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那里有一个暴龙的大脚印

2020-10-12 14:39冉浩
科学大众(中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暴龙压痕赣州

冉浩

2019年7月29日,中国古生物学家宣布,在江西省赣州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恐龙足迹,而这个大爪印,很可能来自霸王龙家族的恐龙。这是亚洲第一例暴龙类足迹化石,也是最大的足迹化石之一。

暴龙不是一向都分布在北美洲吗?亚洲曾经也有暴龙存在?这一成果发表后,迅速吸引了很多关注……

这个大脚印是在江西赣州的一处工地上被发现的,发现它的施工队联系了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执行馆长钮科程老师。根据照片,钮老师判断这很可能是恐龙或者巨大的三趾动物留下的足迹。不过,钮老师并没有等来这块化石,而施工队也从此音讯全无,实在让人觉得遗憾。

然而幸运的是,2个月后,在赣州的民间收藏界又传出了大脚印的消息。这一次,机会没有溜走。经过照片比对,正是当时工地上发现的那块足迹化石。几经波折,这块化石终于被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标本编号为YLSNHM01130。而主导研究的,则是号称“古生物界网红扛把子”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恐龙足迹专家邢立达副教授和他的团队,这个团队曾因多个重大古生物学发现而名声大噪。

经过测量,这个足迹长58厘米,三根脚趾都非常明显。从外形上看,这应该是一只大型肉食恐龙的足迹化石。由于大型肉食的兽脚类恐龙的脚上第一、第五趾退化,起到运动支撑作用的只剩下第二、三、四趾,所以它们的足迹通常都由3个趾痕组成。这明显区别于多数鸟类,后者通常会留下四趾的足迹,三趾向前、一趾向后。然而,足迹的主人到底是哪一种食肉恐龙呢?

奇怪的是,从形态学上来看,YLSNHM01130与中国所有的已知大型兽脚类恐龙的足迹都不相同,反而与那些在美洲发现的暴龙类足迹相似:同样巨大、粗壮,同样长大于宽,同样三趾并且具有明显的足跟压痕,同样可以看到远端跖骨垫,同样具有尖锐的抓痕,同样三趾分得很开,同样没有界限明确的趾垫压痕。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这块足迹像所有的暴龙类足迹一样,在第二趾的后部外侧有一个小小的缺口,或者说旁边似乎有个小小的突起,那里很可能是退化的第一趾留下的压痕。如此多的相似点都指向一个结论,这是暴龙类恐龙的足迹化石。

在整个暴龙家族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被称为霸王龙的君王暴龙了。这个家伙是各种古生物纪录片和电影中的重要角色,体形巨大,猎杀三角龙或者其他食草恐龙,是白垩纪末期的霸主。除了君王暴龙以外,暴龙家族还有很多其他恐龙,它们在白垩纪末期很兴盛,其中很多都是狠角色。但是,暴龙类的化石不是主要在美洲大陆吗?

确实,多数暴龙化石发现在北美。但如果你认真观察地图,就会发现,它们大多分布在北美中间一条狭长的地带上。事实上,这个地带在7000万年前是一块被海洋包围的大陆,叫拉腊米迪亚大陆(Laramidia)。它与北美的另一块陆地阿巴拉契亚大陆(Appalachia)被宽阔的水道隔绝,反而和亚洲大陆的东亚部分靠得比较近,甚至彼此之间有可能存在某种陆桥。拉腊米迪亚大陆确实是酝酿暴龙类的摇篮,但它们很快就传播到了东亚地区,也就是我国和蒙古国一带。因此,在我国是有暴龙类化石出土的,威名赫赫的特暴龍就活动在这一带。

而在赣州地区,真的出土过一种暴龙类恐龙一虔州龙。由于它的吻部特别长,看起来挺像个长鼻子,所以有个“匹诺曹暴龙”的绰号。它的体长为8-9米,体重接近1吨,也是个大家伙。而YLSNHM01130估计出的造迹恐龙,差不多也是这么大。最妙的是,这个足迹与虔州龙化石的发掘地距离很近,只有大约33千米!说不定,这个大脚印的主人正是某只“匹诺曹暴龙”呢!

(责任编辑:白玉磊)

猜你喜欢
暴龙压痕赣州
赣州解放十周年纪念碑
暴龙,那些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我们不是“矮暴龙”
璀璨的明珠
暴龙的生日
无菌包凹印生产线压痕打孔连线驱动新结构
变量压痕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