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背景下的重庆城市外交

2020-10-09 11:13程靖
时代人物 2020年14期
关键词:友好城市改革开放

程靖

关键词:改革开放;城市外交;友好城市

 重庆城市外交发展历程

重庆作为中国的内陆城市,在地理上不具备发展城市外交的先天优势,但是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打破了地理限制,凸显了重庆开展城市外交对于中国西部地区开放和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目标的特殊意义。

改革开放以前的重庆对外交往。重庆的地理位置进行对外开放既有优势又有劣势。优势在于重庆位于长江边上,借助水运优势自古以来就是较为重要商业港口。但是重庆地处中国内陆,地势多山区,在早期时除水运交通实为不便利。近代,为了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日本借助甲午中日战争与清王朝签订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要求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重庆被迫进行对外开放。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临时迁都重庆,重庆迎来了一个对外开放小高潮。这一时期先进的工业技术以及人才流入重庆,并且由于铁路以及空运交通的发展,重庆对外交往开始从物质层面发展到文化交流层面。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这一段时间重庆的对外交往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先是由于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封锁只能与苏联等国家有少量的经济往来,后又由于中苏关系破裂和国内政治环境问题对外交往寥寥无几,只有70年代在国家的指导下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单向的援助。

改革开放以后的重庆对外交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1979年重庆响应中央号召宣布对外开放,1980年开港,重庆的对外交往开始恢复。改革开放的初期重庆作为长江沿岸重要城市被确定为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沿江开放城市,对外交往得到了初步的恢复。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其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提升,被定义为开放的直辖市,到1999年中央确定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庆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直辖市,被确定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不断拓展,重庆被定位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以及内陆开放高地。一路走来重庆的对外开放以及对外交往职能不断地提升,其重要作用也不断地显现。

改革开放以后重庆对外交往的恢复与发展为地区的经济政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在经济方面对外贸易额扩大,进出口总值稳步上升,拉动了重庆以及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对外开放发展。二是在文化交流方面,国际旅游人数在80年代平稳上升,到90年代后期因为三峡热潮引来了国际旅游发展的小高潮,之后一直稳步增长,促进了中国内陆与国外的人文交往,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做出了贡献。三是在政治交往方面,重庆缔结的第一个友好城市是法国图卢兹市(1982年)。随后,80年代重庆与美国西雅图市(1983年)、加拿大多伦多市(1986年)、日本广岛市(1986年)四座城市结成了友好城市。

重庆城市外交的不足

虽然重庆开放的步伐越走越大,与友好城市、友好国家之间的交往也逐渐深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城市外交形式单一。城市外交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建立友好城市为代表的双边城市外交,二是城市多边外交,例如世界城市与地方政府联合组织,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等。从这两方面来看重庆的城市外交主要集中在发展友好城市的双边外交上,对于国际的多边外交活动的参与度较少,尤其是城市代表国家或者是城市领导人在国际社会上活跃度也不够。

重庆城市外交主动性和创新性不足。城市外交的主体和方式可以是灵活的。在中央的指导之下与其他城市结成友好关系或者是代表中央参加国际活动,同样也可以直接与其他城市和地区交往,并且可鼓励民间和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重庆城市外交整体上参与者还是局限于地方政府和领导人,民间力量发起不足,在参与的主体和领域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扩展。

重庆城市外交的未来走向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党的十九大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现今重庆对外交往的重要任务就在于在新时代抓住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时机,紧紧围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布局,进一步扩大开放,服务大局以及发展自身。

在外交目标上:找准定位、对接中央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指出,重庆是长江上游的国家中心城市,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并且要求重庆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这些定位决定了重庆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与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密不可分,而成为山清水秀之地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是相一致的。

对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外交布局。重庆作为内陆城市虽然远离海上出海口,但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重庆更是“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起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贯中国西部,联通亚欧多座重要城市,是中国内陆地区扩大开放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也是重庆开展城市的外交的重要平台。重庆城市外交目标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是促进中国整体外交目标实现和地方经济发展人类的双赢选择,也会为促进亚欧地区人文交流和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对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重要外交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成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全球生态安全的解决,需要每一个城市的共同努力。中国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引领者,而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的重要城市,建设成为山清水秀之地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展示。

在外交方式上:拓宽平台、拓展领域

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提出要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发展目标。这一重要的目标为重庆城市外交发展的拓宽平台、拓展领域提供了思路。

完善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机制。对于友好城市之间建立定期的较高层次的领导人沟通机制以及技术和专业领域沟通机制,提高参与国家多边城市沟通机制的活跃度,促使城市合作从简单的经济领域深入发展,实现真正的政策沟通。

鼓励和引导企业、民间组织、高校等参与城市外交。城市外交的重要目标包含实现真正的民心相通,展示地方城市的形象提高影响力,从而提升国家总体影响力。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应该大力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的友好合作精神,拓展城市交往的领域,加强人文交往,例如开展文化交流、人才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等。

要注重城市软实力提升。在开展城市外交工作时要注重传承和弘扬重庆优秀的历史文化,打造多张重庆名片。重庆不仅是山清水秀的“山水之城”,美食遍地的“火锅之都”,更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巴曼子忠文化”、钓鱼城文化以及红岩文化的“文化之都”以及致力于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智慧之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16日,第二版。

[2]赵可金, 陈维. 城市外交:探寻全球都市的外交角色[J]. 外交评论, 2013, 30(6)

[3]Pluijm R V D, Melissen J. City Diplomacy: The Expanding Role of Citie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J].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7, 11(3):599-601.

[4]赵可金.嵌入式外交:对中国城市外交的一种理论解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11):135-154+160.

[5]中国友城统计.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网站.http://www.cifca.org.cn/web/ YouCheng TongJi.aspx

[6]唐良智. 重慶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重庆日报,2018年2月7日版.

猜你喜欢
友好城市改革开放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城市外交的机制建设研究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杜特尔特老家与晋江结成友好城市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大事记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将改革进行到底
上海电动汽车友好城市计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