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林产品贸易合作的驱动因素分析∗

2020-10-10 02:53苏靖淇熊立春程宝栋
林产工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林产品互补性双边

吴 昊 苏靖淇 熊立春 熊 伟 程宝栋

(1.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2.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杭州 311300; 3.龙泉市林业局,丽水 323700)

我国是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近年来,我国林业产业蓬勃发展[1]。由于资源匮乏、环境压力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林产品国际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4]。2013 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难得机遇。当前,学术界对贸易互补性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普遍认同的是贸易互补性要从国家之间、产业之间、产业之内的相对优势或贸易结构的差异等视角来界定[5-6]。本文结合上述观点将林产品贸易互补性的概念定义为:一国出口林产品与另一国进口林产品的吻合程度,也叫结合度,以此来反映出两个国家贸易产品或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学界有关双边贸易互补性的测度方法已日趋成熟,方法种类也不断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研究方法:贸易互补性指数、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专业化系数和一致系数、产业内和产业间互补性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对于贸易互补性影响因素,学者们认为影响双边贸易互补性的因素主要有双边贸易国市场规模[7]、劳动力素质[8]、关税壁垒[9-10]、双边贸易政策[1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12]、距离[13]、伙伴国人口[14]、人均GDP差值[15]、双边贸易依存度[16]、双边是否为WTO与SCO成员国等[17]。另有研究发现,进出口商品结构、产业结构、产业基础及传统是影响双边贸易互补性的重要因素[18],国内生产总值、共同边界和能源因素是影响双边贸易合作的主要因素[19]。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在产品贸易互补性及其影响因素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针对林业行业贸易互补性研究较为缺乏,且缺乏较新的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针对实证研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影响机理的相关影响因素变量选取不充分。鉴于此,本文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度双边林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并实证分析影响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影响机理,以期为提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提供实证依据,为中国林产品贸易对外合作提供研究参考。

1 方法与数据

1.1 林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标测度

在贸易互补性的测度方法上,贸易互补性指数(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ex, TCI)在运用的广泛性和新颖度上都具有代表性,是当前国际上较为权威的测度方法[20-21]。TCI是衡量一国出口商品与另一国家进口同一商品的吻合度,进而反映两国之间的贸易密切程度。具体测度公式如下:

公式(1)中,TCIcsf表示c国与s国在f产品的贸易互补性,RCAxcf表示从出口角度测算c国在f产品的显性优势,RCAmsf表示从进口角度测算s国在f产品上的显性劣势。RCAxcf和RCAmsf的测度公式如下:

公 式(2)、(3)中,Xcf和Xc分 别 表 示c国 在 所 有f产品的贸易出口额和总贸易出口额,Msf和Ms分别代表s国在所有f产品的贸易进口额和总贸易进口额,Xwf和Mwf分别代表世界在f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Xw和Mw分别代表世界上总产品的总出口额和总进口额。RCAxcf数值越高,则反映c国在f产品上拥有越显著的比较优势,RCAmsf数值越大,则代表s国在f产品上拥有越明显的比较劣势,说明c国在f产品的贸易出口与s国在f产品的贸易进口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当TCIcsf>1时,代表c国和s国在f产品的互补程度较高。

1.2 双边林产品贸易实证模型设定

参照既有研究,本文将中国与沿线国家林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值作为被解释变量[12]。此外,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已有研究表明,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影响因素主要有双边贸易依存度、经济规模差异、制度环境、双边贸易国国内生产总值、地理距离、市场规模、劳动力素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等[6,10,12,22-24]。具体而言,本文将选取以下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1)经济自由程度,以此反映国际贸易的制度环境,该指标是由法律、金融、商业等方面子指标加权而得,取值范围[0,100],涉及贸易壁垒、价格管制、产权保护等方面[25]。2)贸易依存度,代表一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与其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值,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对于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也表示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以及该国在世界市场、国际分工的深度[22]。3)经济规模差异,代表t时i国与中国经济规模差异程度,反映国家之间贸易结构的相似性[26],sgmit的测度公式如下:

式中i、j分别代表贸易伙伴国、中国。4)是否签订自由贸易协定iftradeit,代表t时i国与中国是否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为1,反之,为0[27]。5)市场规模,用一个国家林产品的产量或产值衡量,已有研究表明市场规模越大越能提升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28]。6)双边地理距离,双边距离越近越可能降低贸易成本,进而促进贸易合作[29]。7)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用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容量两个维度反映,质量维度用港口基础设施的质量,根据国际标准,港口基础设施的质量取值范围为[1,7],1 代表基础设施质量十分欠发达,7 代表十分发达高效,其他取值代表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程度,取值越大代表质量越高[30]。8)港口基础设施容量用货运码头的吞吐量反映[30]。9)双边货币汇率,用该变量反映贸易伙伴国与中国的金融关系,人民币汇率下降将利于沿线国家对华林产品出口,汇率上升将利于中国向沿线国家林产品出口[6]。

基于上述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定义建立如下计量回归模型:

公式(5)中,被解释变量为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指数TCIit,表示t时i国的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freedom表示一国经济自由程度,trdrly表示贸易依存度,sgm表示经济规模差异,iftrade表示是否签订自由贸易协定,market表示市场规模,distance表示双边地理距离,infraqlt表示港口基础设施的质量,infra表示港口基础设施容量,exch表示双边货币汇率。a1-a11为相应解释变量对应的待估系数,a0为常数项,εit为随机误差项。

1.3 数据来源

实证分析数据时间范围为2000—2016 年,研究对象为“一带一路”沿线的29 个国家和中国。林产品贸易额数据来自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贸易互补性大小使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林产品贸易互补指数测算值,经济自由度数据来自美国传统基金和《华尔街日报》,港口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货柜码头吞吐量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距离数据来自CEPII数据库,是否相邻来自世界地图数据,市场规模数据来自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是否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数据来自中国商务部官网,各国货币汇率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中涉及货币单位的数据均以2000 年不变价格计算。表1 为影响贸易互补性的解释变量的描述统计性分析。

表1 解释变量描述性统计Tab.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explanatory variables

2 结果与分析

中国是一个跨越温带、热带和亚热带三个气候带的国家,同时,“一带一路”沿线29 个国家跨越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四个气候带,因而,从自然资源禀赋、产品匹配角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具备构建良好林产品贸易互补关系的条件。本文基于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2000—2016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林产品贸易的互补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扩大林产品双边贸易互补范围,使双边林产品贸易优势互补提供参考。

2.1 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测度结果

表2 2000—2016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林产品贸易互补性年均指数值Tab.2 Annual index value of trade complementarity of forest produc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Belt and Road countries from 2000 to 2016

表2 是2000—2016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林产品贸易互补性年均指数测算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与沿线29 个国家林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均值为0.453,其中,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的前十位国家分别是:埃及(1.192)、爱沙尼亚(0.788)、斯洛文尼亚(0.766)、拉脱维亚(0.735)、波兰(0.640)、立陶宛(0.582)、克罗地亚(0.554)、乌克兰(0.525)、土耳其(0.491)和越南(0.489)。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较低的后十位国家分别是:孟加拉国(0.340)、白俄罗斯(0.330)、泰国(0.324)、菲律宾(0.321)、马来西亚(0.307)、格鲁吉亚(0.274)、缅甸(0.261)、俄罗斯(0.259)、柬埔寨(0.184)和老挝(0.137)。可以发现,与中国林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的国家主要位于东欧地区,此外还包含埃及和越南等国。另外,与中国林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弱的国家主要以东盟国家为主。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东欧国家具有一定市场规模,但木材产业又相对薄弱,缺乏门类齐全的木材产业部门,对中国物美价廉的林产品最终品需求量较大,而多数东欧国家森林资源丰富,又是中国重要的木材原材料来源地之一,因此,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而东盟国家与中国林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弱,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东盟国家有一定木材产业基础,与中国木材产业结构存在相似性,如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少数东盟国家,如缅甸和柬埔寨等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薄弱,在林产品进口量上也相对较少,从而弱化了与中国的林产品贸易联系。

图1 2000—2016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林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变化Fig. 1 Changes in the index of trade complementarity of forest produc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Belt and Road countries from 2000 to 2016

图1 是2000—2016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林产品贸易平均互补性指数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2004 年之前中国与沿线国家林产品贸易互补关系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04 年之后则开始逐步上升。因此,中国与沿线国家林产品贸易互补关系最弱对应的年份是2004 年,对应的林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为0.359,中国与沿线国家林产品贸易互补关系最强的年份是2016 年,对应的林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为0.523。总体而言,2000—2016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林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沿线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即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自身国民经济水平的发展,国内木质林产品需求增加,提高了沿线国家与中国的林产品贸易交易总量。二是随着中国国内木材产业的发展,林产品质量和种类满足了不同国家和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沿线市场不断拓展,但受限于本国森林资源供给不足,沿线森林资源丰富国家进而成为中国重要的原材料来源地,提升了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

2.2 实证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为缓解异方差和减少数据波动性影响,对变量取对数处理,并采用Breusch-Pagan检验确定使用混合估计还是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得出检验P值小于0.05,拒绝使用混合估计的原假设。进一步运用Hausman检验,Hausman检验的P值结果大于0.05 值,因此接受原假设,表明应选择随机效应进行回归估计,回归结果如表3 所示。根据统计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趋势:

表3 双边贸易互补性影响因素回归结果Tab.3 The regression result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ilateral trade complementarity

1)经济自由度指数在1%显著性水平上,对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有正向影响,经济自由度指数每提高1%,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会提高0.763%,说明在各国经济制度环境比较宽松的情况下,双边开展林产品贸易的灵活性更高,有助于提升双边贸易合作。

2)贸易依存度对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有较强积极作用,即贸易依存度越高,双边林产品贸易的互补性越高。具体而言,贸易依存度每提高1%,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会提升0.002%,原因可能是对外贸易依存度高则有可能加强双边贸易联系,提升双边贸易合作紧密度,进而提升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

3) 经济规模差异变量在1%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并且显著为负,也就是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经济规模差异每提高1%,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会降低0.073%,沿线国家与中国经济规模差异程度越大,这种贸易互补性越弱,进一步说明经济水平较差的国家与中国林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并不高。

4)是否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对双边林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没有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当前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比较少,“一带一路”沿线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当前也只有东盟十国、格鲁吉亚。

5)市场规模对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在1%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市场规模每扩大1%,双边林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提高0.499%,各国林产品市场规模的扩大表明贸易双方合作的潜力增强,有助于双边林产品贸易的优势互补。

6)距离变量对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有抑制作用,并且在1%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距离每增加1%,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会减少0.000 1 个单位,这可能与运输成本有关,双边距离越远,交易成本也越高,导致双边林产品贸易合作强度减弱。

7)港口基础设施质量和港口基础设施容量两个因素均对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两者分别在1%和10%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上述两个指标的提升有助于改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林产品贸易条件,降低中国与沿线国家林产品贸易的交易成本并提高双边贸易便利性。

8)双边货币汇率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有一定负影响,这与事实相符,无论双方货币汇率是上升还是下降,对双方来说有利也有弊,当沿线国家货币贬值时,兑换人民币能力下降,出口至中国的林产品将增加,而中国出口沿线国家的林产品将减少,当沿线国家货币升值时,则相反,总之上述两种货币变化都将影响双边贸易量,弱化双边林产品贸易合作。

综上,经济自由程度、贸易依存度、市场规模、港口基础设施质量和港口基础设施容量分别对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具有积极影响,经济规模差异、双边地理距离和双边货币汇率分别对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具有消极影响,其余变量无明显影响。整体而言,经济环境的良好与否对林产品的对外贸易流量具有重要影响,而贸易依存度较高、尤其是对中国贸易依赖度高的沿线国家与中国林产品贸易互补性则较强。此外,作为重要的大宗商品,贸易伙伴国的市场需求以及双边的港口条件是拓展双边林产品贸易规模的要素。

3 结论与政策启示

3.1 结论

本文利用2000—2016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林产品贸易数据,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TCI)测度了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进一步运用计量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林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的国家主要位于东欧地区,互补性较弱的国家主要以东盟国家为主。2)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向沿线国家出口最终品类林产品增加,沿线国家向中国出口木材原材料同样提升。3)经济自由程度、贸易依存度、市场规模、港口基础设施质量和港口基础设施容量分别对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具有积极影响。经济规模差异、双边地理距离和双边货币汇率分别对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具有消极影响,其余变量无明显影响。

3.2 政策启示

1)国内林产品贸易相关部门和企业应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林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的东欧国家加强合作,稳固双边林产品贸易关系,在条件适宜情况下,可加强对该地区国家的林产工业投资,在当地兴建木材原料供给基地和林产品加工基地,进一步降低双边林产品贸易成本。

2)通过影响双边林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因素来精准定位与中国具有重要林产品贸易发展潜力的国家和地区,评估沿线国家林产品市场需求容量、产品需求层次、营商环境、林产品对外贸易依存等特征,制定多样化的双边林产品贸易方案,确保双边林产品贸易朝向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林产品互补性双边
RCEP对甘肃省林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Paper Excellence 收购Resolute 林产品公司
我国林产品贸易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电子产品回收供应链的双边匹配策略
基于不确定性严格得分下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基于不确定性严格得分下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中泰双边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印商品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实证研究
浅析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
新型自适应稳健双边滤波图像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