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中提高大树移植养护管理水平的措施

2020-10-14 12:29孙振杰
乡村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大树移植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

孙振杰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园林绿化工程已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中一项重要内容。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是一项经常运用的绿化措施,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树移植存活率低的问题制约着园林绿化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导致大树移植成活率低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养护管理措施,提升大树移植技术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关键词] 园林绿化工程;大树移植;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 S72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9-89-2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对生态环境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绿化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市政建设内容,在提升城市绿化水平、美化城市形象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树移植是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一项经常运用的手段,对于提升生态绿化面积具有重要的作用[1]。

1 大树移植成活率低的原因

1.1 大树树龄较大

园林绿化的主要目标是增加绿化面积、提升绿化质量。选择大树移植这个手段进行园林绿化时,很多人都认为应直接移植树龄较大的植株,这样才能体现出大树移植的作用和价值,也能在短期内显现出园林绿化成效,因此造成了移植过程中所选择的植株树龄偏大。但是实际上,这样虽然能提升绿化效率和成果,但是对大树植株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一方面,随着植株树龄的增加,其会进入缓慢生长期,细胞的再生能力会急剧下降,这就意味着在移植过程中对大树的根系和枝干造成伤害和破坏后植株很难迅速自愈,最终造成后期养护成本上升甚至植株死亡[2]。因此,从长期来看,这是一种低效法。另一方面,大树树龄过大会造成其自身的抵抗能力不如树龄小的植株,对移植后的生存条件和养护水平要求都比较高,因此不利于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成本降低。综合来看,在进行大树移植时不建议采用树龄较大的植株。

1.2 根系受到伤害

在大树移植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对其根系进行处理而使其根系受到伤害。从目前的移植经验来看,根系较少的大树移植后的成活率明显较低。在大树生长过程中,尤其是在幼龄期,其根系会不断分叉延伸,因此其根系结构会大大超过大树的空间投影,这是一种大树植株根系扩展的正常现象。在移植过程中,大树根系会不可避免地遭受危害,尤其是其末端根系易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移植完成后,其根系所接触的土壤范围相较于之前大大降低,从而导致移植后其所需的水分、养料等不足,长此以往会造成大树营养不良、病态生长,甚至逐渐死亡。因此,在大树移植过程中对于根系的保护是影响大树移植成活率的一个关键因素[3]。

1.3 技术选择不恰当

大树生长过程中,其整体形态是影响大树生长的一项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在大树移植过程中,有可能需要对植株的枝干进行修剪,以保证大树在移植过程中便于移动,并且移植后能尽快形成良好的生长形态,提升植株的生长速度和质量。目前,一些工作人员在进行截枝作业时,由于技术水平较低,对大树主要获取养分的枝干进行截取,导致大树移植后无法有效获取养分,最终导致移植失败、植株死亡,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极大地影响了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从这一方面来看,技术选择不恰当、技术水平不高,造成了大树移植成活率不高,因此需要加以重视。

2 园林绿化工程中提高大树移植养护管理水平的措施

2.1 移植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一方面,要对移植环境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由于移植环境是影响大树移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移植前应对移植环境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如气候、土壤等条件,并对移植前后外部环境进行对比,使其移植后的环境与生长环境尽量保持一致,为移植大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科学选择移栽环境后,需要对大树植株进行合理选择,应根据环境条件及景观需求对大树植株进行合理选择和搭配。在移栽过程中,应按照挖掘的顺序进行移栽,确保植株移栽过程科学有序,让每棵植株能在移植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移栽后要及时进行浇水,保证其移植后根系能尽快与土壤黏附在一起,提升移植后大树的养分汲取能力。

2.2 合理移植

一是合理选择移栽时间。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移栽时间,能有效提升大树的成活率。移栽通常选择在春季雨后进行。二是合理处理大树植株。移植前,需要将大树从培育基地挖出,这时需要对其根部进行修剪和生根处理,以保证其根部在移植后能适应新的土壤环境。三是大树挖掘。挖掘时,必须尽量加大土球量,一般按树木胸径的6~8倍挖掘土球或方形土台[4]。四是做好调运工作。要注重调运过程中对根系的保护,将根部土块置于驾驶室一端,树冠朝向汽车尾部,做好树冠的适度收拢和树干的柔性绑扎。五是移植后需要及时回填土壤,回填后立即灌一次透水,保证树根与土壤紧密结合,促进根系发育。然后连续灌3次水,灌水后及时用细土封树盘或覆盖地膜保墒、防止表土开裂透风。

2.3 移植后的日常养护管理

大树移植成活率不仅与移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息息相关,而且与后期的日常养护管理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大树移植后,结合树木品种、气候环境等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养护管理,方可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提升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一是大树移植后必须稳固大树,避免被大风吹歪树身。常采用立支撑(一般呈品字形三杆支撑)和拉细钢绳的方法稳固树,若用支撑杆,支撑点一般应选在树的中上部2/3处,支撑杆底部应入土40~50 cm。二是夏季气温高,树体蒸腾作用强,为了减少树体水分散失,应搭建遮阴棚减弱蒸腾,并防强烈的日晒。三是大树移植后,对萌芽能力较强的树木,及时除去基部及中下部的萌芽,培养骨干枝,以减少养分消耗。四是栽植后立即一次透水,两三天后浇第2次水,7 d后浇第3次水,以后应视土壤墒情进行浇水。同时,表土干后要及时进行中耕,以利于土球底部湿热能散出,以免影响根系呼吸,促进根系生长,提高肥水利用率[5]。五是在冬季霜冻时,可用防冻垫(无纺麻布、塑膜、草绳)包裹树干及主枝,以防止大树受冻。对树皮呈青色或皮孔较多的树种及常绿树种,应用草绳或保湿垫缠绕主干和近主干的一级主枝,减少水分蒸发,同时预防干体日灼和冬季防冻。待第2年秋季可将草绳解除。六是移植后,可以适量对树木补充营养,促进新根发育,增强树木对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通常在树木萌芽、新梢生长后、秋季长梢时各追施肥一次,以氮肥为主,最好选在雨天或者浇水的时候进行施肥。七是树木通过锯截、移栽,伤口多,树体抵抗力弱,易遭受病虫害危害,所以要加强预防。可于4、7、9月用多菌灵或托布津、敌杀死等农药混合喷施,达到防治目的。

3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一项举国关注的重大工程,面对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提升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质量已成为一项重要且紧迫的工作。上文对大树移植成活率低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提升大树移植养护管理水平提出了一些措施,期望能提升大树移植成活率,进而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创建更加绿色、健康的生態环境。

参考文献

[1]黎志军.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与养护管理[J].乡村科技,2019(34):65-66.

[2]杨严文.简述园林工程中的大树移植及其养护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30):68-69.

[3]张善菊,陈娟,苗兴军.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与养护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9(12):139.

[4]徐建锋.城市园林绿化中大树移植及养护探究[J].现代园艺,2019(11):83-85.

[5]王静芝.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与养护管理应用[J].南方农业,2019(2):56,59.

猜你喜欢
大树移植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
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及养护措施
论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解决措施
浅谈如何加强公路养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