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会“读”

2020-10-09 11:15路建超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8期

路建超

网络教学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特殊的优势,在某些方面优化了教学。本文以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为例,进行简要阐述。

1.阅读:提供拓展大餐

网络平台可以很方便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祖父的园子》是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语文要素,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网络平台推送了《呼兰河传》各章节的导读,重点推荐了一些章节,并提供了作者萧红的具体介绍和她的其他作品内容,引导学生按需索取。在课程设计上,我还安排了一些小问题,通过图片、视频、关键词等非连续性信息,检视学生的阅读收获,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2.悦读:分享、点评朗读

网络平台给学生创造了可以分享自己的朗读、点评别人的朗读、被别人点评的空间,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祖父的园子》语言独具魅力,学生们的自我表现欲很强,他们很愿意展示自己的朗读。学生可以录一个自己喜欢的段落的朗读语音,上传到课程设置的朗读环节的讨论区,不仅教师能够听到他的朗读,其他同学也能够听到,大家可以对朗读进行评价和点赞。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以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和打分。同学间回复评价不但可以输入汉字,还可以直接语音或者附件的形式上传等。对于小学生来说,语音回复还是比较方便的,不会因输入或者阅读汉字过多而遇到困难。

3.约读:展示個性化学习

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实现翻转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任务推送”功能,与学生约定进行课前自主学习。

例如,课程中提供自学的微课。为了实现先学后教,在《祖父的园子》一课中,我先设置了预学问题“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让大家先行思考、讨论,然后在课时学习中再编入学习课程的微课视频,供学生纠正认识,并做好笔记。在微课视频中,为了达到互动思考的目的,我会将一个完整的视频切割成几个小视频,每个视频间会加入一些学生互动的讨论环节。需要学生读课文的时候,会将读课文的“话筒”穿插在该视频的后面;需要学生互评讨论的时候,会引导学生们展开讨论,加强思维的碰撞,这些均在提出问题之后的“讨论”环节完成。视频微课既解决了学生的共性问题,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非常时期的非常选择,实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

编辑 _ 李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