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市场活力

2020-10-09 09:42陈俭
速读·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营商核心环境

陈俭

所谓“营商环境”指的是企业在开设、经营、贸易活动、纳税、关闭及执行合约等方面遵循的政策法规所需的时间和成本等条件。由此定义不难看出,营商环境是针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来说的,简单的理解就是企业在这个地方活动,在政策法规允许的前提下,与政府打交道是烦琐还是方便的问题。其次是,目前疫情冲击过后如何围绕已有企业生存和新生企业入驻投资中,如何去创新职能部门工作效率和方法的问题。如果答案是方便并且有良好的创业环境,那么这个地区对于企业的吸引力自然更大,其经济活力自然活跃。笔者结合对一些市场的理解和判断,就探索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市场活力问题作一些要点剖析。

一、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法制观念

优化营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的是企业自身条件及实力的不断改善,更需要政府职能机构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充分调动可以调动的因素。但这个过程的实施需要的是底线意识和稳固防线,他就是我们所说的法制观念。法制观念的淡薄是无法容商的。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史中,历朝历代涌现出不少的商业名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被湮灭的史实核心却总是缺失稳定的法制环境。要搞好这项工作需要的是长期不断的法制观念强化、不断的互动学习、不断的创新宣教。

1.从政府职能部门讲,营商环境重在规范,要切实规范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做到政府依法行政,部门依法办事,企业依法经营、合理竞争,社会依法管理。

2.从群众认知角度要求:通过不断的普法学教和宣讲,增强整体法制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的宣传教育尤为重要,这样可以规范执法行为。

3.严格依法办事,严肃司法公正,强化执法监督,从制度上保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特别是对企业的执法行为,要将善于执法过程公开,底气十足的接受法律、群众、新闻的监督。

4.依法保护投资商合法权益。要强力支持企业拒绝未经政府批准的检查、评比、赞助、集资等行为。严打各种金融诈骗、非法融资、制假贩假、不正当竞争等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为企业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二、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服务方式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服务,一方面政府职能工作人员必须在能力及水平上创新。二是导向企业面向商业对象在“供求平衡”中创新要跟得上电商的发展步伐。

1.深入业务学习,精炼营商队伍:定期组织各级营商队伍搞好业务学习、培训,培养营商过程中所需要的良好政治素质和过硬的业务水平,熟悉产业政策,掌握商务谈判的技巧,提高服务水平,但必须要求强化底线意识与法律意识。

2.创新服务观念、引资变引流。针对创业者的不同特点和创业的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是搞好就业人群培训,提供多维度的双创服务指导,充分利用就业部门、专业院校加大业务技能培训,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需求,营造亲商、安商的浓厚营商环境。

二是制定可行的惠民、惠企政策,为企业治乱减负。一方面清理整治涉企乱收费,推进涉企收费制度的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二方面出台保护企业权益、逐渐优化税收缴纳标准,全面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政策,降低减轻企业负担。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落实。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拓宽涉企服务“绿色通道”,积極营造良好的稳商氛围。让企业真正有办事便捷感、政策获得感和财产安全感。

四是创新服务方式,简化手续流程。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设立企业专用“服务窗”,施行窗口专人受理具体、协助服务到底的思维,探索实施“一事通办”的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办事流程,彻底简化手续流程,提升行政效率、企业生产效率和群众办事效率。

五是创新服务理念,树引资变引流的思维。招商引资中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是工作重点,但这个观点谁都知道,在实际操作中基本能做的就是找投资商,因而工作被动。在商务谈判过程中常常没有特定优势而失败。现在我们的基础条件、服务水平、优惠政策都不比别人差,但沿海城市却不曾有招商引资的说法,都是企业主动去落地。究其原因是其城市人员流动大、信息流速快。人员流动数量变大时,大小商业、配套物业、物流、信息技术、就业人才、社会配套服务、社会资源等等都将自动上档升级,并被调动起来。此时外来企业落户本地创办实体才能有真正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做保障。企业需要做的就是一心研究市场,且他所研究的市场又被不断增加的人流和信息备受推动,因为信息化技术的体现不光是在线上,线下同样会有更多的信息分享。所以,作为职能部门要研究的核心课题就是改变思维,运用电商思维如何去搞好引流的商业策划工作,必须把“吸粉”纳为工作核心。

三、围绕四大产业集群、定位商业发展核心

营商环境犹如“养蜂”,我们做好了蜂箱、找好场地,等待的就是“蜂群”安家,这些工作的重心就是如何去“招蜂”。很多人招不到“蜂”,很多人“蜂桶”爆满,还有很多养好的“蜜蜂”一夜出逃等等。论其核心就是环境问题。同样我们在营商环境这个问题上,必须做好“养蜂人”这个角色。

1.定位产业优势“招蜂”。必须紧紧围绕我县“四大产业集群”去定位,找准我们需要的优势产业。不能什么“蜂”都要招,必须招适合自身环境的“蜂”,要招利于生态的“蜂”。

2.寻找强势“蜂群”。一个地域产业必须要有核心企业进行支撑,这个企业发挥的效应会成为“头羊效应”助力企业群体发展。例如结合我县的资源优势,必须紧紧围绕生态旅游产业做文章。摆在我们面前有3个要件:一是县城基础条件逐步成熟、交通便利。二是城区及城周边资源独一无二。三是前期我们旅游产业做的也很出色,但始终无法提档升级、无法起到带动效应的核心原因是离县城远,失去了城区基础和固定资源的支援,无法与县城形成互动,配套产业无法发展,致使多年营运无起色。四是现有的产业中没有强实力产业,自我造血能力和修复能力太差。其实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重点围绕全域旅游打造“商业产业链”,重中之重的工作是需要引进有造血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的上市企业人驻,不能轻易牺牲我们现有的旅游资源,小投资换来的是大破坏,要通过实力企业去整合各个行业资源,否则这些产业依旧各自为阵、没有抱团和抗风险能力。

3.转变工作职能,变换服务观念,营商不如营品牌。多年来我们各级部门在营商环境的功课上是下足了功夫的,相关职能部门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可谓众企皆知。但是在服务过程中,为什么扶去扶来企业却在纷纷倒闭。纵观我县历年民企发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梯队。首先是以涉农企业大军凸显;其次是工业产品加工类企业突现;最后是依靠自身优势创业的小微企业逐步壮大。目前前两个阶段的产业发展几乎在亏损和破产边缘中渡日,特别是一阶段涉农企业很多已经倒闭。究其原因,运用习主席的讲话:“打铁还需自身硬”。当时的企业所涉的政策环境好,奖补多,致使企业发展没有注重产品研发与创新,死于产品市场滞销和技术条件落后。第二批工业产业发展核心注重的是短期效益,着重在做代加工和依托国家产业政策做外销,他们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与品牌,更无研发能力,死于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过程中。第三批小微企业,目前都开始了创新和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有自己的品牌与技术,但销售缺乏竞争力。

摆在我们面前的营商环境该怎么搞?首先,政府部门的服务能力、效率、服务政策可谓品种多样,可以说条条都是“干货”。但是对照现行的政策,这些并不是企业真正所需。这些扶持企业的政策一时间救活不了这些企业。要让这些企业活下来并发展壮大,关键核心应该是市场需求、购买和消费力。其次,我们想尽办法去招商,结果优势资源并没有招到,反而致使一些资源备受破坏。不是我们的资源不好,更不是我们的服务水平跟不上,究其原因就是在“互联网”电商飞跃发展的今天,我们对营商环境的打造同样需要的是电商思维。

我们必须找到适合我县长期发展和便于远期商业规划与策划、运作的“爆点”。我个人理解他的操作要点在于“大品牌政府抓,小品牌企业造”。一个地方不可复制的核心点就是优势产业,这个核心点的最终走向就会演变成竞争力,我们放开思维去理解就是真正的营商环境。要充分依托政府影响力,对核心商业品牌进行锻造,通过地域文化不断植入,运用电商思维和爆点传播的影响力推出“核心品牌”。实际我们职能部门需要做的就是去营造核心品牌。所谓“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政府有了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就如同满地盛开的鲜花,“蜂群”自会飞来筑巢,招商变为营商,这个营商的理解仅仅是服务和管理,也就是“养蜂人”。

4.创新文化营商、打造品味商业群体、筑成企业“航母”。政府需要长期不断的对核心品牌大做文章,简单的理解就是要时刻让自己“鲜花怒放”。但是要时刻保持这种盛开的态势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养份吸人,而这个养份就是“文化”的植入,它才是产业、产品的灵魂。运作品牌,我们需要的是文化先行、理论锻造。在地方政府倡导的主体文化背景下,导向各个企业学会利用文化进行自我提升,同时重点培育、组建文化服务公司帮助企业挖掘、传承文化。如此掀起“无文化不商业”的创业思维。这样,文化的植入提升了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为锻造“百年老企”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又因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提升了企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大家在利用文化创新品牌的过程中找到了“文化的自信”。政府用地域核心文化做平台,企业用特色产品做小舟,大家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即是一脉相承,更是相互弥补、缺一不可为,无形中形成了一艘打不垮、砸不烂的巨型“商业航母”。

5.做好产业集群、营造线上优势平台。有了良好政府牌、有了依托文化创意的核心竞争力产品,接下来需要政府职能部门亲手抓的便是“互联网线上平台”。这个工作同样需要我们的融媒体进行思维创新、工作转型。将做好能切实可行能服务地方经济、企业和群众的思维纳入工作规划,这个平台必须牢牢的掌握在政府手中,作为大事抓、经济命脉抓。

中国的经济环境,某种程度讲属政府的导向型经济。在政府主导的平台上,体现的是大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依赖,所以在政府孵化的商业平台中企业获得的更多的是利用政府影响力转变为优勢竞争力。而职能部门仅仅需要做的就是服务平台企业,把好平台人驻企业的准人关,守好产品质量关,让广大消费者舒心、放心,达到服务群众、利于企业为目的的营商环境。

总之,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市场活力需要的是不断的创新思维中找方法。我们必须时刻把握一个核心思想“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让花朵“四季盛开”。

2020年6月9日

猜你喜欢
营商核心环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