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育视角下如何开展幼儿园审美教育

2020-10-09 11:15高小芳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美育幼儿园内容

高小芳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重新思考大美育视角下幼儿园审美教育的意义和价值,针对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教师组织策略实践层面进行研究。

首先,是幼儿审美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的研究。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和对本区幼儿园美育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认识在不断提升。幼儿园开始注重生活化的美育的研究,更多关注儿童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感受,着重游戏化、体验式的研究,活动内容从单一走向整合,强调领域融合,更多开展主题式活动的研究,更多是从美术教育出发,向生活、游戏以及各个领域外延拓展的研究。但是缺乏基于新时代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园美育的整体思考,对美育与美术教育之间的关系研究得还不够充分。目前,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非常欠缺的是对儿童的审美教育,我们发现教师更多关注幼儿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对儿童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重视不够。

因此,在充分学习并落实《指南》技艺术领域部分的内容与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引导教师对幼儿园审美教育进行深度认识,对美育框架进行整体思考,建立与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实施的关联,并结合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特点,在实施途径上进行了规划。

幼儿园美育活动包括视觉造型艺术、表演艺术、文学艺术、环境资源。其中,视觉造型艺术活动通过对话大师、民间艺术坊等实现,表演艺术通过音乐感受、戏剧表演等实现,文学艺术通过绘本美育、诗歌美育等实现,环境资源包含生活美育(传统节日美育、建筑美育、美食美育)、美术馆美育(博物馆美育)、自然美育。

活动实施途径包括生活、游戏、环境、教学。其中,生活包括幼儿园生活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游戏包括室内自选游戏、户外自选游戏,环境包括材料、欣赏环境、展示交流空间,教学包括集体教学、分组教学。

幼儿园美育实施途径的梳理是指导教师将美育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的路径引导。重在提升教师对课程观的重新认识,渗透一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强调游戏、生活、环境等对儿童审美教育的意义,引导教师在美育视角下整体化思考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实施。

其次,是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学设计问题及方法策略的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幼儿园教学设计存在较多问题,教学设计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教育实施的效果。为了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设计的能力,我们梳理出了美术活动设计的技术方法,对教师设计美术活动进行技术层面上的引导。美术活动设计路径:预设生成活动内容(幼儿情感态度、幼儿能力发展)—目标及重难点(教学内容分析、关键经验梳理、幼儿年龄特点及学习方式)—教学准备(物质准备、经验准备)—教学实施(感受体验、探索发现、创作表现、欣赏评价)—教学反思—教学延伸。

教学设计策略包括观察分析策略、预先操作策略、目标定位策略、回顾反思策略。

观察分析策略。教师在设计活动之前,基于活动设计的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的日常性观察,了解孩子兴趣、情感态度、能力发展的情况并进行分析判断,这样有利于教师选择幼儿感兴趣并适宜儿童发展的教育内容,为有效落实目标提供支持。观察获取信息的方法有很多种方式,可以直接观察幼儿活动表现、分析幼儿作品等,从而综合性地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需要。在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可以以此为依据,从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和话题切入,在幼儿喜欢的活动主题内容和情境下实施教学,从而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

预先操作策略。教师可对工具材料进行预先操作体验,在使用工具材料的过程中感受其特性以及创作后的作品效果,增加对工具材料创作本身的经验认识。也可以引导幼儿共同搜集准备材料,帮助幼儿熟悉材料,并将材料和幼儿没有使用经验的一些工具在活动区角中预先投放,给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師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在探索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这样就对幼儿在使用新的工具以及主要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指导的重点有了清楚的了解。预操作是教师和幼儿共同获得经验的过程,教学准备不仅仅是物质的准备,还有经验上的准备。

目标定位策略。目标的定位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要从情感态度、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整体化的思考。需要结合幼儿目前发展的情况,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术学科的学科知识、不同年龄幼儿的学习特点及方式以及本领域学习的关键经验等进行梳理。分析内容:对教学的内容和素材进行分析,挖掘内容和素材的教育价值。从内容和素材着手分析,确定审美价值、表现价值和创造价值,分析表现内容的背景知识、视觉呈现方式及造型特点、表现的形式、创意的方法等。分析幼儿:对本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及方式、领域学习的关键经验进行梳理分析,建立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发展需要的对接,从而形成适宜儿童发展的教育目标。

回顾反思策略。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之后,在分析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表现以及作品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自身教育行为反思。对于过程中幼儿的表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录像实录、对话访谈等多种方式收集现场信息,为课后的回顾提供实证支持。对于作品分析,可以分析幼儿个体作品的表现特点,也可以分析全体幼儿作品目标达成的情况。教师可以依据现场资料以及作品情况,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进行更加专业的具有实证意义的教学反思。

编辑 _ 于萍

猜你喜欢
美育幼儿园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爱“上”幼儿园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