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诺兰当陀螺又开始旋转

2020-10-14 03:07邱骊吉
电影故事 2020年3期
关键词:柯布信条克里斯托弗

文/邱骊吉

你可有想象过一部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特工电影?片中有诺兰对詹姆斯·邦德的影迷情怀,有《星际穿越》中那种天马行空却“有理有据”的科幻元素,也有《盗梦空间》那般光怪陆离的景象,诺兰计划在电影院开门后的第一时间为观众呈上的《信条》,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影迷的造梦师克里斯托弗·诺兰,不断将想象与现实编织成银幕上的瑰丽世界。在电影《盗梦空间》上映十周年的日子里,诺兰的陀螺又开始旋转起来。

走进诺兰导演的迷宫

只要陀螺还在旋转,就说明所见者仍然身处梦境之中。电影《盗梦空间》的故事虽已落下帷幕,但我们仍然沉浸于克里斯托弗·诺兰为观众制造的这个梦境,它在10年后的今天看来依旧瑰丽迷人,散发着一种超越现实的神秘感。

电影《盗梦空间》于2010年7月首映,讲述了一个“盗梦团队”潜入他人梦境盗取秘密的故事,影片的叙事方法错综复杂,引人入胜,观众时常迷惑于自己看到的场景究竟属于角色的梦境还是现实。诺兰在电影里藏了许多供影迷分析的线索,其中最有说服力的线索,要属“造梦师”用于判断自己是否身处梦境的陀螺。男主角柯布曾迷失于亡妻留下的梦境,但在经历与同伴们的冒险后,他解开了心结,回到了现实世界。然而,当他走出家门抱起孩子时,摆在背后桌子上的那个陀螺仍在旋转。

盗梦者的故事在此戛然而止。

柯布到底有没有回到现实世界呢?针对电影《盗梦空间》结局留下的这一悬念,影迷们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分析和讨论。柯布的饰演者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说过,至少他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最近他又解释了一次:“我完全不知道《盗梦空间》结局发生了什么。我的确专注于自己的角色,也会去研究电影的剧情,但如果是克里斯多弗·诺兰的电影,那就另当别论了。他的电影主题和剧情总是以神奇的方式拼接在一起,每个人都需要努力去揭开谜底。”

克里斯多弗·诺兰近年在一所大学的影迷见面会上,对《盗梦空间》的结局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鉴于他的剧本向来以“多义性”著称,这应该就是最接近“真结局”的一种解读了—电影最后的镜头,展现的其实是柯布主观认知里的景象,相当于柯布的独白。“至少在柯布的认知中,他选择了回到现实世界,修复破碎的亲情,勇敢地面对未来。”诺兰说,“此时陀螺转动的世界是不是梦境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对柯布来说,这就是他的结局—他回家了。”

作为《盗梦空间》的编剧和导演,克里斯多弗·诺兰乐于看到观众们为影片结局构筑不同的可能性,他把电影想象成一座迷宫,比起让观众俯瞰影片中的角色在迷宫中的行进路线,他更想让观众跟着电影主角一起进入迷宫冒险。他说:“身在迷宫才更能感受到迷宫的乐趣,我个人非常喜欢在迷宫中游荡。”

《盗梦空间》,一梦十年

克里斯多弗·诺兰没有读过电影学校,他毕业于英语文学专业,电影生涯萌芽于大学里的电影社团。读大学时,他就开始思考文学作家享有的叙事自由。“在我看来,电影制作人也应该拥有这种自由。”长久以来,非线性的叙事体系一直是“诺兰出品电影”的重要特色。他的电影剧本就像电影《盗梦空间》里对于梦境的设定—层层交叠,百转千回,虚实难辨。没有标准答案的剧情,精妙的插叙和倒叙,加上独具一格的创意,让克里斯多弗·诺兰导演的电影受到了各国观众的喜爱。《蝙蝠侠:黑暗骑士》《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即使作为商业大片,这些电影也从未放弃艺术性。经历一部部引人回味的佳作后,观众对于诺兰导演的电影有了“必为精品”的信赖之情。

在不同寻常的2020年,因为这份靠作品积累起来的观众缘,克里斯多弗·诺兰导演的新片《信条》正承载着来自北美电影院线的殷切希望。诺兰本人对《信条》同样满怀信心,他一度将影片的上映档期定在7月,并多次告诉前来采访的媒体,他希望《信条》能吸引大量观众走进电影院,帮助遭受疫情众创的电影行业恢复正常。尽管电影最终因防疫需要延后了上映日期,《信条》仍将成为北美电影院复工后观众看到的首批大制作新片之一。

电影《信条》初次宣传时,只在电影官网放出了一个片名,电影片名在网页中央不停旋转,网页背景在黑与白之间来回交替,令人联想到《盗梦空间》那寓意分割梦与现实的陀螺。值得注意的是,这电影片名的原文“Tenet”字母首尾回环。诺兰导演的电影经常会在细节处设置这样的文字游戏,如果你将《盗梦空间》主角团5位成员名字的首字母连起来,就能拼成“梦境”一词。熟悉的神秘感,熟悉的海报配色,熟悉的“时空错乱”主题……有影迷借此大胆猜测,《信条》是《盗梦空间》的续作。尽管这一猜测在《信条》的预告片发布后被推翻,但时隔10年有这样一部充满亲切感的电影上映,实在不失为一个怀旧的好时机,内地与北美的电影院线都有计划在《信条》上映之前重映《盗梦空间》,无论二者在内容上存不存在关联,观众都能从中找到相似的匠心。

童年滤镜里的特工片

众所周知,克里斯托弗·诺兰是詹姆斯·邦德的忠实爱好者,他自觉《盗梦空间》受邦德电影的影响尤其深刻,而他拍摄《信条》的初衷就是想拍一部自己的特工片。然而,在电影《信条》的整个创作周期内,他强迫自己不去看任何一部邦德电影。

通常诺兰在每一部新片开机前都会召集演员开观影会,要拍的新片是什么类型,他就会放映什么类型的经典电影,帮大家找找创作时的感觉。然而这回拍摄电影《信条》,他没有在剧组举行这一活动,因为他想拍的并非模仿“007”系列的电影,而是“能让观众想起小时候看到007时的兴奋”的原创特工片。为此,诺兰尽了最大的努力不去看任何可能影响到他创作的电影,同时也不让《信条》的主演们去看,他希望他们都能遵从脑海深处对邦德电影的印象,打造出一部全新的作品。“我想带着记忆和感觉去创作,而不是去致敬细节。”诺兰说,“邦德在我的脑子里”。

最近安妮·海瑟薇跟休·杰克曼展开了一场引人关注的线上对谈,她提到诺兰导演的工作方法是严格而细致的。她回忆自己在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中饰演猫女时,诺兰建议她在影片开机前先去健身。“他说提这个建议不是对我的外形有意见,他只是希望我能自己完成猫女的特技镜头,而特技表演需要身体强健。”安妮·海瑟薇说,她非常喜欢诺兰拍电影的方式,“他的电影是那么的壮观、华丽和不可思议,但他总能将拍摄工作分解成最小的模块,让一切按照预算和计划完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总能鼓舞人心。”

克里斯托弗·诺兰早就向观众证明了他把握商业大片的能力,而《信条》是他目前为止导演过最贵的一部电影,它的预算接近《盗梦空间》的两倍,人们耳闻导演在这部电影里炸了一架真飞机,纷纷对电影的成本之高表示理解。在这个遍地电脑特效的时代,克里斯托弗·诺兰是少数以追求实景拍摄闻名的电影导演。他认为,“无论使用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多么复杂,如果它不是由物理元素创建的,相当于没有拍摄任何东西,它给人的感觉仍然是动画片。”

出于诺兰“追求真实质感”的艺术理念,《盗梦空间》剧组搭建了一条能旋转的走廊来表现“万物颠倒的梦境”,有演员为一个要拍4天的特技镜头训练了3个月;拍《星际穿越》时,剧组用电风扇吹人造纤维来制造“宇宙中的尘埃云”;《敦刻尔克》中,一架二战时期的战斗机继1940年之后头一次降落在敦刻尔克的沙滩上,而远景镜头中乌压压的士兵其实是人形纸板。不过,《信条》里客机起火爆炸的镜头原本是打算通过模型来拍摄的。“在看场地的过程中,我们意外发现了许多废弃飞机。”诺兰说,“我们算了一笔账,发现买一架旧飞机在成本上是可行的。我想这算是一次冲动购物。”

悬念重重,争分夺秒,《信条》作为一部特工片的紧张感在飞机爆炸的烈火中燃烧。这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为观众打造的光影梦境,他说:“这部电影将与你童年看过的特工电影相连,你能感觉到自己正在前往一个新奇的地方。”

猜你喜欢
柯布信条克里斯托弗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绿色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居家信条
坦然接受自己的变化
安徽省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的研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安徽省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的研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用“直角”艺术陈述世界观
相同的人生信条 不同的人生追求
克里斯托弗·格蒂特英女王秘书另类“宫斗”被逐出皇宫
《荒野生存》:追寻荒野中的自由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