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成因分析

2020-10-14 12:29马玉韬
乡村科技 2020年9期

马玉韬

[摘 要] 耕地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人类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基本的资源和条件,尤其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不断扩大,可利用的耕地逐渐减少,而耕地的减少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我国耕地资源的变动是在某个时期国家对经济、政治、文化采取不同措施的结果,目的是促进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持续增长,尤其是湖南省处于人口增长的前列,湖南省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加之湖南省土地政策落实到位,合理运用土地资源,尽可能协调建筑用地、商业用地等,使湖南省耕地面积分布得到了优化,促进了农业、林业等行业的发展,为湖南省经济发展提供了耕地保障。

[关键词] 耕地资源;人口增长;经济驱动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9-120-2

1 研究区概况

湖南省位于我国东南腹地,地处长江中游以南,东临江西省萍乡市,西靠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临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北靠近湖北省监利县,地理位置优越。湖南省东西距离约有700 km,南北距离约有800 km,有13个省辖市和1个自治州,下辖122个县(市、区),其中市辖区34个、县级市16个、县65个、自治县7个。湖南省总面积近22万km2,在我国处于第10位,物产丰富。2018年末,湖南省常住人口6 900万,其中城镇人口2 970万,乡村人口占湖南省总人口的55%。2018年,湖南省农民人均总收入为2.1万元。湖南省平原较少,多是山地,道路通达性较差。湖南省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为18 ℃。

2 湖南省耕地面积动态变化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2001—2011年湖南省耕地面积总体呈递减趋势,由427.0万hm2下降至415.0万hm2,而后又逐步回升至2011年的415.5万hm2。

湖南省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这几年湖南省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较快,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占用了部分耕地;其次是隨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原本处于城市范围的一些工厂迁往郊区、乡镇,导致了耕地面积减少[1];再者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铁路和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不断加速,同时城镇、农村居民不断向城市涌来,对城市的住宅要求越来越高,需求量更大,这些都导致了耕地面积减少[2];最后是2000—2006年国家开始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湖南省退耕还林保护耕地已达13.33万hm2,其中退耕可用水田2.33万hm2、退耕旱地11.00万hm2,耕地变成了林地。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后,耕地减少了,但是保护了生态环境,使得空气质量更优[3]。

因生态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导致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等城市的耕地面积所占比重有所不同。如表2所示,湖南省各市都出现了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而且耕地面积减少与城市发展水平有关。例如,邵阳市、湘潭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城市扩张迅速,所以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更快,成为“高速减少区”。同时,近年来用人成本增加、农副产品产品价格相对比较低,导致湖南省农民可支配收入减少,权衡利益,农民开始不再种植粮食作物,部分耕地逐渐变成果园、茶园等[4]。

长沙市、株洲市、衡阳市属于耕地面积“递缓减少区”,这是因为地市开始重点关注农村土地流转等问题,协调各种土地的用途,在不影响基本农作物产量的前提下开始重点批准土地用途,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工厂将不能占用耕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耕地资源没有大幅度减少。加之近几年湖南省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人们对耕地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因而避免了耕地面积减少。

3 湖南省耕地面积动态变化成因

3.1 经济发展原因

自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湖南省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湖南省耕地面积变化与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湖南省政府的招商政策是鼓励大批企业在湖南省进行投资,并以固定资产投资来带动湖南省当地人口就业,激活湖南省经济发展活力,大幅度提高湖南省的国民生产总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固定资产的投资需要大量的耕地作为支撑,所以,为了保证国民收入稳定增长,促进更多人就业,湖南省政府开始把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改变为商业用地来带动经济发展。所以,1996—2011年湖南省耕地面积每年有不同程度的减幅。这一方面说明了这十几年湖南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说明了湖南省耕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但使耕地面积大大减少。

3.2 城市化发展原因

在城市化进程中,处于城市中心的村庄面临拆迁,很多宅基地和耕地被迫改成商业用地,以满足湖南省经济发展需求。例如,为了推进城市化进程,长沙市城区部分村庄把自己的宅基地和耕地出让给政府,让政府进行合理利用,原本属于农民的耕地也就没有了,因而湖南省耕地面积大大减少。

3.3 国家政策原因

2002年12月6日,国务院第6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退耕还林条例》,要求各级单位从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湖南省认真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指导思想。加之湖南省把退耕还林(草)政策与各个地市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等紧密结合起来,缓解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冲突,农民开始种植林作物,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5]。所以,2002年后湖南省积极实施退耕还林,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1996—2011年湖南省各市都出现了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

另外,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使耕地面积有所减少,大量农村劳动力已经不再满足第一产业所带来的收益,开始进城工作,在城市购置住房的需求催生更多的住宅用地需求,政府开始把城市内的耕地变成城市用地来满足住房需求,导致湖南省耕地面积减少。另外,由于近年来湖南省旅游业的发展,人们需要用耕地来维持生活的状况已经很少,一些农民把自己的耕地非法转变成商业用地,导致湖南省耕地进一步减少。

4 结语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湖南省各州市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土地资源的利用遵循先让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落地的原则,导致当地耕地资源不足的情况愈演愈烈,影响了湖南省农业发展。今后,湖南省应注重耕地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必须保证耕地的数量,还要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守住耕地红线。

参考文献

[1]申海建,郭荣中.湖南省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J].水土保持通报,2016(4):309-314.

[2]郝哲,田亚光.高标准农田的科学界定[J].现代农业科技,2014(13):212-214.

[3]任丽超,吴克宁,许妍,等.耕地质量等别变化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江苏农业科学,2014(8):393-396.

[4]王希,张小侠,王秀茹,等.安哥拉农业开发项目布局模式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1(14):27-29,44.

[5]沈秋光,杨佩珍,毕经伟.上海郊区耕地利用现状及对策[J].上海农业学报,2008(3):123-125.