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外科综合护理对断指再植成活率和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0-10-12 14:35石晶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6期
关键词:功能锻炼综合护理心理护理

石晶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断指再植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60例本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 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实验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断指移植成活率、手部功能情况、生活質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断指移植成活率96.7%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 P<0.05)。随访3个月, 实验组的手功能评分为(81.02±5.36)分, 高于对照组的(70.36±4.19)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8, P<0.05)。实验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分别为(29.0±2.1)、(5.8±1.1)、(7.1±1.0)、(20.3±1.5)分, 均优于对照组的(25.0±2.9)、(7.0±1.5)、(3.1±1.2)、(12.9±1.4)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3.53、14.03、19.75, 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86.7%, 高于对照组的5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 P<0.05)。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 能够改善断指再植成活率和功能康复效果, 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断指再植;综合护理;功能锻炼;心理护理;断指再植成活率;功能康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6.087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当前机械制造、加工等行业也在迅速发展, 因此导致手部伤的发生率逐渐增加, 是临床常见的创伤类型之一。手部创伤包括压砸伤及离断伤等, 这些手部外伤都会造成手指离断, 约占手部外伤类型的75%左右。对于手指离断伤的治疗目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断肢再植手术就是手指离断伤的最佳治疗方法, 我国在手指离断伤栽植手术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 断指经过手术之后成功率高达95%以上, 但是即使断指再植成功后, 仍然不能表示手部的功能可以完全恢复[1]。由于住院时间仅为10 d左右, 而患者需要长时间的手功能恢复, 所以必须掌握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 尽可能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手指功能能得到尽快的恢复, 有助于提高术后的治疗效果。综合护理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手指功能, 减少其对生活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措施, 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现将研究结果概括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断指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 女27例;年龄22~68岁, 平均年龄(46.3±9.0)岁。33例压砸伤、27例离断伤。纳入标准:生命体征平稳, 意识清醒、断指时间≤10 h;排除标准:精神障碍、心血管疾病、严重创面感染。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先入院)与实验组(后入院), 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 女14例;年龄22~68岁, 平均年龄(43.6±8.2)岁。实验组男17例, 女13例;年龄24~65岁, 平均年龄(49.0±8.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 具体如下。

1. 2. 1 伤情评估 首先对患者进行伤情的评估, 对伤口是否发生感染、水肿等情况进行评估, 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手指功能恢复情况, 纠正患者在日常康复训练中的错误认知和方法, 给予正确的指导, 扭转错误的训练方式, 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制定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计划, 分阶段进行并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康复方法。对患者关节的活动度、协调性以及是否发生关节僵硬等进行判断, 强化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1. 2. 2 疼痛护理 设置无痛病房,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疼痛护理。护士要掌握疼痛评估量表的操作方法, 定期为患者进行疼痛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止痛药。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 制定科学的止痛方案, 嘱咐患者按时口服止痛药, 若疼痛仍未缓解, 需再次评估。护士要采取多模式镇痛以及心理缓解。

1. 2. 3 健康教育 一些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由于不熟悉检查的过程, 特别是初次接受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的患者, 容易产生好奇心以及紧张感, 因此一定要消除不良的心理情绪, 医护人员一定要简短向患者介绍全脑血管造影术扫描室内的环境以及大概的时间, 有些患者由于过分担心检查出难治病, 内心产生了紧张和恐惧焦虑的心理, 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出现了焦躁不安的表现[2], 因此护士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动作, 了解患者的内心变化, 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担忧, 并且和患者轻松交谈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对患者的担忧进行充分理解。

1. 2. 4 心理护理 患者担心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以及疼痛等, 所以护士必须要向患者讲清楚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强调手术时的完全无痛的状态, 让患者放心接受手术, 同时告知在手术过程中有护士陪同, 能够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 从而达到真正无痛的状态。护理人员首先要学会通过面部表情以及眼神来与患者交流沟通, 有效利用面部表情, 比如保持真诚的微笑和真诚的眼神等;当患者感觉焦虑不安时, 护士用真诚温暖的笑容面对患者, 面带微笑进行沟通。另外, 除了表情和眼神, 护士可以恰当利用肢体语言, 例如当患者感觉不适时, 用手触摸患者的前额表示关心。在倾听患者倾诉时用手抚摸患者的肢体等, 能够减轻患者内心的焦虑情绪。当患者伤心落泪时, 护士要及时递上面巾纸[3]。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给患者进行心理安慰, 向患者介绍手术的过程、环境。在器械传递时要避免出现响声, 同时可以用手轻轻握住患者的手, 让其减轻内心的痛苦。

1. 2. 5 睡眠护理 手术患者因为疼痛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睡眠, 缺乏睡眠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医护人员要做好患者的睡眠干预, 在患者入睡时保持病房内环境安静, 关闭病房内的灯光, 可以为患者发放眼罩和耳塞等。一般可以留出适当的时间供患者午休, 但时间不要超过1 h, 否则会影响夜间的睡眠时间, 医疗护理工作尽量在白天进行, 医生和护士同时查房以及进行医疗措施, 减少夜晚进行的护理服务, 能够提高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

1. 2. 6 感染护理 在患者实施手术前, 应对手术室环境进行消毒, 在患者麻醉时应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6~27℃, 护理人员在进行手术前, 应准备完善手术相关器械, 避免遗漏情况, 检查器械是否为有效期、密装是否完好、消毒灭菌是否合格等, 控制手术室人员进出次数, 保持手术室空气流动清洁术中应遵循无菌操作, 采用最大范围的防护屏障:操作者规范着装:戴口罩、帽子、戴无菌手套, 穿无菌手术衣;按照外科洗手法或者消毒剂擦手, 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术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药物, 观察渗出物颜色、性状等,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4]。

1. 2. 7 康复训练 不同的康复阶段采取不同的康复训练护理措施, 术后2~4周指导患者对再次断指周围进行轻柔按摩, 有助于加快微循环, 促进组织愈合。采取钢板固定者早期要开展被动屈伸练习, 当关节变软后再开始主动练习。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的患者, 需要通过被动屈伸的方式锻炼未固定关节, 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以及肌腱粘连等严重并发症。患者需要认识到术后的手指功能的恢复是个漫长枯燥的过程, 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一定不要心切, 训练时尽量不要引起疼痛感。术后5~8周时组织愈合良好, 去除内固定后进一步加强手指的屈伸练习, 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以及关节僵硬。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强度一定要循序渐进。如果患者的屈伸活动效果不佳, 可以通过蜡疗的方式软化斑痕组织。关节的活动度有所提高时, 可以指导患者通过捡豆子、抓握小球等方式加强手指的抓握功能训练, 同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穿衣、吃饭、洗漱等日常活动来训练提高手指的灵活性。护士还可以指导患者通过触摸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物品的方式来恢复触觉, 促进神经再生。术后13周以后进一步增强关节活动度以及训练的强度, 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1. 2. 8 环境护理及出院随访 要保持病房内的安静和整洁做好消毒灭菌工作, 避免在院内发生感染, 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就医环境。比如, 在醒目位置应当配有和断肢防治有关的教育材料, 以便患者学习。同时也要加强出院后的随访工作, 及时进行康复指导减少并发症。患者出院后定期回访, 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并且进行康复指导。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断指移植成活率、手部功能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①自制护理满意度表评价护理满意度, 满分100分, ≥80分为满意, <80为不满意。②生活質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评价生存质量。③断指移植成活率=断指移植成活例数/断指移植例数×100%。④Michigan手功能评估:总分100 分, 得分越高则功能康复效果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断指移植成活率比较 实验组中移植成活29例, 对照组中移植成活24例。实验组断指移植成活率96.7%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 P<0.05)。

2. 2 两组手部功能情况比较 随访3个月, 实验组的手功能评分为(81.02±5.36)分, 高于对照组的(70.36±4.19)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8, P<0.05)。

2. 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实验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分别为(29.0±2.1)、(5.8±1.1)、(7.1±1.0)、(20.3±1.5)分, 均优于对照组的(25.0±2.9)、(7.0±1.5)、(3.1±1.2)、(12.9±1.4)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3.53、14.03、19.75, P<0.05)。

2. 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中26例满意, 对照组中16例满意。实验组满意度为86.7%, 高于对照组的5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 P<0.05)。

3 讨论

患者接受断指再植手术后并不意味着能够完全恢复手部功能, 必须有赖于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 从而达到手指组织愈合、开展康复训练等相应的目的。为了提高患者的伤口愈合以及手部功能恢复效果, 就要采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睡眠护理、感染护理、康复训练等多种护理措施, 通过综合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综合性护理是断肢后的重要内容, 通过多种方式改善康复水平, 防止断指再植患者落下残疾[5]。综合护理能够强化认知。通过健康教育向患者灌输正确的手术知识, 利用心理学知识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 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行为, 提高护理依从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断指移植成活率96.7%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 P<0.05)。随访3个月, 实验组的手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86.7%, 高于对照组的5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能改善移植成活率及功能康复效果, 用于临床有很高价值。

参考文献

[1] 牛秦莉, 王珏, 朱文君.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手部断肢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四川医学, 2017, 3(3):112-115.

[2] 黄日妹, 傅爱凤, 叶良玉, 等. 断肢再植患者的应激反应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5):20-21.

[3] 吴陆萍, 张丹, 方建凤. 断肢患者康复期间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研究.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 32(4):94-95.

[4] Liu Xh. Construction of "four dimensions integrated" intervention model for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hand burn patients by Delphi method. 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2018, 1(1):106-108.

[5] 许桂萍, 靳锁翠. 综合户理干预对断肢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研究, 2018, 1(1):1639-1642.

[收稿日期:2020-01-10]

猜你喜欢
功能锻炼综合护理心理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237例手部肌腱损伤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