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多功能闭合高负压引流瓶悬吊袋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

2020-10-12 14:35李秀娟牛玉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6期
关键词:效果观察

李秀娟 牛玉玲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多功能闭合高负压引流瓶悬吊袋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方法 240例乳腺癌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20例。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给予多功能闭合高负压引流瓶悬吊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给予多功能闭合高负压引流瓶悬吊袋, 可有效地促进患者术后下床活动, 降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闭合高负压引流瓶;多功能悬吊袋;患肢静脉回流;效果观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6.01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ultifunctional closed high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bottle suspension bag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240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erical table, with 12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multifunctional closed high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bottle suspension bag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postoperative off-bed activity time, subcutaneous effusion and skin flap necrosi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off-bed activity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subcutaneous effusion and skin flap necrosis 5.00%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20.00%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suspension bag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ostoperative off-bed activity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nd lower the incidence of subcutaneous effusion and skin flap necrosi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Closed high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Multifunctional suspension bag; Venous return of affected limb; Effect observation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恶性肿瘤, 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 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目前疗效最显著最可靠的方法仍是早期手术, 手术时大多行乳腺癌根治术, 无论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还是扩大根治术, 都要将全乳和腋淋巴组织整块切除[2]。由于手术范围较广, 创伤较大, 易造成切口的渗血和渗液, 引起患肢的水肿, 造成患者引流不畅, 影响伤口愈合。因此术中常规放置腋下及胸骨旁引流管, 为保持引流通畅, 本文研制了“多功能闭合高负压引流瓶悬吊袋” 用于临床。本项研究将本院乳腺外科收入的2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多功能闭合高负压引流瓶悬吊袋的应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科收入的240例乳腺癌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20例。观察组女117例, 男3例;年龄20~76岁, 平均年龄(42.22±10.60)岁;发病时间2 d~1年, 平均发病时间5个月。对照组女119例, 男1例;年龄22~73岁, 平均年龄(41.82±9.76)岁;发病时间5 d~1.5年, 平均发病时间4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传统护理方法:患者手术后用纱布绷带缠绕固定伤口;当患者术后需要下床时, 闭合高负压引流瓶由家属协助手提或患者采用塑料袋或线绳系上, 患者用健侧手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功能闭合高负压引流瓶悬吊袋护理。

1. 2. 1 高负压引流瓶悬吊袋的制作方法 引流瓶悬吊袋分左、右袋体, 中间由10 cm储物袋相连, 袋体尺寸大小根据引流瓶大小决定。左悬吊袋袋体的前面开有窗口, 直视引流瓶窗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伤口敷料加压主带, 伤口敷料加压主带的活动端通过尼龙搭扣与左悬吊袋袋体连接。左悬吊袋袋体的后面设有开口, 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刻度卡框, 刻度卡框外盖有后面引流液观察窗帘, 后面引流液观察窗帘一侧与左悬吊袋袋体固定连接, 另一侧通过尼龙搭扣与左悬吊袋袋体相连接。右悬吊袋袋体前面设有伤口观察窗, 伤口观察窗上盖有正面伤口观察帘, 正面伤口观察帘的一側与右悬吊袋袋体固定连接, 正面伤口观察帘另一侧通过尼龙搭扣与右悬吊袋袋体连接, 右悬吊袋袋体的边缘通过尼龙搭扣连接伤口敷料加压副带, 伤口敷料加压副带与伤口敷料加压主带相对应配合。左、右悬吊袋袋体后面引流液观察窗帘另一侧通过尼龙搭扣与左、右悬吊袋袋体相连接。见图1。

1. 2. 2 多功能闭合高负压引流瓶悬吊袋的使用方法 当患者做完手术后, 利用多功能闭合高负压引流瓶悬吊袋包扎伤口, 使右悬挂袋袋体覆盖在伤口处, 利用伤口敷料加压主带和伤口敷料加压副带固定在患者身体上, 根据情况调节固定的松紧程度, 能够起到加压止血的作用。当需要观察伤口时, 可以打开正面伤口观察帘, 通过伤口观察窗来观察伤口敷料是否渗湿, 以便随时更换伤口敷料, 避免伤口感染。

当患者手术后需要下床时, 拿掉伤口敷料加压副带, 将两个闭合高负压引流瓶分别放在左、右悬挂袋体内, 调节所用吊带长度, 肩背、斜挎或者挂在脖子上;当需要观察引流量时, 打开伤口敷料加压主带, 通过直视引流瓶窗口观察闭合高负压引流瓶的引流量。中间有储物袋, 放笔、体温计、药物等。如只放1根引流管, 多功能闭合高负压引流瓶悬吊袋左、右悬吊袋袋体折叠, 搭上尼龙搭扣, 就变成1个悬吊袋。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乳腺癌术后有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等并发症, 国外文献报道[3]皮瓣坏死的发生率为10%~60%, 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14.6%。该疾病多因皮瓣活动遗留空腔、皮下渗液引流不畅所致。有效的伤口及创面加压、并保持有效的引流, 是避免皮下积液、减少皮瓣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乳腺癌术后传统的加压包扎方法是用纱布垫覆盖, 然后用绷带缠绕, 这种方法固定无弹性, 患者会感觉不适。下床活动时需提着引流瓶, 很麻烦, 有时患者怕不小心引流瓶坠地, 造成引流管脱落而不敢下床活动, 进而更加影响引流管的引流, 引起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

多功能闭合高负压引流瓶悬吊袋克服了手术后传统包扎方法及护理方法存在的弊端[4]。用其包扎伤口时能调节伤口包扎松紧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能观察刀口辅料渗血情况。当患者下床活动时, 能根据人体的高矮调节高度, 避免了自己手提引流瓶不慎造成引流管脱落的危险;患者应用高负压引流瓶悬吊袋有安全感, 愿意下床活动, 促进了皮下积液的引流, 降低了发生皮瓣坏死的风险。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多功能闭合高负压引流瓶悬吊袋的临床应用, 避免了引流管脱落、促进了皮下引流管的引流, 降低了发生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风险, 促进了刀口的甲级愈合, 减少了患者的疼痛, 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早日康复有积极作用。同时引流瓶悬吊袋的中间储物袋能放笔、体温计、药物等, 患者下床活动时能随时随地监测体温并记录、并能及时服用药物, 使患者方便舒心。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 吴肇汉. 外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27.

[2] 罗泽.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体会. 北方药学, 2008, 5(3):57-58.

[3] Terrell GS, Singer JA. Axillary versus combined axillary and pectoral drainage after modified radified mastectomy. Surg Gynecol Obstet, 1992, 175(5):437-440.

[4] 殷庆章, 向明, 卢政荣, 等. 乳腺癌术后早期并发症158例临床分析. 浙江临床医学, 2001, 3(3):151-152.

[收稿日期:2020-07-09]

猜你喜欢
效果观察
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优质护理用于外科患者护理的效果
无痛胃肠镜用于儿童胃肠病诊治的效果观察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综合性系统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策略及效果观察
社区健康教育课堂对更年期妇女干预效果观察
前房穿刺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