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以沉浸之名

2020-10-12 02:41李天
上海艺术评论 2020年4期
关键词:镜面肉身观者

李天

—以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装置艺术为例

参与,在词典里被表述为以第二方或者第三方的身份加入,融入到某件事情中。而第三方的性质是:合作,但保持独立。

在当代艺术生态中,大型沉浸式装置占据着越来越耀眼的位置,它既非VR情境对于感知的机械式复现,也不构建沉浸式戏剧的行动式参与,更不似传统视觉艺术的意识沉浸那般,需依赖于观者的想象力与错觉。沉浸式装置呈现出对空间与肉身的重构,在艺术浸入空间,肉身浸入艺术的同时,艺术改造了空间形态,并重新发现了肉身的当代境遇。

沉浸:空间之名

学者维利里奥在他的速度学里,将当代社会的变化概括为空间到时间的过程,随着“载具”速度的不断提升,曾经稳固的空间形态处于不断瓦解,不断“收缩”之中,空间不再具有广延性,而成为液态的,流动不居的“无地点的地点”。1在这个过程中,物质艺术逐渐让位给非物质性的影像艺术。人一方面在实时的界面中体验虚拟身份的无所不在,另一方面无法摆脱肉身的实在性所依赖的时空,在焦灼的双重性中,是被技术义肢武装的当代境遇,也是埃利亚松所极力传达的“存在感”。

存在的双重性以“梦境”的形式呈现,这是媒体常给他贴的标签,在这些装置中,既有自带“光晕”,有着真实时空记忆的《遗失的指南针》,也有可无尽复制,瞬间生成并消失的《聚合彩虹》,埃利亚松惯用水、光、雾、镜面等作为材料,将物质与影像编织成包裹观者感知的沉浸之网,与其说“梦境”是一种感知或体验,毋宁说梦境是物与感知之间的关联,梦境不仅在于装置与美术馆之间,也在于观者的肉身与装置艺术之间。

以肉眼可见的形式而言,埃利亚松的梦境比单纯的装置艺术更依赖于美术馆的空间。无论是以再现为原旨的古典知识型时期,还是19世纪开始的各色现代主义,它们对于作品自身存在的空间,始终保持着原始的分离态度。在卢浮宫或者大都会博物馆的均质空间中,架上绘画,立体雕塑,散布各处,保持自身独立的空间形态,与置身其中的建筑物并峙。艺术品与美术馆的关系,保持着一种相看两不厌的姿态,藏品捐赠、殖民掠夺或拍卖购买,昭示着美术馆并非它们的家园,更非终点,不过是暂居地与文化象征罢了。艺术品们在美术馆里的空间形态,被时间凝固为一种被本雅明称之为光晕的东西,在对时间废墟的追逐之中,保持着历史意象的向阳性。

观者:身体之名

在这个世界逐渐变得不可分割的同时,观者和艺术的关联也开始变得格外黏着,静观与疏离逐渐走向交互与体验,观者的位置前所未有的突出,昂然以一种参与的姿态,进入到艺术的解释场域。随着艺术品以“物”的方式沉浸于空间,观看者开始以“身体”之名沉浸于艺术品。

沉浸并不是新近的概念,在审美理论中,它通常用来表达一种与日常经验不同的高峰体验。从柏拉图的迷狂、亚里士多德的净化,到康德的愉悦、柏格森的麻痹等,虽不以沉浸为名,但都与此相关,它们强调的是发生在大脑内部的、意识域的审美体验,生成的是意识沉浸。20世纪以来,在身体理论与VR技术的双重加码之下,具身沉浸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审美形态,它强调知觉的肉身性,强调知觉是肉身主体的活动或行为(act),是发生在身体场域的统觉。

很显然,沉浸式装置所生成的具身沉浸,与VR式具身截然不同,VR所构建的沉浸强调的是虚拟化、代码化的身体,作为一种后人类的知觉界面,肉身知觉需要在代码中与虚拟影像交互。这是一种Halyes所说的虚拟性情境的交互方式,它意味着虚拟本身成为一种被需要的文化感知,在这种情境下,人体的内部就像即将被入侵者破坏的城镇一样处于一种开放状态,不仅健全的人体不复存在,亦会逐步消解以“物”姿态呈现的艺术品,将艺术拖入冷酷、恐惧,甚至是无边的荒漠。

然而物并未消亡,肉身亦在场,沉浸式装置表现出了来自肉身的,对于虚拟情境的惊人抵抗,在此,作为“知觉场”( perceptual field)的身体,是世界呈现的场所,也是各种事物被知、被感的活动得以展开的场域,身体通过与空间交织性和侵越性的贯通,实现对空间的把握和对世界的占有。沉浸式装置用肉身沉浸于“物”之中的状态,来强调人类存在的物质维度(肉身化),安尼施·卡普尔超大尺寸制造的不锈钢雕塑,用感官失衡产生的震惊,引起失神般的沉浸感,莱安德罗·埃里希用强互动的物质性空间,制造身临其境的太虚之境。不同的是,前者并未提供实体性的入口,而在后者的空间中,观者彻底成为空间的一部分。

埃利亚松的作品为身体提供了入口,但并没有对互动表现出埃里希般的依赖,风、光、波、水、冰、雾、气等现象所制造出的梦境,要求着一种强烈的主体间性。梅洛-庞蒂曾在那个著名的对握手动作的说明中,细致地辨析过身体与主体间性的微妙之处,正如沉浸装置之中的观者状态,借由身体之域,摈弃代码化的情境,呈现出原始的知觉关系,以“情动”的方式回归到原始的感知。它不断强调一种知觉的“之间”(in between),既非经验主义意义上的外在感知,也并非一种纯然的内省(introspection)。观者的身体感知与装置的融合,凸显一种梅洛庞蒂式的场域式的“共有”:“我在共有中拥有我的整个身体”。2

沉浸式装置藝术爱用镜面制造沉浸感,以光面或镜子呈现观者的身体或影子,幻化出一种虚实相生的面目。埃利亚松的镜面颇为独特,既不像草间弥生的《无限镜屋》让自我影像消失其中,渺小到无以寻觅,也不似卡普尔巨大的不锈钢光面,让观者与自然之像同在。埃利亚松的镜像,处于自我和世界“之间”,它并不那么容易获取,让观者在距离中寻找自我。《气象计划》里天花板镜面,与观者颇有距离,观者或坐或躺在的地面上,观望着雾气中昏黄的“太阳”,寻找头顶镜面中自己的倒影,在明黄的单频灯下,幻象与我弥合成为完整的世界,缺一不可。在此,身体以神秘之姿被凸显出来,对于视觉而言,始终以幻象(镜像)的方式存在,眼睛无法窥见完整的自身,见到的只能是他人的全体,而自我的真实肉身,存在于触摸、呼吸与感觉之中。镜中人现出一种疏离,凝视自我之时,看到的却是他者。在《未来之思图志》中,镜像之中的身体被分裂,与镜面前的观者并不形成唯一的对应关系,镜面成为不确定的界面,我面对我的像,亦看见他人的像,他人与我,在镜面光影作为世界的喻象下,得以赤裸的同时呈现,无处可逃。如果说VR的具身沉浸追求忘我,那么埃利亚松的装置则通过镜面发现自我,在“之间”中重构自我。

20世纪中叶以来,艺术的概念变得复杂,因为它与日常经验界限的不可名状的模糊,让它滑入流行与商业的喧嚣,也因为它与理论之域的靠近,乃至遭遇到终结的危险。艺术品自身构成体系的内部,原子在逐渐的聚合,乃至裂变。艺术成为概念,成为事件,成为寻常物的嬗变,成为日常经验的话语重叠。水、光、木、石,日常的介质被重组,边界的模糊伴随着美术馆和观者所展示出的参与的姿态,而变得更加无以言说。

结语:多元化的幻象

近年来,随着国外艺术家在中国举办个人展览的兴趣大增,不仅催发了许多“第一次”和“最大规模”,也产生了“道隐无名”“无相万象”和“太虚之境”这样颇具道家意味的展览名称。2018年埃利亚松在红砖美术馆的“道隐无名”展览即是其中一例,虽不能就此定论艺术界的开放共荣是否进入了新阶段,但至少在艺术市场的舞台上,呈现出一派文化交流的繁华盛景。这些话语的指示很微妙,看上去像是全球化的表征,又像是多元文化的隐喻。融合可能是一种理论的幻象,而参与却意味着更实际的问题,是我们参与了世界的对话,还是这些远道而来的艺术家参与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建构?在语言本质上不可通约的情况下,视觉艺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多元对话中的重要角色。

然而,展览终究会被撤离,镜面中的观者也将消散,在群体走出美术馆的一瞬间,一切终将归于平静。对于观者而言,所谓彼此的交融互存,终究不过是镜面中的幻象。

参与,以空间之名,身体之名。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3R视角下视觉艺术的媒介与观念研究”(19YJCZH086)阶段性成果

作者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 Paul Virilio, Open Sky, translated by Julie Rose, Verso, 2008.
  •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135.

猜你喜欢
镜面肉身观者
蛰伏
镜面铝线路载板在LED COB光源中应用
端午节观龙舟赛
镜面小屋
几何映射
这肉身从无中来
不灭的神魂永远流传
儿童诗四首
光影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