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作用

2020-10-12 06:48汤庆坤黄深惠蒋满贵黄旭华黄凯华潘志新
广西蚕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酯类家蚕菊酯

汤庆坤,黄深惠,蒋满贵,黄旭华,黄凯华,潘志新

(1.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南宁530007;2.东兰县蚕业发展中心,河池547400)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广西蚕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他农业产业也在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逐渐实行机械化管理。现在广西蚕区的很多桑园周围都种有甘蔗、水稻、柑橘等多种作物,使用的农药种类繁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喷洒农药时往往使用机械化高空喷洒方式,农药会随风飘到邻近的桑园,或是下雨天,经过雨水流到桑园,造成桑叶的污染,蚕儿食下受到污染的桑叶继而出现大量死亡或是不结茧等现象,有时甚至颗粒无收,造成蚕农重大的经济损失[1-5],极大地打击蚕农的养蚕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广西蚕桑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当前广西蚕业发生的家蚕农药中毒事件主要是果园大量使用农药,污染了附近的桑园所致[6]。果园中往往喷洒不同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杀灭害虫,一旦农药飘到附近的桑园,污染了桑叶,蚕儿食下受到污染的桑叶就会引起中毒现象,出现大量蚕儿死亡或是结薄皮茧、死笼茧现象,造成蚕农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明确不同种类拟除虫菊酯农药对家蚕的毒性,本文将对6种常用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家蚕生物试验,明确其毒性,为有效防控家蚕农药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家蚕品种 两广二号,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提供。

1.1.2 试验试剂 溴氰菊酯,25 g/L剂型为乳油,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联苯菊酯10%水乳剂,由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甲氰菊酯20%乳油,由興農樂業(中国)有限公司生产;氰戊菊酯20%乳油,由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高效氯氰菊酯4.5%水乳剂,由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高效氯氟氰菊酯25%可湿性粉剂,由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方法

1.2.1 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试验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6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家蚕3龄幼虫的急性毒性。通过预备试验确定供试农药对家蚕全部致死和全部存活的浓度范围,设计5~7个浓度梯度,分别将桑叶浸泡到各个浓度的药物中1 min,取出后在阴凉处晾干,添食于3龄起蚕24 h,之后喂食正常桑叶。空白对照组以蒸馏水浸泡桑叶晾干后喂食。各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蚕,调查攻毒后96 h内家蚕的中毒症状、死亡及存活家蚕头数。对照组死亡率<10%的试验为有效试验。

1.2.2 数据计算和统计方法试验数据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算农药对家蚕3龄幼虫经口急性毒性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值及95%置信限。

2 结果与分析

2.1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引起家蚕中毒的症状

从表1可以看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家蚕引起的中毒症状表现出多种相似的特征,但也有不同的症状。溴氰菊酯中毒后出现蚕拒食桑叶,运动缓慢,或是伏在桑叶上静止不动,用手拨动则又出现运动,最后慢慢死亡。联苯菊酯中毒后,蚕开始乱爬,抬头,蜷曲,翻滚,吐黄色水染满全身,最后慢慢死亡。甲氰菊酯中毒后,蚕儿吐水,到处乱爬,将近死亡的蚕出现C、S型,最后死亡,死亡蚕儿蚕体溃烂。氰戊菊酯中毒出现蚕儿吐水,变得安静少动,少食桑叶,将近死亡的蚕和死蚕呈现C、S型。高效氯氰菊酯中毒后,表现为拒食桑叶,往桑叶外面爬附着力差,活力下降,蚕体蜷曲,陆续死亡。高效氯氟氰菊酯中毒后,蚕头胸部狂躁摆动,之后运动缓慢,逐渐死亡,死蚕头胸部变大,身体卷曲呈C型或S型。

表1 家蚕对 6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中毒症状

2.26 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

由表2显示,6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家蚕均具有较强的毒性,按毒力大小排列依次为: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6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性最大的是高效氯氰菊酯,LC50为0.009 6 mg/L,毒性最小的为甲氰菊酯,LC50为0.059 8 mg/L,毒性相差5倍,6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毒性大小比较接近,按照农药对家蚕的毒性与风险性等级划分[3],添毒后96 h的LC50均小于0.500 0 mg/L,对家蚕均属于剧毒级别的农药,田间施药浓度LC50>10,均具有极高风险性。

表2 6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情况

3 讨论

本试验供试的6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显示对蚕均为剧毒级别,试验结果与戴建忠等[7]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该类农药在蚕区及周边应禁止使用,不适宜高空喷洒,否则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的桑园都会受到微量农药的污染,并导致家蚕中毒死亡。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桑叶上的残毒期极长。鲁兴萌等[8]试验证明,桑园喷施0.11μg/L氯氰菊酯后,喷施到杀虫剂的桑叶在较长时间内(63 d)对家蚕依然存在毒性。有些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喷施桑叶后100 d采叶喂蚕仍可使3龄起蚕中毒死亡[9],因此一旦桑叶受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污染,绝对不能再用于饲喂家蚕。由于拟除虫菊酯类分子量大,亲脂性强,在桑树中内吸性差[10],新长出来的桑叶基本不受到农药的污染[8-9],因此一旦桑叶受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污染后,应该及时把受到污染的叶子摘除,待新桑叶长出来,经过及时少量家蚕添食试验,安全后方可继续用于饲养家蚕。

猜你喜欢
酯类家蚕菊酯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气相色谱法测定苹果中联苯菊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酯类化合物
欧盟拟禁止联苯菊酯在温室使用
延缓硝酸酯类耐药性的三项对策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白酒中的甲醇和酯类
超高效合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茶叶中联苯菊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