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诱导睡眠内镜检查对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平面形态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0-10-12 14:35罗春林林美雅凌威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6期
关键词:丙泊酚阻塞性通气

罗春林 林美雅 凌威

【摘要】 目的 探讨丙泊酚诱导睡眠内镜检查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平面形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0例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采用丙泊酚诱导睡眠后进行内镜检查, 并对患者腭咽、口咽侧壁、舌根、会厌以及喉部塌陷情况及阻塞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 1例患者各平面均无完全阻塞, 占比为2.0%;7例患者单平面完全阻塞, 占比为14.0%;42例患者多平面完全阻塞者, 占比为84.0%。腭咽:48例呈环形塌陷, 且46例完全阻塞;口咽侧壁:46例呈X轴方向塌陷, 且36例为完全阻塞;舌根:23例呈Y轴方向塌陷, 其中不完全阻塞12例, 完全阻塞11例。结论 采用丙泊酚诱导睡眠内镜检查显示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情况呈现多样性, 其咽侧壁、会厌以及舌根的塌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存在喉部阻塞情况, 临床治疗中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

【关键词】 丙泊酚诱导睡眠;内镜检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上气道阻塞平面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6.020

临床中, OSAHS主要是指在睡眠期间由于上气道阻塞而导致呼吸暂停或者低通气反复出现的情况, 该疾病能够导致引发患者睡眠结构紊乱、打鼾, 并导致患者在睡眠期低氧血症频繁出现等, 长期的睡眠结构紊乱以及低氧血症情况, 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 2]。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方法, 术前通过对患者上气道阻塞平面进行有效评估, 从而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合理选取, 也是提升OSAHS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内容[3]。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 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内镜检查是对上气道阻塞平面有效评估的主要方法, 但却不能对睡眠时患者上气道阻塞情况进行有效反映, 并对患者腭咽以下平面的评估存在局限性[4]。因此, 国内外逐渐采用丙泊酚诱导睡眠并实行内镜检查, 经过丙泊酚诱导能够使患者最大程度的接近于生理的睡眠状态, 从而对上气道阻塞情况进行准确反映[5]。本研究通过对OSAHS患者采用丙泊酚诱导睡眠内镜检查, 进而对其上气道阻塞平面形态进行准确观察, 以便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5例, 女15例;年龄20~55岁, 平均年龄(37.5±10.0)岁;体质量指数19.0~35.0 kg/m2, 平均体质量指数(25.6±3.21)kg/m2;呼吸暂停低通指数6.0~77.0次/h, 平均呼吸暂停低通指数(30.3±23.5)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0.39~0.93, 平均最低血氧饱和度(0.772±0.117)。所有人员均经多道睡眠图监测确诊, 且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 该研究同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准许(伦理编号:2017001)。

1. 2 方法 叮嘱患者在检查前6 h禁食禁水, 使其保持仰卧位于检查床, 并静息10 min后连接血压计、心电图机以及血氧饱和度仪。之后采用盐酸麻黄碱滴鼻液向患者检查侧鼻腔滴3~5滴, 同时滴注丙泊酚(国药准字J20160089)1.5~5.5 mg/kg, 使用生理盐水配伍并稀释。患者未镇静之前将电子鼻咽喉镜插入其检查侧鼻腔, 并小心持镜使其保留在患者鼻腔内, 同时尽量降低或者避免由于喉镜晃动而对患者鼻腔以及咽腔黏膜的刺激。待患者出现呼吸暂停时, 准确记录由鼻咽部至喉部患者咽腔的塌陷程度, 并将其录像保存, 同时对呼吸暂停事件时最低的血氧饱和度进行记录。

对患者咽腔腭咽、口咽侧壁、舌根以及会厌塌陷情况进行仔细观察, 同时增加对患者喉部的观察。在进行上述部位观察时应将喉镜分别停留于患者鼻咽腔、扁桃体中部、舌背、舌根平面以及喉腔的声门位置, 并对每个层面进行≥3个呼吸暂停的观察。塌陷方向依次分为左右径(X轴)、前后径(Y轴)以及环形。并采用咽腔塌陷程度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狭窄情况的判定标准为:若塌陷程度≥50%<75%则为完全阻塞;若塌陷程度≥50%且<75%则为不完全阻塞;若塌陷程度<50%则为无阻塞。

2 结果

2. 1 患者阻塞情况 50例患者中, 1例患者各平面均无完全阻塞, 占比为2.0%;7例患者单平面完全阻塞, 占比为14.0%;42例患者多平面完全阻塞者, 占比为84.0%。

2. 2 患者上气道塌陷的形态分布情况 腭咽:48例呈环形塌陷, 且46例完全阻塞;口咽侧壁:46例呈X轴方向塌陷, 且36例为完全阻塞;舌根:23例呈Y轴方向塌陷, 其中不完全阻塞12例, 完全阻塞11例。见表1。

3 讨论

OSAHS患者在呼吸暂停的事件中, 主要是指经由鼻咽部至喉部之间存在的上气道狭窄或者阻塞而导致呼吸气流出现低通气或者暂停的情况[6]。对于成年患者而言, 其狭窄或者阻塞部位大多发生于口咽部[7]。因此, 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是对上气道狭窄或者阻塞患者进行治疗的关键内容, 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 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分析该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为缺少对上气道功能性狭窄部位进行准确判定的可靠方法[8, 9]。本研究结果显示:腭咽:48例呈环形塌陷, 且46例完全阻塞;口咽侧壁:46例呈X轴方向塌陷, 且36例为完全阻塞;舌根:23例呈Y轴方向塌陷, 其中不完全阻塞12例, 完全阻塞11例。说明上气道塌陷的具体结构及形态呈现多样性, 同一阻塞部位在不同患者中的表现也均不相同。因此, 在临床治疗中主治医师可依据丙泊酚诱导睡眠内镜检查的方法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准确判定, 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10, 11]。丙泊酚属于烷基酸类短效静脉麻醉类药物的一种, 在静脉注射给药后能够迅速分布于全身, 促使患者较好的进入麻醉状态, 且迅速、平稳[12]。在对OSAHS患者的上气道阻塞观察中采用丙泊酚诱导睡眠内镜检查, 有助于对患者上气道塌陷情况进行准确反应, 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 采用丙泊酚诱导睡眠内镜检查显示患者上气道阻塞情況呈现多样性, 其咽侧壁、会厌以及舌根的塌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存在喉部阻塞情况, 临床治疗中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万亚会, 赵凡, 刘蕾, 等.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睡眠状况及神经心理特征的影响.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4):256-262.

[2] 曹悦鞍, 盛晓燕, 李丽华, 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及其与血压的关系.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 28(12):107-110.

[3] 徐冰, 金勇斌. 鼻渊通窍颗粒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 39(2):305-308.

[4] 郭英男, 冯艳红.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改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 34(11):59-63.

[5] Trzepizur W, Bironneau V, Recoquillon S, et al. Polyphenols Have No Impact on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8, 148(4):581-586.

[6] 罗婧, 郭军红.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HIF-1α、EPO水平与认知的相关性. 实用医学杂志, 2019, 35(9):1433-1437.

[7] 熊梦清, 董明林, 胡克. 间歇低氧诱导神经可塑性对脊髓损伤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及呼吸功能的作用. 生理科学进展, 2018, 49(6):461-465.

[8] 陈思文, 李洁, 向彬, 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髓源性抑制细胞的免疫功能及其机制. 中华医学杂志, 2020, 100(4):295-300.

[9] 王碧蕾, 夏扬, 马明, 等. 电刺激结合咽部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 24(11):1324-1328.

[10] Ma XR, Wang Y, Sun YC. Imbalance of osteoprotegerin/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9, 132(1):25-29.

[11] 张柳, 闫雅茹, 李庆云. 基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理生理模型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9, 42(12):916-919.

[12] Sirijanchune P, Kaw R, Wang L, et al. 0455 Determinants of Hypercapnia in Obesity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leep, 2018, 41(suppl_1):A172-A173.

[收稿日期:2020-06-30]

猜你喜欢
丙泊酚阻塞性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呼吸操训练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效果探讨
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