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任务要素矩阵:一种新型写作教学法

2020-10-13 12:23荣维东
语文建设 2020年9期
关键词:矩阵语篇文体

编者按

传统写作教学认为写作是人的一种神秘天赋,很难教甚至不可教。目前,我国写作教学中的“无法、无招、不教”现象很普遍,多数教师缺乏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和策略。针对这个问题,一些学者和语文教师进行了写作教学技术的研发。

本期,西南大学荣维东基于多年理论探索和丰富的案例实践,提出“写作任务要素矩阵法”;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洪浪南路宝安中学(集团)李平、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倪岗提出基于情境任务的台阶式写作教学设计模板;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璩艳霞介绍了微写作序列化教学策略;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唐玖江分析了考场作文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期待更多人对写作教学展开科学、高效的实践探索。

当前,我国写作教学中的“无法、无招、不教”现象仍很普遍。多数教师不教作文,主要是因为缺乏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和策略。本文基于多年理论探索和丰富的案例实践,拟提出一种“写作任务要素矩阵法”。这种新型写作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避免在审题、构思、起草等写作过程中面临的茫然无措,从写作任务分析人手,明里探讨写作任务所包含的要素和要求,以清晰的要素矩阵,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生成写作内容,找到合宜的写法,便捷有趣地进入写作。

一、写作任务要素:一个亟待提出的概念

写作任务,即我们常说的“作文题”,它与复杂的数学应用题一样,都是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正像解数学题需要分析题目的任务类型、目标要求、已知条件、未知条件,甚至要做辅助线、画草图一样,写作文也要仔细分析这个任务所包含的各种写作任务要素、条件和要求,从而对写作行为进行精密筹划与指导调控。

一个写作任务通常包括交际语境要素、语篇形态要素和其他写作要求三类。

“交际语境要素”,指一篇文章外在的社会交际情境,包括谈什么话题、为谁写(读者)、为什么写(目的)、以什么角色(作者)写等。这个社会交际情境应该扩大到“全语境”更合适,即包括:微观层面的“文内语境”,中观层面的“交际语境”,宏观层面的“社会文化語境”。“文内语境”指上下文、前言后语、文体类型等文章的具体形态,“交际语境”包括读者、目的、话题、角色等文章的应用场景,“社会文化语境”包括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更宏观的话语背景。它们像“看不见的手”,以认知语境的形式影响并塑造写作行为和语篇结果。

“语篇形态要素”或日“文章指标要素”,指具体写成文章的样子,包括文体、标题、主题、结构、语言、写法等。如“文章八大块”“记事六要素”“小说三要素”“议论文三要素”等,还有各种各样的写作手法、技法、章法、修辞等。有的作文要求必须使用“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景物描写”“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首尾呼应”“叙议结合”“举例论证”“正反对比”“比喻论证”等文章技法,还有的要求运用“摆事实讲道理”、“引议联结”、“五步骤”过程法、“RAFT”策略、思维导图等。这些文章知识、文体知识、章法技巧等,大都属于语篇形式方面,我们统称其为“语篇形态要素”。

“其他写作要求”,主要指作文字数、交稿时间、呈现形式、工具媒体、写作态度规范,以及不要抄袭、文面整洁等,我们将其统归在这一项里。

自然,上述分类只是为了便于分析,并不绝对。一些要素由于分析角度不同,归类可能有差异。如“文45”一项,如果从外在交际场景考虑,可以放在“交际语境要素”里,因为文体本质上就是一种话语情境;如果强调语篇的内在规范,也可以归在“语篇形态要素”里。

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记事》要求以《那一次,我真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事文。写作要求有4项:补全题目(用一个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补全题目也是在确定中心),突出重点,记事文体,字数不少于500字。这些要求除字数外全部属于“语篇形态要素”,很显然没有“交际语境要素”,这是我国传统作文题的特点。

而2015年之后的高考作文,“交际语境写作”意识或“任务情境”意识就明显了。如2017年全国卷Ⅰ作文题《外国青年眼中的中国关键词》: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个写作任务包括如下7项要求:1.话题(外国青年眼中的中国);2.读者(外国青年);3.目的(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4.语篇要求(通过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关键词要形成有机的关联);5.文体(不限);6.标题(自拟);7.字数(不少于800字)。在这7个要素中,第1、2、3项属于交际语境要素,第4项属于语篇形态的要求,第5、6、7项属于其他写作要求。多数人称这类作文题为“任务驱动型”,其实就是突出写作任务的交际语境要素。这道题的写作任务要素描述齐全,几乎包括了上述三种要素类型。这样的作文题一般是较为科学严谨的,因为任何写作都是具体任务情境下的书面表达和交流,语境决定并塑造着语篇形态。

当然,上述三种分类,换一个角度,也可叫作“写作学习要素”,即学生要完成这一次的写作所需要的核心知识、关键技能、写作观念、写作策略、方法、态度等。

二、写作任务要素变量和矩阵

1.写作任务要素变量

在写作任务中,有的要素是可变的,有的要素是不变的。如《外国青年眼中的中国关键词》,话题要素中的“关键词”是可变的,十个关键词选两三个会有多种搭配。“外国青年”的年龄、职业、背景、爱好、身份、需求、认知误区等是什么,也是可变的。“读懂中国”的哪个方面呢?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活的等,是可变的。什么是“有机关联”,如何做到?是结构上关联,还是内容上关联?这些也是可变的。文体有书信、演讲稿、E-mail报刊评论、时事评论、网络帖文等,诸如此类,看来是可变的。标题自拟,自然也是可变的。其中也有不变的,那就是字数不少于800字。可见,这些要素中的前6项可以变化,作者需要在自己大脑的知识空间和意义空间中搜索,确定其具体内容,作出自己的思考和选择。这可称之为“可变写作任务变量的搜索与确定”;而像第7项字数这样的硬性要求,属于—个“限定变量”,只要遵守就是了。

2.任务要素变量对写作构思的意义

作文构思过程,从某种角度看,就是写作任务要素变量的分析、选择、确定的过程。写作任务有可变量和不变量,还有自变量和因变量,这些对作文构思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自变量指行为主体自己规定的变量,因变量指随着自变量而变化的变量。比如,在上面的题目中,“你所认识的中国”是个话题变量,可以看作一个自变量,它决定着选取的两三个关键词这些因变量。确定一个什么主题或者立意,这些关键词中哪些可以用?这是必须思考清楚的。主题影响着文体和写作手法等。过去,写作构思通常被看作神秘的事情,今天我们可以对“写作任务要素”进行分析、分解、选择、操作,进而清晰地研究写作内容,这样写作的神秘就被打破了,我们就可以进入过去那个所谓的不可言传的“写作黑箱”。

3.写作任务要素矩阵

矩阵,本是—个数学术语,指按长方阵列排列出来的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在这里指由一项项写作要素,一步步分解罗列而形成的内容点、要素点或信息点。

我曾经上过一节写作探索课。话题为:世博会期间,市民能否穿睡衣上街?我与学生一起讨论得出的写作任务要素矩阵,如表1所示:

从这个表可以看出,每个要素都可以发散出很多具体的信息点,它们大多数是师生对话讨论出来的。构思其实就是基于这些列举出来的信息点进行选择组合谋划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基于写作交际语境和语篇形态要素,进行搜索、列举、选择、确定要写的文章的过程。

江西著名写作教师黄上庚先生提出的“滚动快速作文”中,有一种帮助学生绘制作文“关键词谱系表”的做法。其实就是通过列举写作任务的要素点和信息点,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选择素材、构思文章。如表2所示:

我们看到这次写作的关键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描写、情感、修辞,并在这些要素下都作了下拉菜单式的列举。这也许是师生头脑风暴合作讨论出来的,也许是教师备课时设想出来的。

這就与过去的“审题”不同。传统的审题,往往很随意、很神秘、不可教,如今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有板有眼一步一步地开展教和学的活动了。对于熟练作者,这些要素点和信息点也许是无意识的,瞬间完成的,不需要教的;但对不会写的学生来说,这些要素点和信息点作为构思支架就很有必要。

我们之所以提出“写作任务要素矩阵”这个概念,就是试图建立一个写作的分析框架,帮助广大师生明里探讨一个具体的写作任务到底包含哪些写作任务要素,如何基于这些写作任务要素,将其所蕴含的可能的信息点一项项、一点点列出来。这样,过去认为的神秘莫测的写作活动就充分信息化、过程化和程序化了,“写作不可教”的神话可以由此被打破。

三、写作任务要素分析的若干路径

1.从交际语境出发,进行写作任务要素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鉴别出写作任务的五个交际语境要素(角色、读者、目的、体式、语言)后,每个要素下面又都有一系列信息点阵列,构思的过程就是一个个信息点的列举、分析、选择。

按照排列组合说,如果每个要素有10个信息点,一篇文章的构思中可能会有10×10×10×10×10=100000种排列组合,但真实写作不可能这样,真实写作很可能是:

你以“志愿者”身份,向“不文明的市民”,写一份“倡议书”(文体),采用说服的语言,制止他们不文明的行为(目的);

你以“记者”身份,向拟定的“报刊读者”,写一篇“新闻稿”(文体),传播信息(目的);

你以“普通市民”身份,向市政府写封信,反映民意(不要限制公民穿着);

……

任何一篇文章,在构思时可以有成千上万种想法,但最终只可能有若干种适宜的写法。当然,我们可以整合若干要素,让这种“数据分析量”大大减少。但一般来说,写作构思就是从写作要素点的“最大化”设想与列举,到一个写作要素“最佳化”确定的过程。设想的内容越多,写作质量就可能越好。

2.从语篇要素出发,开发写作任务要素

有的写作任务可能没有交际语境要求,即没有读者、写作目的、角色等信息或要求,这体现在大量的传统写作题目中。这样的作文题,同样可以进行“写作任务要素”的分解与分析。

如作文题《我敬佩的一个人》。要求:把自己所写的人的精神面貌表现出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以后要认真修改。这样很庸俗而简单的题目,其写作任务要素也可以作如下分析——

中心:敬佩

一个人: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朋友、网友、陌生人等

精神面貌:敬业、善良、负责、勇敢、幽默、勤奋、奉献等

内容具体:事件多样,细节丰富,情节具体,可以运用语言、动作、心理、肖像描写等。

语句通顺:先说后写,多用口语,写心里话,过渡自然,运用连词,读起来顺口等。

从相关资料看,这种写作任务要素分解法非常有效。因为它将写作的发散思维过程明晰化、实体化、操作化了,有助于学生打开写作思路,能让写作的“玄想”状态落在实处明处,尤其是对写作水平低的学生,用这个方法一步步操作,就可以顺利进入写作过程。

3.基于特定文体的特征,开发写作任务要素

我还上过一堂《学写微小说——玩转“故事魔方”》的实验课,要求学生一次课学会写小小说。所有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写作任务。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课前印发20篇左右小小说,让学生自己阅读后概括小小说的定义和特征。

第二,师生共同讨论小小说《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归纳小小说的写作有哪些核心元素(得出:类型、场景、人物、情节、结构、结尾,如表3所示)。

第三,选择写作任务:(1)将《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中的上述要素随意更换,改编成一篇新的小说;(2)将《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中的上述要素全部更换,创作一篇新的小说。

第四,现场创作并展示交流。

在这堂课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创作出一篇200字左右的小小说,其原因就在于“故事魔方”开发为学生写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架。

4.细化写作任务要求,研制写作任务要素

有时候,一个小的训练点如“学会细节描写”,也可以分解出诸多写作任务要素。这是现行语文教材中的作文题。一次作文课是没法学会细节描写的,因为仅就“人物描写”而言,就包括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各种各样的细节。我们在教學的时候,要进一步细化教学目标,比如:学会通过传神的动作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情感)。

接下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确定本次写作的五个写作学习要素:场景、人物、动作、情绪、写动作的技巧,如表4所示。

这个表告诉我们:细节描写是在一定语境中,为了塑造特定人物性格或者表达作者某种情感,运用某些特定的手段而创作出来的。这种方法将写作的思维过程活动化、具体化、表格化,可以帮助初学者将头脑中杂乱无章的写作素材、资料、信息等有秩序地发掘出来,对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找到丰富的写作内容和可能的写法,是很有帮助的。

这个表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确定写作内容,顺利进入写作状态。细节描写任务要素矩阵表有两个功能:一是将写作任务精细化、要素化、显性化,便于师生操作;二是帮助学生理解“动作细节要符合人物身份、个性、主题和场景的需要”写作原理,让他们明白不能“为细节而细节”,只有符合语境需要的细节,才是准确、传神、得体、有效的。

四、写作任务要素矩阵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总结一下:写作任务要素矩阵有什么功能和价值?

一是摆脱写作的神秘状态,让写作可教可学。传统写作教学认为写作是人的一种神秘天赋,很难教甚至“不可教”。写作之所以难教难学,是因为写作作为一项超级复杂的内隐心智技能,需要作者分析、调取和处理的信息太多,大脑“认知负载”太大,同时又缺乏科学有效的程序性知识系统,但绝非不可教。写作任务要素矩阵,就是将过去认为的神秘莫测的写作隐性技能显性化,将不可言传的写作过程要素化、活动化和可操作化,这样写作就可教可学了。

二是为写作教学提供科学有效的知识工具、教学支架和方法路径。我们知道,电脑没有操作系统就不能工作,写作教学也需要有一套理论知识技术作为它的“操作系统”,进而研发各种“软件”支持它运行。“写作任务要素矩阵”可以说就是写作教学的“操作系统”或“软件程序”。一旦作者拥有这些软件程序,就可以确保写作过程的稳步运行。写作任务要素矩阵,可以将写作思维过程细化、物化、显性化,让作者的思路变得清晰开阔,内容可以源源不断地生成。

三是有利于根据写作任务要求,建构目标语篇。写作是基于写作任务情境需要,建构规定性语篇的过程。真实写作如是,平常作文如是,考场作文更如是。尤其考场作文限制性太强,不按要求做是大忌。“写作任务要素矩阵”可以确保写作任务的各项要求一项不落地落在实处,从而完成所需要的作品。

经过多年探索,我们发现基于具体写作任务情境,分析其写作学习要素,研制写作任务要素矩阵,并基于这个矩阵进行一系列写作内容、写作支架、写作活动设计,写作教学就可以变得简便易行。

猜你喜欢
矩阵语篇文体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另类文体巧谋篇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矩阵
矩阵
矩阵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