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主养建鲤高效养殖技术要点

2020-10-14 12:29李志坚
乡村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饲养管理池塘

李志坚

[摘 要] 建鲤,是鲤鱼的一个优良品种,属鲤科温水性底层鱼类,食性广,食性杂,疾病少,体型好,耐长途运输,对水体环境适应性强,价格稳定,深受养殖户的青睐。2017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大田塘养殖场(临桂区四塘镇太平村),利用0.667 hm2池塘(3#)开展主养建鲤成鱼高产养殖试验,667 m2产建鲤735 kg,667 m2纯收入4 341元,投入产出比1.00∶1.38,投资收益率38.2%,饵料系数为1.55。鉴于此,本文主要介绍池塘主养建鲤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建鲤;池塘;饲养管理;养殖效益

[中图分类号] S96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9-114-2

建鲤,是鲤鱼的一个优良品种,属鲤科温水性底层鱼类,喜居水体下层,食性广,食性杂,疾病少,体型好,生长快,耐低氧,耐长途运输,对水体环境适应性强,最适生长温度25~32 ℃,高于32 ℃或低于15 ℃生长明显减缓,低于10 ℃停食。鲤鱼蛋白质含量高且蛋白质质量佳,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可以防止动脉硬化、冠心病,多食鲤鱼有利于人们健康、长寿。鲤鱼深受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消费者的喜爱,在当地水产市场销售量比较大。笔者于2017年在桂林市临桂区大田塘养殖场(临桂区四塘镇太平村),利用0.667 hm2池塘(3#)开展主养建鲤成鱼高产养殖试验,平均667 m2产建鲤735 kg,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1 养殖准备工作

1.1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为0.667 hm2,长方形,平均水深2 m;塘基坚固无漏水,保水性好;淤泥厚10~30 cm,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池塘周边无高大建筑物、树木及其他遮挡物,通风、光照时间长。

1.2 设备配套

养殖场配备1.5 kW叶轮式增氧机2台、自动投饵机1台、搬网(8.0 m×10.0 m×2.5 m)1床。

1.3 池塘清整与消毒

放苗前,彻底清除池塘周边的杂草和池塘内的杂物,维修进排水口,做好防洪防逃准备工作。选择晴朗天气(2017年2月20日),排干池塘水,保留塘水10~20 cm,667 m2用80 kg生石灰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消毒,泼洒范围包括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所有地方,彻底杀灭池塘内野杂鱼和有害生物。

1.4 培育水质(肥水)

清塘后第4天(2月24日),池塘加注新水,保持池塘水深80 cm左右,进水时用0.178mm筛绢过滤,防止野杂鱼和有害生物进入池塘。注水完成后,将发酵腐熟的鸡粪约1 500 kg(平均2 250 kg/hm2)均匀泼洒在池塘中。施肥10 d后,池塘水中浮游生物(轮虫、小型枝角类)繁殖逐渐达到高峰期,即可陆续投放鱼种。施肥完成后,池塘内投放150 kg螺蛳(本地石螺)。之后整个养殖过程不再施肥。

1.5 鱼种放养与品种搭配

3月6日,陆续投放大规格过冬鱼种,投放建鲤1万尾(100 g/尾)、草鱼3 000尾(150~200 g/尾)、青鱼600尾(100~150 g/尾),投放鳙鱼500尾(100 g/尾)、鲢鱼400尾(80 g/尾)。鱼种要求体表光滑无伤、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活泼。鱼种下塘前,用3%食盐水浸洗鱼体,消毒杀菌[1]。

2 饲养管理

2.1 饲料选用

所投饲料为鸿牌罗非鱼膨化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30%~32%),饲料要求新鲜、不变质。根据鱼类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饲料粗蛋白含量和饲料粒径(1#,2#,3#)。

2.2 饲料投喂

在投饵机旁采用“声击法”或开动空投饵机(即投料机内不装饲料),人工手撒饲料投喂,驯化鱼群集中摄食,每天驯化2次,每次驯化时间在20 min左右。驯化四五天后有70%~80%的鱼类集中攝食,即可使用投饵机投料。一天投喂2次,每天08:30和16:30各投喂1次,投饵时间30~60 min,一般每天饲料投饵量为鱼体质量的2%~5%。具体每天的投饵时间和投喂量,应根据养殖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及水温变化情况、鱼类的活动摄食情况进行合理调整,由投饲人员灵活掌握。一般晴天多投,阴雨天少投,水温低于10 ℃或高于35 ℃时停止投喂。投饲以鱼“八分饱”为宜,晚餐投喂时间不能过晚,让鱼在日落前吃完为好,投喂过晚,鱼类饱食后在黑暗环境下不仅对消化吸收不利,而且易引起缺氧浮头甚至泛池。这样会影响鱼类生长,浪费饲料,提高养殖成本[2]。

2.3 水质管理

“养鱼先养水”,水是鱼类生活的环境,水环境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及健康。因此,池塘要定期加注新水,6—10月每10~15 d加注新水10~15 cm,保持池塘水体透明度在30 cm左右,使池塘水尽量保持“肥、活、嫩、爽”。4—10月,每月使用25 g/m3生石灰化浆趁热全池泼洒一次,调节水体酸碱度,使池塘水pH值保持在7.5~8.5。

2.4 适时增氧

合理使用增氧机,有效地改善池水的溶氧量,做到“四开两不开”,即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天半夜开,浮头及时开;傍晚不能开,阴天中午不能开。盛夏高温季节,天气闷热,天气突变,将要下雷阵雨的时候,要提前早开增氧机,暴雨过后也要开增氧机[3]。

2.5 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上、晚上各巡塘1次,观察鱼的摄食活动情况、生长情况、投喂情况、水质及水位变化情况、防病治病情况,检查进排水口拉网是否完好,及时捞除池塘内杂物,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详细的养殖巡塘记录。7—9月加强半夜、清晨巡塘,发现缺氧浮头,及时开增氧机,防止泛池。

2.6 捕捞收获

采用“一次放足,捕大留小”养殖模式。7月20日开始,将草鱼(750 g/尾以上)、建鲤(600 g/尾以上)及时用搬网诱捕上市。具体每次诱捕间隔时间根据鱼类的生长情况及天气情况确定,一般每8~10 d用搬网诱捕一次。捕大留小,合理调节池塘内鱼类的密度,保持池塘合理载鱼量,充分利用水体资源,促进鱼类生长,提高池塘养殖产量。

2.7 搬网设置

搬网设置应在第一批鱼准备上市前15 d进行,将搬网的网衣安置在原先设置好的搬网框架内,搬网的网衣放置时间太早会导致搬网网衣内淤泥沉积过多,起网费力,起网速度缓慢,导致鱼群游出网衣,影响诱捕效果。放置搬网时注意将沉入水中的搬网底纲及沉子踩入池塘底部淤泥中,避免发生鱼类在摄食抢食过程中误入网底而被网衣包死鱼的现象。

2.8 鱼病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夏季是草鱼鱼病暴发的高峰期,是鱼病防治最关键的时期。为做好预防工作,需做到定期消毒,4—10月每月使用25 g/m3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1次。每月对食台用二氧化氯消毒2次,生产工具7 d消毒1次。发现鱼病,及时诊断,对症用药治疗。

3 养殖效益

3.1 收获情况

从7月20日陆续诱捕上市,到12月30日清塘,共收获建鲤7 350 kg,667 m2产量735 kg,成活率98%;草鱼2 850 kg,667 m2產量285 kg,成活率95%;青鱼890 kg,667 m2产量89 kg,成活率99%;鳙鱼900 kg,成活率99%;鲢鱼700 kg,成活率98%。

3.2 产值

建鲤平均售价12元/kg,产值88 200元;草鱼平均售价13元/kg,产值37 050元;青鱼平均售价19元/kg,产值16 910元;鳙鱼售价12元/kg,产值10 800元;鲢鱼售价6元/kg,产值4 200元。产值合计157 160元。

3.3 生产成本

共投喂鸿牌罗非鱼膨化颗粒饲料14 750 kg,按照5元/kg计算,饲料成本共计73 750元;池塘租金、鱼种费用、电费、人工、鱼药及其他费用开支计4万元。生产成本合计113 750元。

3.4 经济效益

总产值157 160元,总成本113 750元,纯收入43 410元,平均667 m2纯收入4 341元,投入产出比1.00∶1.38,投资收益率38.2%,饵料系数为1.55。

4 结论

①在早春低温时节投放鱼种,投放大规格优质鱼种,鱼种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早上市,缩短养殖周期,7月将草鱼(750 g/尾以上)、建鲤(600 g/尾以上)及时陆续捕捞上市,一方面避开草鱼发病高峰期(7—9月),降低养殖风险;另一方面避开鱼的上市高峰期,有价格优势,增加收入,提高养殖利润。

②多品种合理搭配,合理控制密度,将达到上市规格的鱼类及时捕捞上市,捕大留小,让鱼类充分利用水体资源,促进鱼类生长,提高池塘养殖产量。

③每次投饵以鱼类吃“八分饱”为宜,在撒喂方式中通常以80%摄食鱼类离开投饵区为直观判断依据,这样的饱食程度有利于保持鱼类的食欲,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减少饲料损失,保证养殖鱼类最佳生活生长状态。若鱼类一次摄食过饱,会导致消化吸收率降低,不仅造成饲料浪费,提高养殖成本,而且易引起消化道疾病[4]。尤其是晚餐投饲过晚,鱼类又摄食过饱,在黑暗环境下对消化吸收更加不利,易引起缺氧浮头甚至泛池。

④拓宽销售渠道,将部分鱼类供应钓鱼山庄,减少中间环节,直接面对消费者,销售价格良好,增加收入,实现养殖利益最大化。

⑤池塘内投放螺蛳(本地石螺),因石螺一年多次繁殖,产出小螺,为青鱼提供一定的优质天然饵料,促进青鱼生长,效果良好,降低饵料系数,增加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宋传宝,李海洋,蒋阳阳,等.二龄草鱼鱼种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总结[J].中国水产,2017(11):93-95.

[2]沈海霞,马鹏飞,张永.高效养鱼投饵技术要点[J].水产养殖,2014(9):51-52.

[3]叶华.黄金鲫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初探[J].科学养鱼,2018(6):21.

[4]李华.水产动物饲料精准投喂技术[J].科学养鱼,2017(8):24-26.

猜你喜欢
饲养管理池塘
《池塘》
热闹的池塘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浅谈奶牛高产的饲养管理技术
池塘
夏天的池塘
肉牛育肥的影响因素及饲养管理技术
造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