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空间尺度的景观生态规划要素及技术要点

2020-10-14 05:47
绿色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廊道山体绿地

曹 位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06)

1 宏观空间尺度的生态规划的要素构成

生态是生物在一定自然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而生态规划的关键部分就是根据生态资源的现状,将生态资源的分配作为前提,以生态安全为原则,以人居系统健康为目的,最终达到宏观区域的生态安全和生态和谐。本文根据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分析法,总结出的宏观空间尺度的景观生态规划要素有:山体、河流水系、植物植被及绿地、动物、土地、生态系统和廊道七大要素(图1)。

图1 宏观空间尺度生态规划要素构成

2 宏观空间尺度的生态规划技术要点分析

2.1 山体生态规划

(1)保护和维护区域内山体的基本特征维持山脉的完整性,保护区域内“生态流”的流畅性和联系性。区域内的自然山体是地质长期自然演变的结果,是区域内基础的自然资源。自然山体具有典型的地域和自然特征,节点性山体甚至是区域标志性景观。山体生态性规划需要将主要山脉、山体和山地规划为“生态敏感区”“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等,并重点保护节点山体或标志性山体景观,将节点山体或标志性地域景观,规划为“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

(2)保持山体的基本空间结构。山体类型主要有高原、平原、盆地、山地和丘陵五大类。在进行生态规划时,尽量保持山体的基本空间结构,不破坏山体整体格局,维持山地类型中的高山、中山和低山;维持丘陵类型中的高丘陵、中丘陵和低丘陵;维持平原类型中的冲积平原和台地平原等。在规划技术手段中,如进行城市生态规划时,需要着重关注地形分类图、坡度图、地势图、地质基础和地质灾害图、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规划图等。

2.2 河流水系生态规划

(1)保护和维护区域内河流水系的基本特征,重点保护节点的河段、水体、湿地等标志性景观。将主要河流、水体、湿地等,分别规划为“生态敏感区”“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等;将节点河流、水体、湿地或标志性地域景观,规划为“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在规划技术手段中,如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时,需要着重关注水系分布图、城市建成区河流、河岸保护规划图、湿地保护规划图、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规划图等。

(2)保持和维护河流、水体、湿地等水体之间的自然循环,保护水系廊道联接度。水是大自然中有机体的重要物质,是生物进行新陈代谢的关键物质,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自然资源。水圈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圈层,水是海陆循环和气候变化的关键载体。水体的相互连接和运动,才促使了生物圈层的形成和并为人类生存的家园构建了基础。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关注河流、水体和湿地水体间的自然循环,保持水系间廊道的联接。

2.3 植物、植被、绿地生态规划

2.3.1 保持区域内绿地的适宜总规模

区域用地有多种类型,如建设用地、绿地等。生态学中的生态基本平衡临界值理论表明,初级生产者的占地面积需要在全部面积的1/3以上,才能更好地保持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因此,在一定区域内,绿地的面积,应该保持在区域总面积的1/3以上。

2.3.2 维持区域内绿地类型和空间布局的合理结构

绿地类型分为生产绿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它绿地五大类。规划设计时,要合理分配好五大类绿地的规模;绿地应采用以点成带,以带促面的方式,将绿地建设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相互联系的有机联络体。每个区域都应具有各自的特点和条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形成圈层结构或网络结构,认真探讨各自最合理的布局形式。

2.3.3 提高单位面积绿地的绿量,营建乔木植被为主体的绿地

植物数量和种类越多,区域内植物的多样性越丰富,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地的绿量;同时,在植物类型的选择上,营造乔木植被绿地,更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2.3.4 维护和提高区域内绿地多样性

区域内绿地的多样性主要指绿地类型和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进行区域规划时,根据当时实际情况,规划适宜的绿地类型,同时要使绿地类型具有多样性,并保持适宜的比例;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植物种植上,增加不同种类的植物,保持区域内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2.4 野生动物生态规划

2.4.1 设立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保护动物和动物栖息地

野生动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规划时,需要设立自然保护区,给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让动物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同时,更要保护好动物的栖息地,让动物有安稳的生存空间。在自然保护区规划时,需要着重关注以下指标,如:自然保护区建设强度、野生动物廊道的数量和宽度等。

2.4.2 保护动物(尤其是鸟类)的迁徙路线

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野生动物是构成生物多样性要素之一。在保护动物栖息地的同时,也需要保护好动物的迁徙路线,尤其是鸟类的迁徙路线。动物的迁徙路线也是动物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通道,通道一旦被破坏,动物的生存便会受到威胁。

2.5 土地生态规划

2.5.1 划定“三线”

“三线”指城镇开发边界线、基本农田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是根据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结合双评价分析,确定合理开发边界和开发强度。基本农田既有保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功能,又对我国生态系统的稳定发挥重大作用,尤其是我国的高标准农田,在提高粮食产量、加强粮食抗灾害能力和提升耕地生态系统功能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时,做到维护基本土地类型的合理结构,如绿地、农业用地、水体等土地类型的占地比例,保护好基础农田,让农田发挥好优良的生态功能。生态红线是我国强制性严格控制的区域,是我国的生命线和安全线,对我国的区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均具有决定性作用。

2.5.2 划定“五线”,依法实施和监督

“五线”指河湖蓝线、绿地绿线、道路红线、基础设施黄线、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紫线的位置。“五线”的划定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品质的改善。在划定“五线”时,明确定线的依据、原则和方法,包括提高单位面积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强度,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和开发利用强度等,以防止城市建设用地摊大饼式蔓延。

2.6 生态系统生态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与日俱增,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迫在眉睫。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方面,对我国生态系统和稳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关键性作用。自然保护地按保护强度和生态价值高低依次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三类。同时,要研究自然保护地占国土总地面积比例,在适当情况下可以提高自然保护地的占比,更好地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

2.7 廊道生态规划

2.7.1 生态主廊道规划

依据山脉、河流水系、主导风向等“生态流”流动方向,将主要“生态流”空间划定“生态主廊道”。“生态主廊道”的划定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塑造特色主题景观具有重大作用。

2.7.2 生物主廊道规划

依据主要生态“斑块”的空间分布特点,主要生态“斑块”用廊道连接,划定为“生物主廊道”。“生物主廊道”对生物物种的迁移、传播和扩散及对珍稀物种的保护以及建立区域生物多样性具有关键性作用(图2)。

图2 微观空间尺度景观生态设计技术要点

3 结语

宏观空间尺度的景观生态规划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肩负着保护我国国土安全的重要使命,另一方面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城市规划师或景观规划师应熟练掌握宏观空间尺度的景观生态规划要素,主要包括山体、河流水系、植物植被及绿地、动物、土地、生态系统和廊道七大要素;同时,也要对宏观空间尺度的景观生态规划要素进行理解和运用,才能更好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我国的生态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廊道山体绿地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小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研究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对山体滑坡的成因分析与治理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走进绿地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山体别墅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