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对ICU获得性肌无力肿瘤重症患者的影响

2020-10-12 14:35李子杨元立臧理政占正寅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6期

李子 杨元立 臧理政 占正寅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获得性肌无力肿瘤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70例ICU获得性肌无力肿瘤重症患者, 在计算机中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早期活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并发症发生率, 患者家属護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8.50±1.55)d短于对照组的(10.10±1.7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的22.86%, 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 护理满意度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对ICU获得性肌无力肿瘤重症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早期活动护理干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获得性肌无力;肿瘤重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6.086

获得性肌无力疾病主要发生于重症监护室患者中, 在临床上非常常见, 该疾病主要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所导致, 是一种继发性疾病, 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肌肉功能异常, 生活无法自理, 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为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缓解疾病痛苦, 改善生活质量, 需对其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 临床经验显示[2], 给予患者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本文以70例获得性肌无力肿瘤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讨早期活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ICU收治的70例获得性肌无力肿瘤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在计算机中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5~78岁, 平均年龄(51.50±9.61)岁;疾病类型:肺癌疾病9例、淋巴瘤疾病12例、食管癌疾病14例。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6~78岁, 平均年龄(52.00±9.52)岁;疾病类型:肺癌疾病10例、淋巴瘤疾病11例、食管癌疾病1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患者日常功能训练, 主要包括主动前屈、被动前屈、后伸、内旋、外展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活动护理干预:①护理前评估:于每日上午, 对患者意识、精神状态进行评估, 并详细记录患者呼吸情况、日常活动能力、运动能力, 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适宜化护理干预。②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原则:协助患者进行主动训练、被动训练时, 应坚持以患者耐受程度为标准、循序渐进为原则, 以患者主动训练为主, 辅助训练为辅。若在活动指导中出现任何异常情况, 应立即使其停止活动, 暂停训练, 于第2天, 对患者身体指标、身体耐受程度进行再次评估, 详细记录评估结果, 以制定下一步护理计划。③肢体功能锻炼:指导并协助患者将双腿保持弯曲45°状态, 指导患者将双手抓住护栏, 使臀部处于离开创面状态, 并保持时间>3 s, 3次/d, 30个/次。此外, 指导患者每个肢体的活动, 手指、腕关节、肩关节等关节分别进行屈曲、伸展、外展、内收, 指导其肩关节进行弯曲、外展、内旋、外旋, 2次/d[3]。④步行训练:对患者进行步行训练之前, 应进行坐姿平衡训练、站立训练, 达到一定效果后, 对其进行步行训练, 在此过程中, 应加强护理人员的看护工作, 避免发生跌倒事件。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压疮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③比较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4]:采用护理满意度统计表, 分析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工作效果、工作态度等方面内容, 分数最高100分, 最低0分。80~100分判定为满意;60~79分判定为一般满意;0~59分判定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一般满意度+满意度。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的22.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获得性肌无力重症肿瘤患者越来越多, 患者病情较为严重, 需长期进行卧床休养, 患者无法进行自主活动或被动活动, 长此以往, 其身体肌力会显著下降, 且患者血液也为高凝状态, 对其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5]。并且长期会形成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 对其病情极为不利, 会使患者病情迁延、延长患者带机时间、增加病死率。因此, 给予患者相应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临床经验显示[6], 给予ICU获得性肌无力肿瘤重症患者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 本文为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选择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本文所探讨早期活动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护理前评估、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原则、肢体功能训练、步行训练, 于护理前对患者意识、精神状态等指标进行评估, 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患者身体状态, 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可靠性依据。坚持以患者耐受程度、循序渐进原则, 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处于安全状态。肢体功能训练对患者手指、腕关节、肩关节等关节分别进行屈曲、伸展、外展、内收, 可提高患者肌力, 有助于防止患者出现肌肉萎缩现象。对其进行步行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自主活动能力, 改善生活自理能力。

邓彩霞等[7]在“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对ICU获得性肌无力肿瘤重症患者的影响”一文中, 探讨得出临床上进行早期活动护理干预, 可帮助ICU获得性肌无力肿瘤重症患者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使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照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对ICU获得性肌无力肿瘤重症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谢霖, 罗健, 李苗苗, 等. 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肌无力认知的研究进展. 护理学杂志, 2017, 32(16):107-110.

[2] 龙臣, 朱云龙, 许俊, 等. 功能性电刺激对ICU获得性肌无力患者康复训练疗效的影响. 新医学, 2017, 48(2):104-108.

[3] 刘婵娟, 王桂银, 顾巧华. 合理有效约束对ICU获得性肌无力患者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8):195-196.

[4] 申艳娥, 张建霞. 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的预防研究进展. 中国护理管理, 2016, 16(2):247-250.

[5] 杨晓芹. 集束化功能锻炼管理预防ICU获得性肌无力患者脱机后再插管的护理效果. 中外医学研究, 2018, 16(20):76-77.

[6] 李素玲, 李雪莹, 温必清. 集束化管理预防ICU获得性肌无力的护理效果. 临床医学工程, 2019, 26(8):1141-1142.

[7] 邓彩霞, 陈泽筠. 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对ICU获得性肌无力肿瘤重症患者的影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 2018, 3(31):154-155.

[收稿日期: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