骨头。吴国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越国人也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派遣使者到鲁国来询问孔子。孔子听了来人的讲述之后,就说出这些巨人骨的来历。孔子虽然也没有见过巨人,却能说出其中的缘由。这个故事虽然难辨真假,但也说明了孔子的博闻强识。

第三则故事的可信度更高一些,它发生在陈国。据说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来到陈国,天上飞来一只鸟儿,掉落到地上之后,人们发现它的腿上扎着一支箭,箭上有“肃慎”两个字。这箭从何而来,众人无从得知,陈国国君就向孔子请教。孔子说,当年周武王灭商之后建立了周王朝,遥远的北方有一个叫作肃慎的民族,他们向周王室进贡过箭杆。陈国国君命人到档案馆里一查,果然有这样的记录。

这三则故事都出自《国语》,其中有的故事可信,有的不可信。如果我们只从故事的层面去理解,可能会觉得它是假的,是传说。如果超越了故事层面,我们会发现这是因为人们将孔子的博学神化了。圍绕着孔子的博学,还有很多属于那个时代的离奇传说,虽然只是故事,但包含的内核则是大家对孔子博学的敬仰。

(摘自《少儿国学》)

猜你喜欢
挖井博学越国
吃水不忘挖井人
风雨同舟
所长无用
越人造车
给您推荐两部值得珍藏的宝贵医书·博学奇书
多识由博学博学以成道
夫差放虎归山并不蠢
“博学”的鹤先生
博学不是智慧
自私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