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升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有效措施

2020-10-09 11:25曹孙阳
建筑与装饰 2020年26期
关键词:质量保障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曹孙阳

摘 要 随着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与建筑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建筑设计中应充分重视结构设计工作,研究更多安全、可靠的结构类型,满足人们对于不同建筑风格、空间布局的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建筑结构设计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结构设计不合理,抗震性能较差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为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提供了参考的价值。

关键词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质量保障

引言

当前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国建筑业的建设和发展要与时俱进。安全性作为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必须认真加以对待,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水平,才能有效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为市场消费者创造安全可靠的生活环境[1]。

1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1.1 建筑结构设计使用材料管理不当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材料的采购管理非常重要。建筑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建筑类型和设计结构的不同,建筑对具体的建筑材料会有不同的要求。为有效控制工程综合造价,一些施工单位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会选择节省过多的材料成本,在施工初期会留下隐患,严重威胁建筑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1.2 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

现代建筑的使用寿命一般长达几十年。建设单位应当保证自行设计的建筑结构中的组织和构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实用性。由于建筑构件会受到外界自然天气、灾害事故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种破坏问题,影响建筑物的长期安全使用。实际情况是一些建筑设计师专业能力和素质较低,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例如,在建筑抗震设计中,设计人员对建筑材料缺乏深入的考虑。因此,现代建筑单位要高度重视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通过耐久性设计,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使用期能得到有效延长。

1.3 设计方法不够完善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有些建筑设计师自身的设计理念相对落后,仍然只采用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缺乏对各种因素对建筑结构安全和质量的影响的综合考虑,从而导致结构设计水平的降低,不能充分保证建筑整体施工的安全稳定。这些建筑设计师的事件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对数字化设计工具和标准设计程序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在编制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和施工设计图纸时,继续沿用传统的老设计方法,不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创新和采用新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将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难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2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有效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措施

2.1 加强结构抗震方面的设计

在结构设计领域,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必须加强结构的安全性。作为设计师,在开始设计之前,要认真分析、全面把握整个施工环节中的各个小环节,以促进建筑标准化的快速推进。同时,在相关的结构设计中,设计师还应充分融合新的设计思想和传统的设计方法,真正认识到在结构设计中保证抗震的必要性。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不仅要考虑地震因素,还要考虑其他振动因素。此外,要认真研究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环境,综合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强其抗震能力,充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安全和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2]。

2.2 提前介入提供有效意见

建筑、方案作为龙头专业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规整简约的建筑布置对结构来说固然重要,但往往只有不同寻常的天马行空的方案才会引起甲方的兴趣。为了使方案变成现实结构设计就必须在方案设计阶段介入,给建筑和甲方提供参考意见,提前确定结构构件需要的截面尺寸,让建筑留有足够的高度和宽度,避免施工图阶段影响建筑使用和立面效果,进而不利于结构构件的布置,及时提醒甲方不规则结构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为安全的结构打下基础。

2.3 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监督质量

现阶段,人们都已经开始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特别是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则需要加大对建筑结构设计的监督力度,在制定建筑结构设计监督的相关制度和标准后,对安全性内容进行规整和分类,特别是对于一些偷工减料、相互包庇的人员给予严厉的惩罚,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建筑设计的安全性,同时,还保障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深入施工现场中,通过日常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展存在的问题。

2.4 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使用材料科学管理

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就必须高度重视自身建筑的安全质量,严格按照国家技术标准的要求,规范引进和使用相应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企业在实际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应要求职工偷工减料,使用一些劣质建筑市场材料,盲目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这将导致后续施工中出现安全质量问题,给建筑结构设计留下隐患。在建筑基础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有关人员应始终按照深埋浅埋的基本原则进行组织训练,做好地基沟槽回填和压实工作,积极加强地下基础和地面建筑结构的完整性。

2.5 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合理性

建筑企业要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高素质的专业设计人才队伍,加强专业培训和教育工作,促进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规范自身在建筑设计中的操作,始终遵守有关建筑要求和国家技术标准,提高建筑结构安全和质量设计水平。如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勘察场地地质环境,科学有效地分析建筑工程内容,以保证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的合理使用。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建筑设计师应根据其特点采用结构设计体系。

3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领域,通过优质的结构设计,能大幅改善建筑结构的整体美观性,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安全、惬意的生活环境。而结构设计还属于建筑整体安全性的关键性衡量标准,所以结构设计师应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足够高的专业水平,以真正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同时,在具体结构设计时,还应全面把握各项结构设计细节及要点,并综合考量建筑的安全,有效管理、控制结构设计环节,及时消除设计中出现的隐患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增强建筑的整体安全性,促进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伟.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中国住宅设施,2019(11):64-65.

[2] 徐晓贺.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住宅與房地产,2018(30):58.

猜你喜欢
质量保障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安装过程中的质量保障措施探析
建筑结构设计与隔震技术应用研究
试论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
涉农类高职专业“一二三四五”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