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山地区金银、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

2020-10-10 12:17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3期
关键词:斑岩燕山铅锌矿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山东 泰安 271000)

崤山地区在河南西部,是秦岭山脉的东段支脉,它与其他矿区构成了我国的小秦岭-崤山-熊耳山-外方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崤山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但在该区以往地质勘查工作中仅发现了一批小型规模的矿床,与临近的重要矿产区小秦岭、熊耳山相比较而言,崤山地区仍然属于初期探索阶段,勘查工作程度相对偏低,找矿成果相对较少。随着勘查工作的推进,崤山东部发现了中河和老里湾两个大型的银铅锌矿床,再次彰显了这一地区的找矿潜力,实现找矿突破。该地区正逐渐获得了广大地学工作者的关注,极有可能成为豫西地区的又一重要矿产基地。为了进一步扩大找矿成果,需要对崤山地区的地质条件以及成矿规律进行探讨,从而为这一地区地质找矿提供理论研究基础以及技术性的支撑。

1 崤山地区地质环境

崤山地区位于华北大陆板块南部,崤山断隆的中段,它的东部是熊耳山,西侧小秦岭,断裂构造发育,崤山断隆呈北东-南西走向。朱阳断裂呈西北走向,三门峡-鲁山断裂和卢氏-洛宁断裂分别为断陷东北和东南边界。呈现出四周断陷、中部断隆的地势结构。频繁的岩浆活动使得这一带岩石种类繁多,其中燕山期闪长岩和花岗岩小岩体与成矿关系密切,发育有柳关、赵家古洞、小妹河、后河等小岩体。崤山地区的矿床包括金、银、钼、钨、硫、铁等矿床,矿床成矿时期为燕山期。南部地区的矿床以斑岩-矽卡岩型为主,例如银家沟多金属矿床。而北部地区的矿床则是以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矿床为主,例如申家窑金矿、野乔河金矿等。

2 矿床特征

小秦岭、崤山地区、熊耳山、外方山地区金银多金属矿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系,其多金属成矿系列细分出四个系列。“崤山成矿亚系列”是今天探讨的主要系列,它和燕山期浅层超浅层花岗斑岩关系密切。这一地区目前共存在4个矿床模式:崤山式(半宽式)金矿、申家窑式金矿床、银家沟式硫铁多金属矿床、中河-老里湾式银铅锌矿,通过对四个矿床模式展开分析,得出最实际有效的数据支持。

2.1 崤山式(半宽式)金矿床

崤山金矿位置在崤山穹状背斜的北部地区,黑云斜长片麻岩、片麻状花岗岩、混合岩遍布,内部发育有断裂结构,东北向断裂带内的石英脉集中了该区的11条主矿体,最大的是Ⅰ号脉。在主拆离滑脱构造带上圈定有Ⅰ-Ⅶ号脉,产出于脆性断裂带中。赋存于太华群的切层断裂当中的矿脉Ⅷ-Ⅺ号脉,呈透镜状、囊状和不规则的脉状产出,矿体规模较小,品位高但产状缓。围岩发育硅化和黄铁绢英岩化。矿石构造多为条带状、网脉状和团块状。金属矿物有金、银、铁、铅、锌、铜等,此外还出现了磷灰石、白云母、绢云母、绿帘石等矿石物质。加厚下地壳部分被高温熔融之后产生了岩浆期后热液,这是成矿的主要物质来源,此矿床属于岩浆期后中温热矿床。(图1)

2.2 申家窑式金矿床

申家窑式金矿床产出与太华群等岩系中,该区发育南北向张剪式断裂、北东向压剪性断裂和北东向剪性断裂。该区典型的01号含金蚀变带赋存于近南北向的张剪性断裂中,断裂带内有辉绿岩充填侵入。矿区的西部发育有燕山期后河花岗岩体,与成矿关系密切。区内发现的金矿体受构造蚀变带控制,大部分矿体分布于蚀变带的顶部和底部,形态似层状、透镜体状。该区内的矿体规模较小,且品位相对较低。围岩蚀变主要发育硅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以及黄铁娟英岩化。燕山期岩浆热液是该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矿床成因类型为中高温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图1 崤山金矿地质略图

2.3 银家沟式硫铁多金属矿床

银家沟式硫铁多金属矿床位于崤山变质核杂岩的南部,斑岩体与矿床的形成关系紧密,以钾长花岗斑岩体为主的复式斑岩体是该地区成矿的必要因素,这一岩体可以追溯到晚侏罗纪。矿体均产自岩体内部,岩体接触带、断裂构造和裂隙中也有矿体充填。矿体呈脉状和透镜状。该区的主矿体未细脉浸染型钼矿体,在接触带附近发育硫铁矿体以及伴生的多金属矿体,断裂带内发育脉状的铅锌矿体。从岩体到围岩围岩蚀变呈现分带,在岩体内部主要发育钾化、磁铁矿化,接触带主要发育矽卡岩化、硅化、铅锌矿化等。银家沟式硫铁多金属矿床与钾长花岗斑岩体形成年龄相近。燕山期高温高盐度的岩浆热液是该区矿床成矿的主要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矽卡岩型。

燕山期浅成、超浅成花岗斑岩影响着崤山地区的多金属矿床,断隆中部的脆韧性断裂带内赋存发育有金矿体,靠近断隆边缘的洛宁断陷盆地断裂带中有银铅锌矿。崤山地区的矿产分布受到燕山期花岗岩浆侵入活动的影响,致使矿体多分布在岩体的内部和周边集中分布。

2.4 中河-老里湾式银铅锌矿床

崤山地区花岗岩类中矿石、岩浆层、地层的铅同位素组成相似,分布范围也相似。可判定崤山地区矿石中铅主要来自于燕山期花岗岩,因中酸性侵入岩体导致其具有了壳幔混合源的点。在太华群中铅同位素范围较大,很多矿区的样点数据存在于太华群铅同位素分布内,所以得出结论太华群可为崤山地区金属矿中提供铅来源。熊耳群的全岩安铅同位素变化较大,比值没有达到样本铅的标准,所以排除了熊耳群为矿石提供铅的可能性。

3 成矿规律分析

3.1 矿床空间分布特征

因此,青岛城市建设中对景手法营造出的“如画般”城市风貌是以西特理念为代表的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和德意志帝国文化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2 成矿物质来源

以唐山市某大型商业住宅的供配电设计为样本,该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约为8×104 m2,包括1栋商业楼、2栋10层商住楼,6栋24层高层住宅楼。设计范围从10 kV配电线路开始,从高压开闭所引来2条主线,其中1条运行,1条备用;低压侧引至小区各单元计量表,为一户一表[2]。

另外,绝大多数(76.7%)的教师是根据教学大纲授课,有23.3%的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学时、上课次数、运动员兴趣或需求等参考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因此,绝大多数老师把运动员和普通学生一样对待,没有把教学要求降低,这也符合国际惯例。

崤山地区金矿床当中硫化物,硫同位素变化范围窄,极差小,各项指标和岩浆硫数值相同,与深源硫特征匹配。崤山地区的金矿床当中硫同位素与深源硫相似,极有可能是来自于岩浆水。银家沟多金属矿床当中硫同位素塔式效应明显,具备深源硫特征。而中河-老里湾银铅锌矿中硫同位素为正值,变化范围小,与岩浆硫的平均值一致。因此可以推断出中河-老里湾银铅锌矿床的硫极有可能来源于与岩体同源的岩浆水。

该矿床分布于崤山断隆的东部地区,熊耳山断隆和卢氏-洛宁断陷盆地的西北部。目前在卢氏-洛宁断陷盆地周边已发现了多处银铅锌矿床。矿体在岩体内部和北西西向断裂带中均有产出,结构与其他矿区类似,矿体在岩体内部呈近水平的似层状,矿化以细脉浸染状为主。自矿体向围岩,蚀变程度逐渐变弱。矿体的矿化程度与岩体内部细微的裂隙发育密度相关,微裂隙越发育,矿化程度就越高。岩体控制了矿体的产出,通过分析矿石结构构造以及围岩蚀变呈现斑岩型矿床特征,属斑岩型矿床。而在断裂构造带内的脉状矿体,存在花岗斑岩脉穿插现象。花岗斑岩脉与成矿密切相关。岩体内的矿体与构造蚀变带中的矿体产自同一个时期。由此可以推断中河-老里湾式银铅锌矿属于斑岩-热液脉型,矿区的花岗斑岩是成矿的重要物质。

提升抗灾能力可从农田的基本建设入手,如最大限度地发展水利、改良土壤、平整土地等。在干旱灾害多发地可以建立防护林;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各地灾害的发生规律,推行防灾抗灾农业技术措施,在灾害来临时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损失。

综上所述,金矿当中的铅元素类似于燕山期花岗岩铅同位素,他们的组成相似,而有一部分铅与太华群的铅同位素相似。也就是说在崤山地区矿床形成的过程当中,燕山期花岗岩为其提供了主要的物质来源,太华群提供的元素也占一部分。

4 结论

在对崤山地区的金银多金属矿的地质结构、地质背景进行研究,通过对该区域四个矿床式的研究。变质核杂岩拆离滑脱构造系控制矿体的产出,崤山金矿产赋存于主拆离滑脱构造当中。加强对崤山变质核杂岩拆离滑脱构造系统的研究,有望进一步扩大找矿成果。

在了解了崤山地区矿区分布情况和矿物来源以后,发现区内金属矿床和燕山期花岗岩系的关系密切。硫铅同位素特征显示两者的源区一致,都来源于燕山期花岗岩类同源的岩浆水。

目前崤山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小岩体除了小妹河与赵家古洞岩体尚未发现有工业价值的矿床之外,其余地区都已经发现了规模不同的金银多金属矿床,这两个地区圈出有水系沉积物异常,综合分析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工作有望实现找矿新发展。

猜你喜欢
斑岩燕山铅锌矿
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南京银茂铅锌矿业有限公司
河北唐山:燕山深处荒山变“药谷”
玉龙-芒康一带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某银铅锌矿下向进路充填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东天山赤湖地区原生晕异常结构特征对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指示意义
辽宁调兵山西调斑岩型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浅谈云南铅锌矿的基本特征及找矿前景
燕山大学
家在燕山
新疆西准噶尔斑岩成矿远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