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试验优选酒炙牛樟芝的炮制工艺

2020-10-13 07:45杨义雄魏文增周春权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三萜果酸蒸馏水

杨义雄,梁 霜,魏文增,周春权,王 瑾,王 宫

(1.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为台湾特有的多孔菌科薄孔菌属珍贵药用真菌,又名牛樟菇、樟菇、樟芝、红樟芝[1-2]。牛樟芝子实体含有大量多糖、三萜和甾醇等[3-6],具有保肝、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调节免疫等多种功效[7-10],市场需求量极大,加之生长缓慢,价格昂贵[11]。牛樟芝性寒味苦[12],长期服用易损伤脾胃[13]。为缓和其寒性,减轻副作用,增加有效成分溶出度,本研究拟通过传统的炮制技术,用酒进行炮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总三萜、粗多糖含量为指标,筛选牛樟芝的最佳酒炙工艺,为牛樟芝的炮制工艺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仪器 75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ACS-DⅡ三峰牌温控茶叶电砂锅(杭州富阳区银湖街道康泉五金经营部);AR2140 电子天平(上海奥豪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RT-04 小型高速粉碎机(北京燕山正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DZF-6051 真空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Q5200B超声仪(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材料 实验用牛樟芝子实体(湿)购于漳州帝宝牛樟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鉴定为椴木牛樟芝的子实体。炮制用酒:市售古越龙山陈年五年绍兴花雕酒(酒精度≥15.0%);D-无水葡萄糖(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833-201506);齐墩果酸(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09-201607);水为蒸馏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酒炙牛樟芝的制备 将牛樟芝剪碎后60.0 ℃烘干,称重。根据酒炙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14-15],以黄酒为辅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牛樟芝酒制过程中黄酒用量、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进行考察(因素水平见表1)。称取9 份干燥后的椴木牛樟芝,每份5 g,按表2正交试验方案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黄酒(先按比例量取黄酒,再加蒸馏水至10 ml)拌匀,闷润3 h 至黄酒被吸尽,置于电砂锅内,不同温度下炒制不同的时间,晾凉冷却,粉碎成粗粉备用。

表1 正交因素水平表

2.2总三萜含量的测定[16]

2.2.1齐墩果酸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一定量齐墩果酸对照品,加甲醇溶解,摇匀,制成浓度为0.132 mg/ml的齐墩果酸对照品溶液。

2.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按正交试验方案提取得到的9份酒炙牛樟芝粗粉样品适量,采用索式提取4 h后,转移提取液至100 ml容量瓶中,定容,备用。

2.2.3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齐墩果酸对照品溶液0 ml、0.1 ml、0.2 ml、0.3 ml、0.4 ml、0.5 ml、0.6 ml,分别置于具塞试管中,挥干后,加入5%香草醛-冰醋酸0.2 ml、高氯酸0.8 ml,立即摇匀,于70 ℃水浴加热15 min 后,冰浴冷却5 min,再加4 ml 乙酸乙酯摇匀。在波长546 nm 处测定吸光度。回归方程为Y=50.125X-0.003(r2=0.999 5)。表明齐墩果酸对照品溶液在0~0.016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4供试品的测定 从“2.2.2项”取一定量供试品溶液于15 ml 具塞试管中,按“2.2.3 项”操作,测定其吸光度。

2.3粗多糖含量的测定[17]

2.3.1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一定量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加蒸馏水溶解,摇匀,制成浓度为0.157 mg/ml对照品溶液。

2.3.2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取按正交试验方案提取得到的9 份酒炙牛樟芝粗粉样品适量,每份各称取1.00 g,加适量蒸馏水浸泡0.5 h。提取3 次,每次45 min,合并滤液,浓缩至一定量,加乙醇至浓度为80%,置于冰箱12 h以上,去上清,沉淀复溶,备用。

2.3.3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溶液0 ml、0.2 ml、0.4 ml、0.6 ml、0.8 ml、1.0 ml、1.2 ml,分别置于具塞试管中,补水至2.0 ml,迅速加入0.1%-硫酸蒽酮溶液6 ml,摇匀、放置15 min,冰浴中冷却15 min。在波长625 nm处测定吸光度。回归方程为Y=30.613X+0.006(r2=0.999 4),表明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溶液在0~0.024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3.4供试品的测定 从“2.3.2项”分别取一定量供试品溶液于15 ml 具塞试管中,按“2.3.3 项”操作,测定其吸光度。

2.4结果与分析 正交试验安排方案与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见表3。

表2 L9(34)正交试验方案设计与结果

表3 方差分析结果

从表2结果可知,各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A(黄酒用量)>B(炮制时间)>C(炮制温度),其中A3>A2>A1,B3>B1>B2,C3>C1>C2。表3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因素A、B 对试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C 因素无明显差异;因B1与B3相差不大,考虑到黄酒的挥发性不宜炒制时间长,因此,筛选牛樟芝的最佳酒炙工艺为A3B1C3,即5 g牛樟芝使用的黄酒比例为30%(1.5 g),考虑牛樟芝吸水性强,为使黄酒能均匀湿润药材,称取的黄酒先加蒸馏水至10 ml,再将其均匀喷洒在5 g椴木牛樟芝药材上。闷3 h至黄酒被吸尽后,置茶叶电砂锅内,150 ℃下炒制10 min,取出。60 ℃烘干至原重量(5 g),粉碎过3 号筛得牛樟芝粉末。

2.5验证实验 称取3 份牛樟芝,每份5 g,分别加入稀释后的黄酒(1.5 g 黄酒+蒸馏水至10 ml)拌匀,闷润至黄酒被吸尽,150 ℃下炒制10 min,60 ℃烘干至原重量(5 g),粉碎过3 号筛得牛樟芝粉末。此炮制条件下,测定总三萜和粗多糖含量分别为6.42%、5.10%,6.28%、5.28%,6.56%、5.33%,平均含量为6.42%、5.24%,高于正交试验中的最高值。通过验证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优选的酒炙牛樟芝炮制工艺稳定可行。

3 讨 论

酒制法是中药炮制方法中较常用的一种,其辅料分白酒和黄酒。黄酒味甘、辛,性大热,能升能散、宣行药势,具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矫臭去腥等作用。牛樟芝含多糖、三萜、腺苷等多种成分,有防癌抗癌、保肝护肝等功效。由于肿瘤、肝病等患者本身正气虚弱,牛樟芝效果虽好,但极其寒凉,不适于长期服用。应用中医药炮制理论对牛樟子进行酒炙,通过添加黄酒和炒制一定的时间,不仅使牛樟芝活性成分总三萜和粗多糖的溶出率增加,且可改变牛樟芝寒凉之性,减少对胃的刺激。

本研究显示,黄酒用量和炮制时间两个因素对炮制结果有显著性影响,炮制温度无明显差异。黄酒用量对结果影响最显著,可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这与大多数文献报道相类似。本实验称取牛樟芝每份5 g,按比例计算的黄酒用量较少,不易拌匀药物,故先加适量蒸馏水(统一加至10 ml)稀释,再将其均匀喷洒在5 g椴木牛樟芝药材上。在预试验中,黄酒闷润时间对有效成分的溶出无显著性意义,只要保证能将药材全部闷透即可。闷润时容器应加盖,以免黄酒挥发。炒制时应炒到近干,颜色加深时取出晾凉。本研究采用90 ℃、120 ℃、150 ℃进行炒制,结果最佳炒制温度为150 ℃,但因150 ℃温度较高,容易出现焦斑,影响成品外观,故翻炒速度要快。

牛樟芝的最佳酒炙工艺为:牛樟芝加30%(g/g)黄酒闷润3 h,至黄酒被吸尽后于150 ℃炒制10 min,60 ℃烘干,粉碎。验证实验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易于控制,利于牛樟芝总三萜、粗多糖的溶出,可为牛樟芝的炮制工艺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三萜果酸蒸馏水
热压式蒸馏水机和多效蒸馏水机制备注射用水的质量比较
泽泻原三萜、降三萜和倍半萜的分离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西藏白肉灵芝三萜高效液相检测分析及含量测定
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佩氏灵芝中三个新三萜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茯苓皮总三萜滴丸制备工艺的优化
熊果酸对肺癌细胞株A549及SPCA1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
水线草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测定
浅谈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的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